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九三阅兵刚结束,这五国表态来了,尤其是新加坡,非常不一般

0
分享至

九三阅兵一落幕,全球反应瞬间刷爆媒体头条,这不仅仅是一场军力炫耀,更是一场中国向世界发出的战略宣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大节点,让中国用铁流滚滚和高科技武器,告诉世界:“东风不再沉睡,中国已醒!”

这场阅兵,引发的西方五国态度丰富多彩,美国、英国、法国、菲律宾和新加坡——这五国反应尤其值得细品,尤其新加坡的“隐忍圆滑”,堪称智慧外交的典范。

今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的战机,和长安街上隆隆驶过的滚滚铁流,不仅仅是为了纪念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胜利80周年。它更像是一份递交给全世界的战略宣言,宣告着那个曾经沉睡的东方巨人,真的醒了。



这次阅兵的观礼台,一边是热闹非凡,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等足足26个国家的领导人亲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时刻,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立场和态度的体现。

另一边,则是西方主要国家领导人近乎整齐划一的缺席,庞大的欧盟27国里,只有斯洛伐克总理罗伯特·菲佐一人前来,西方的普遍缺席,无疑是一种谨慎、疏远甚至抵触的无声表达。



当东风系列导弹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集体亮相时,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五角大楼专家们,心中难免咯噔一下。那不再是模糊的猜测,而是实实在在的威慑,远程精准打击,这个曾经被美国视为独家“玩具”的能力,如今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专利了。

时任美国防长的赫格塞斯,他的表态就很有意思,他一边说着“不想和中国打仗”,呼吁要通过合作谈判来维护和平。



另一边却又强调,美国必须在太空、海洋和远程打击等关键领域,保持自己的“战略优势”。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恰恰暴露了美国看到中国军事实力飞速追赶后的那种复杂心态——既不想承认,又不得不面对。

这种焦虑情绪迅速蔓延到了欧洲,英国媒体的反应最为典型,他们的语调从过去的轻视,转变为一种夹杂着敬畏的严肃。



当看到中国的巨型水下鱼雷和激光反无人机系统时,他们用上了“不得不认真对待”这样的措辞。英国人开始担心,那把长久以来为盟友们遮风挡雨的“美国保护伞”,似乎不再那么牢靠了。

法国媒体的言辞则更加“酸涩”,充满了掩饰不住的担忧,有文章标题直接发问,中国这到底是“秀肌肉”,还是内心“害怕”?可无论嘴上怎么说,他们心里都清楚,那些陆战铁拳主战坦克、歼系列战机和具备全球覆盖能力的东风导弹,都是拥有真实战斗力的硬家伙。这种潜在的恐慌,已经开始直接影响欧洲自身的战略安全考量。



但在这黑白分明的两极之间,有一个国家的身影显得格外特殊,那就是新加坡,他们的副总理颜金勇没有简单地选边站,而是发表了一番极具外交智慧的言论。他既强调要“铭记历史,勿忘战争代价”,又同时表态要“着眼未来,维护和平”。



这种表态堪称滴水不漏,它既不点名历史的“罪魁祸首”,避免了冒犯任何一方,也巧妙地维持了与西方的关系。

在南海这个风高浪急的是非之地,新加坡不愿在大国之间摇摆,而是选择做一个聪明的“局内人”,力求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那个最大的公约数。这种政治上的低调务实,确实不一般。



不过这场阅兵的深远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地缘政治格局的重组,让一些新的联盟雏形浮现,也让一些旧的秩序裂痕暴露得更加清晰。

有意思的是,北约这个看似铁板一块的军事同盟内部,也出现了杂音,唯一出席阅兵的欧盟领导人、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在北京与普京会面时,当面承诺不会赞成乌克兰加入北约。



这让他成为继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之后,又一个明确对此说“不”的北约成员国,这背后反映出,在美国大力推动北约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战略空间的背景下,一些东欧国家自身的利益诉求,已经与联盟的整体步调产生了偏离。

而在中国的周边,这种力量展示带来的冲击更为直接,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的反应就相当激烈,他公开指责这次的阅兵是在“恐吓菲律宾”,甚至声称中国的崛起是建立在损害菲律宾利益的基础之上。



这种敏感和心虚,恰恰说明了中国的威慑力已经起到了实质性的效果,让那些曾经想在南海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不得不重新掂量自己的位置。

面对中俄引领的“百年未有之变革”,欧洲的焦虑感是真实的。卡拉斯就大声疾呼,欧洲不能缺席全球秩序的重塑,必须尽快强大起来。话虽如此,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的一场北约会议上,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多数欧盟成员国同意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将国防开支提升至国民生产总值(GDP)的5%。这个数字不可谓不高,但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作为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德国的日子并不好过。2023年,德国的GDP出现了0.3%的下降,这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萎缩。总理朔尔茨甚至公开承认,紧张的财政状况已经让他“无法再保障国民以往的福利待遇”。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想大幅增加军费,难度可想而知。



法国和意大利等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经济增长乏力,财政赤字高企。对他们来说,短期内要实现5%的军费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防务雄心与财政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成了欧洲在应对全球变局时,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回过头来看,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看到阅兵画面时,表面上说了一句“非常美丽,令人印象深刻”,显得风轻云淡。但据美国防长透露,他转过身就立即命令国防部,要以一种“史无前例”的方式“重振美军”,特别是要重振士气。这种表里不一的反应,或许才是西方世界最真实心态的写照。

2025年的这场九三阅兵,无疑是中国重新确立自身地位的一个历史性节点。它所激起的波澜,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的外交格局、军事平衡和地缘政治。西方世界的普遍焦虑,实质上是对无法再随心所欲主导历史潮流的恐惧。

未来,全球力量的天平将如何摆动,充满了变数。但可以肯定的是,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博弈阶段。这不是一场虚晃一枪的表演,而是一个所有人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转折点。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观察者小海风
观察者小海风
感谢平台,欢迎大家关注! 读书点燃智慧,智慧照亮人生!
714文章数 6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