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暑假去爬山,结果不慎坠崖,警方查看其手机后:难道是情杀?

分享至

声明:本文情节皆为虚构,人物、地点、事件是基于艺术表达的创作,与现实无关。所用图片并非真实人物影像,仅作辅助叙事。本文借虚构故事传递积极价值观,呼吁读者遵纪守法,弘扬友善、正义等正能量,共建和谐社会。

“李队,脚印很杂乱,没有搏斗痕迹,法医初步判断,死亡时间是昨天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

年轻的警员小王一边记录,一边向崖边那个沉默的背影报告。

那个被称为“李队”的男人,没有回头。

他叫李建国,市刑警队副队长。他只是蹲下身,捻起一撮崖边的泥土,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泥土里,除了雨后的腥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属于这里的香水味。



01

李建国的生活,像他办公桌上那个用了十年的搪瓷杯一样,规律,简单,甚至有些乏味。

早上七点到单位,泡一杯浓茶,看一遍昨天全市的治安简报。

上午处理堆积如山的案卷,下午外勤或审讯,晚上如果不加班,就回家给上高中的女儿做一顿不算丰盛的晚餐。

他所在的城区分局,管辖着一半的老城区,每天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的案子层出不穷,真正的大案要案,一年也碰不上几件。

同事们都说,李队是个稳重的人,也是个无趣的人。

他不喜欢说笑,办案子却像个机器人,一丝不苟,任何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这天下午,他刚处理完一起电动车连环被盗案,抓了三个未成年的毛头小子。

他看着审讯室里那三张稚嫩又桀骜不驯的脸,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把口供材料整理好,锁进柜子。

桌上的搪瓷杯已经见底,露出了杯底被茶垢染黄的痕迹。

他拿起杯子,准备去续水。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小王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李队,西山那边……出事了!”

李建国拿着杯子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

“有驴友在西山的黑风崖下面,发现了一具尸体!看穿着,像是个学生!”

李建国的瞳孔,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放下杯子,抓起挂在椅背上的外套,大步向外走去。

“通知技术队和法医,所有人,立刻出现场!”

02

西山是云州市的城郊公园,一向以风景秀丽著称。

但黑风崖这个地方,却有些邪门。

山势陡峭,没有正规的游览步道,只有一条被户外爱好者踩出来的小路,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

这些年,时有发生游客失足坠崖的事故。

李建国带着队伍赶到时,警戒线已经拉起,法医和技术队的同事正在紧张地工作。

尸体躺在崖底的一片乱石堆里,姿势扭曲,早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死者是个男孩,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穿着一身干净的校服,背上还背着一个蓝色的双肩包。

由于是正面着地,面部血肉模糊,已经无法辨认。

“李队。”法医老张摘下口罩,走了过来,脸色凝重。

“致命伤是颅骨碎裂,全身多处骨折,初步判断是从高处坠落导致的。死亡时间,大概在24小时之内。”

“有搏斗或者被侵犯的痕迹吗?”李建国问。

老张摇了摇头,“体表没有发现明显的锐器伤和扼痕,具体的,要等解剖之后才知道。”

李建国点了点头,抬头望向高耸的悬崖。

崖顶云雾缭绕,像一只沉默的巨兽,俯瞰着下方的一切。

他让小王留在下面配合法医,自己则带着两个人,顺着那条崎岖的小路,往崖顶走去。

山路很滑,布满了青苔。

走了将近半个小时,他们才到达了坠崖的地点。

这里是黑风崖最突出的一个平台,视野开阔,但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技术队的同事正在勘查现场。

“李队,我们在崖边发现了死者的脚印,很连贯,没有拖拽和挣扎的痕迹。”

“周围的草丛也没有被踩踏的迹象。”

“看起来,更像是……失足或者自杀。”

所有的初步线索,都指向了一个简单的结论。

就在这时,一个警察在不远处的灌木丛里,发现了死者的钱包和身份证。

“死者叫张晨,15岁,市第三中学的学生。”

李建国接过身份证,照片上的男孩,眉清目秀,眼神干净,带着一丝书卷气。



他无法把这个阳光的少年,和崖底那具冰冷的尸体联系在一起。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崖边的每一寸土地。

突然,他的目光被地上一个几乎看不见的,亮晶晶的东西吸引了。

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其夹起。

那是一小片破碎的指甲,上面还涂着红色的指甲油。

一个男学生的坠崖现场,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女人的红指甲?

李建国看着那片小小的红色,眉头,第一次紧紧地皱了起来。

03

市第三中学,初三(二)班。

当李建国和小王走进教室时,所有学生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班主任是个姓王的年轻女老师,她把两人领到了办公室。

“张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当听到张晨坠崖的消息时,王老师的反应和所有认识他的人一样,充满了震惊和不信。

“张晨是我们班最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性格虽然有点内向,但跟同学关系都很好,还当着学习委员。他怎么可能自杀?”

“他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情绪低落,或者跟谁发生过矛盾?”李建国问。

王老师努力地回忆着。

“没有,完全没有。暑假前最后一次见他,他还跟我讨论假期要预习的功课。哦,对了,他说这个暑假他父母给他请了个家教,专门补习化学,他要争取在化学竞赛里拿个奖。”

“家教?”李建国捕捉到了这个信息。

“对,好像是云州大学的一个高材生,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从学校出来,他们又去了张晨的家。

张晨的父母,一对普通的中年夫妇,在得知噩耗后,已经彻底崩溃了。

张晨的母亲哭得瘫倒在沙发上,上气不接下气。

父亲则呆呆地坐在一旁,双眼通红,一个劲地抽着烟。

“我的儿子……我的儿子那么乖……他昨天早上出门,还跟我说要去图书馆看书……怎么会……怎么会……”母亲的哭诉断断续续,充满了绝望。

“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查清楚!我儿子绝对不会自杀!”张晨的父亲掐灭烟头,猛地站起来,抓住李建国的胳膊,“一定是有人害了他!一定是!”

李建国看着这对悲痛欲绝的父母,心里沉甸甸的。

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默默地勘查了张晨的房间。

房间不大,收拾得井井有条。书桌上,堆满了各种复习资料和奖状。

“年级第一名”、“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这是一个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日记本摊开在桌上,上面记录的,都是些学习心得和对未来的憧憬。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正常得让人感到一丝诡异。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

所有的证据都显示,张晨没有自杀的动机。

但现场又找不到任何他杀的痕迹。

警队内部,已经有人开始倾向于“意外失足”的结论。

只有李建国,始终觉得不对劲。

04

案件的舆论压力,很快就来了。

本地的几家媒体,开始以“优等生不堪学业重负,登山坠崖”之类的标题,对事件进行报道。

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

张晨的父母,更是每天都跑到分局来,要求尽快破案,还儿子一个公道。

局长把李建国叫到办公室,下了死命令。

“建国,这个案子社会关注度很高,三天之内,必须拿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李建国顶着巨大的压力,几乎把所有的细节都重新梳理了一遍,但依然找不到突破口。

现场的那片红指甲,经过比对,DNA库里没有任何匹配信息。

那个所谓的家教,张晨父母也只知道姓王,是个大学生,连联系方式都没有。

整个案件,像一团被猫玩乱的毛线,找不到线头。

李建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这天晚上,他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对着案情分析板发呆。

白板上,贴着张晨的照片,男孩干净的笑容,仿佛在无声地质问着他。

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法医老张的一个电话,带来了转机。

“建国,尸检报告的最终结果出来了。除了坠崖造成的伤害,我们在死者的胃里,发现了一些尚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

“是什么?”李建国立刻来了精神。

“一种很特殊的菌菇,还有……半片镇定类药物。”

“药物?”李建国的心跳开始加速,“能确定是哪种吗?”

“是一种处方药,叫氯硝西泮。剂量很小,不足以致命,但会让人产生嗜睡和反应迟钝的症状。”

一个去爬山的学生,胃里为什么会有镇定药物?

这绝对不是意外!

李建国感觉自己抓住了那根关键的线头。

他立刻让小王去查全市所有药店的监控,重点排查购买氯硝西泮的人员。

同时,另一个好消息也传来了。

技术队的同事,在清理死者那个被乱石磨破的双肩包时,在夹层里,发现了一样东西。

张晨的手机。

手机的外壳已经碎裂,屏幕也摔得四分五裂,但万幸的是,没有完全损毁。

“李队!手机或许能修复!”

这个发现,让整个陷入僵局的专案组,瞬间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05

技术科的办公室里,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凝固空气。

两个技术专家,正戴着防静电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精密的仪器。

李建国站在他们身后,双手抱在胸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被拆开的手机主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好了!”

一个专家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

“主板数据读取成功,资料已经全部导出来了。”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建国立刻让小王将手机资料连接到电脑上。

“先查他的社交账号,QQ,微信,看看他最近跟谁联系过。”

小王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张晨的微信好友不多,大部分是同学。

聊天记录被一条条打开。

“张晨,这道数学题的最后一步怎么解?”

“学委,周末一起去打球啊?”

“晨哥,新出的那个游戏玩了吗?”

所有的对话,都再正常不过。

内容不是学习,就是游戏,完全是一个普通中学生的日常。

QQ空间里,也都是一些转发的学习资料和心灵鸡汤。

相册里,除了几张风景照,就是和父母的合影。

调查再次陷入了困境。

“李队,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小王有些失望地挠了挠头。

李建国没有说话,他接过鼠标,自己开始翻看。

他的目光,停留在了手机桌面上一个不起眼的图标上。

是手机自带的短信功能。

现在这个年代,除了接收验证码和广告,已经很少有人用短信聊天了。

他点了进去。

里面果然塞满了各种垃圾短信。



他耐着性子,一条条往下滑。

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了。

在一个陌生的,没有存名字的号码下面,有一连串密集的对话。

他点开了那串对话。

当看清屏幕上那些文字的瞬间,李建国的眉头,猛地拧成了一个川字。

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脸上,让他的表情看起来有些阴森。

他握着鼠标的手,因为用力,指节有些发白。

“小王,过来。”他喊了一声,声音有些沙哑。

小王凑了过来,当他看清屏幕上的内容时,也倒吸了一口凉气。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