文丨圈圈
编辑丨圈圈
前言
阅兵仪式的电视女解说员究竟是谁?
整齐划一的军队,强大的武器装备,阅兵每一个场景都令人震惊,同时也离不开解说员的辛勤付出,解说词庄重激昂、豪迈深沉,那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更是让人热血沸腾。
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是李梓萌,也有人说是董卿,却没想电视解说员竟然是她!23岁就在央视一举成名,如今47岁仍风采不减……
草原女孩的播音梦
在那些庄严肃穆的国家盛典上,有一个声音,能穿透现场的轰鸣,直抵人心,那声音沉稳有力,饱含深情,仿佛能将钢铁洪流的磅礴与家国情怀的温度,一同注入你的耳中。
人们常常在事后好奇地追问,这个拥有“国之声喉”般魅力的女解说究竟是谁?
她就是宝晓峰,观众口中亲切的“宝姐姐”,在央视这个星光熠熠的舞台上,她并非一夜成名,而是用近二十年的时光,将自己从幕后默默无闻的编辑,打磨成了台前闪闪发光的中坚力量。
故事的起点,在遥远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宝晓峰的家很普通,父母都是工人,但一台老式收音机,却为她的童年打开了一个充满声音魔力的世界,她最痴迷的,就是每天准时响起的《新闻联播》。
那时的她,会像个小大人一样,一字一句地跟着播音员模仿发音,这份热爱并非一时兴起,她甚至能将当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背得滚瓜烂熟。
1997年,为了追逐这个遥远的梦,她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独自一人坐着绿皮火车的硬座,从家乡奔赴北京,最终成功考入了当时还叫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
初到首都,这个来自内蒙古的姑娘是班里唯一的“独苗”,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她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乘坐地铁,这份茫然与她内心的坚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大学四年,她几乎是用苦行僧般的方式度过的,每天天不亮,校园的小树林里总有她的身影,她在那里练习发声,琢磨气息,甚至坚持跑步来提升自己的肺活量,只为让声音更有力量。
课文和绕口令,她翻来覆去地朗读,直到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她的这份勤奋,连当时的教务主任都看在眼里,并预言这个姑娘未来必成大器。
荧屏首秀与高光时刻
2001年毕业后,宝晓峰顺利进入了梦想中的中央电视台,然而,聚光灯并没有立刻照向她,她被安排在了幕后,每天的工作是给新闻稿标重点,或者协助那些资深主播修改台词。
工作环境也远非想象中那般光鲜,办公室的空调时常出故障,但她毫不在意,她曾负责整理国际报道的资料,为了一个地名的准确发音,她会翻阅大量资料,细致查证,即便如此也难免出过错。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她获得了首次出镜的机会,开始主持晨间节目《朝闻天下》,这份工作意味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作息,每天凌晨两点就必须起床。
在从家到单位的出租车上,她会抓紧每一分钟阅读当天的报纸,有一次情况紧急,她甚至是在颠簸的车里临时背下了整篇稿,后来,她又陆续主持了《新闻30分》、《新闻直播间》等多个重要栏目。
2020年9月12日,是她职业生涯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她首次坐上了《新闻联播》的主播台,搭档是刚强,那一次直播,她内心紧张到了极点,但在镜头前却表现得稳健如常。
事后同事们都称赞她状态极佳,没人知道,为了缓解压力,她的口袋里攥着一张写满笔记的便签纸,上台前还喝了浓茶来镇定心神。
真正让她“一战成名”的,是那场万众瞩目的九三阅兵解说,她的声音大气端庄,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与现场坦克履带压过地面的轰鸣声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交响,无数观众被这声音折服,纷纷上网搜索:“这位女解说员是谁?”
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她,也曾有过失误,一次直播中,她不慎将“嵩县”错读成了“蒿县”,在意识到错误的瞬间,她停顿了两秒,随后继续播报。
事后,她没有回避,而是主动公开道歉,并把全省的地名发音都学习了一遍,这种坦诚面对错误的勇气,反而为她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镜头之外的宝姐姐
在主播台上,她是端庄权威的国脸,当作为总台记者出镜时,她又展现出另一面,不施粉黛,自然沉稳,言语间充满了对新闻现场的热情,表达清晰而准确。
她曾回到内蒙古家乡拍摄Vlog,穿着传统的蒙古袍,在蓝天白云下采访牧民,向大家讲述家乡的风土人情,眼神里满是真诚与热爱。
她对工作的较真劲儿,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她有一个习惯,会把自己播报过的所有重大新闻录音都存在手机里,睡前反复回放,琢磨每一个字的发音、每一次停顿的节奏,甚至会为了一个细微的停顿,特意去请教音响师。
她常说,播音工作最忌讳的就是浮躁,要对得起观众的每一个字,她告诫来实习的年轻人:“面对的是全国观众,我们说的每一个字都要像做算术题一样,反复核对清楚。”
她最害怕的,就是在播报中读错人名和地名,为此,她现在每次上播前,都会用红笔将稿件里的生僻字一一标注出来,并提前录音练习,确保万无一失。
在《共同关注》节目中,她与搭档朱广权的默契配合和机智应答,常常让观众会心一笑,这种信手拈来的幽默感,其实源于私下里一次又一次的排练和磨合。
2024年春晚,搭档刚强因感冒突然失声,宝晓峰临危受命,顶替他顺利完成了长达30分钟的新闻播报,展现了惊人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在她看来,“专业,就是能互相接住对方的失误。”
如今,宝晓峰已经47岁,但岁月似乎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依旧自信美丽,充满活力,这种状态,源于她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
工作几乎占据了她全部的生活,她私下里不太热衷社交,下班后更喜欢回家看书,周末,她会像普通人一样去逛菜市场,低调到邻居都认不出这位每天出现在电视里的名人,因为工作实在太忙,她几乎没有时间去交朋友,全身心地扑在了自己热爱的播音事业上。
结语
从内蒙古草原上那个爱听收音机的小女孩,到今天国家级舞台上的“定海神针”,宝晓峰用她的坚韧、自律与真诚,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奋斗史。
她的声音,传递的不仅仅是新闻,更是一种力量,一种激励着无数人专注、谦逊,并永远为下一次发声做好万全准备的职业精神。
信息源:
《专业沉稳大气,阅兵电视解说是央视主播刚强和宝晓峰》杭州日报2025-09-03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