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立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近70年来,《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播种科学的种子,点燃科学的梦想,以科普之光,照亮求真之路。值此全国科普月,《知识就是力量》精彩不停歇!好玩的活动、硬核的科普,邀您共赴首个全国科普月!
一场大雨之后,你常常能看到跨越苍穹的美丽彩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场“不一样的彩虹”,还能了解密度和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就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道想看就看的吸管彩虹吧!
实验步骤
01
将几个水杯一字排开,每一个水杯都注入相同量的清水。然后,用食用色素将水杯中的水依次染色,越接近彩虹的颜色组成越好。
02
从第2个杯子开始,依次放入不同量的白砂糖,第1杯不放、第2杯放一勺、第3杯放两勺,依此类推......
03
用拇指堵住吸管,将吸管小心地靠近第1个水杯的水面,将吸管伸入水中,在水面之下2厘米左右的位置停住,保持不动。将拇指放开,此时,第1个水杯中的水会涌入吸管,再次用拇指堵住吸管口,拿起吸管,会发现第1个水杯颜色的水柱停留在高于吸管底部2厘米的刻度上。
将吸管小心地靠近第2个水杯的水面,再次将吸管伸入水中,将拇指放开后,第2杯水颜色的水柱会挤进吸管,将刚才第1个水杯颜色的2厘米水柱托上去。
依此类推,按照水杯中加入白砂糖量的从少到多,逐段增加吸管中的彩色液柱。
实验原理
原来,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物理大师”在起作用。第一,密度大师。我们把白砂糖加入清水后,清水就变成了糖水,加入的糖越多,糖水的密度就越大。而密度越大的物质,越倾向于下沉,密度越小的物质,越倾向于上浮。所以,依浓度梯度伸入吸管,就会保障密度越大的液体总是在下面,密度越小的液体,就越在上面浮着。那为什么将吸管伸入水面之下再松开拇指,液体就会自动地进入吸管呢?这多亏了大气压强这位“物理大师”的帮忙。
责任编辑|李雅欣
运营编辑|李雅欣
质量审核 | 王维嘉 赵青云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吸管彩虹》,撰文/段玉佩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现订购2025年
定价360元
把一整年的知识抱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