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在各种军事题材影视剧中,我们往往看到炮兵被下令“打一个基数”、“打半个基数”这样的场面。那么在炮兵领域,“基数”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到底有多少发炮弹?
![]()
炮兵的基数是什么?
“基数”本身是一个数学概念,在军事中,它指代两个单位之间对等的集合。
比如说在骑兵领域,1个士兵骑1匹马,那么对这个士兵来说,1匹马就是“一个基数”。
![]()
对于骑兵来说,1匹马也是“一个基数”
如果骑兵需要长途跋涉,马匹在跑了一定距离后需要休息,那么1个士兵就不止配1匹马了,可能配了3匹马来换着骑。那么这时候3匹马对这个士兵来说就是“一个基数”。
换言之,将两个军事单位组成一个军事单位,组成一个集合,那么这个集合也就是“基数”。
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基数”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就像骑兵单位1匹马可以是一个基数,3匹马也可以是一个基数一样。
![]()
“一个基数”并不是固定的数字
对于炮兵来说,搞出“基数”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炮弹。
炮兵使用炮弹需要后勤,对于后勤部门来说,给每一门炮准备同等数量的炮弹,管理起来比一股脑将大量炮弹送到前线,然后让炮兵自己去分要方便得多。
对于指挥官来说,后勤是有能力极限的,不可能将无限多的炮弹送到前线来。所以自己需要考虑炮弹这玩意能在战场上用多少次。
那么将炮弹分成一个个“基数”,用起来也比较好分。
![]()
一个基数有多少发炮弹?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基数”中有多少发炮弹,和后勤能力息息相关。
![]()
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和后勤息息相关
假设前线有5门炮,后勤能一次性送20发炮弹到前线,那么每一门炮就能分到4发炮弹,就可以将4发炮弹当成一个基数。
如果后勤能一次性送100发炮弹到前线,那么一门炮就能分到20发炮弹,就可以将20发炮弹作为一个基数。
因为后勤影响了火炮在前线的使用,所以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口径、不同类型的火炮,“一个基数”中有多少发炮弹都不一样。
![]()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口径火炮的“一个基数”数量都不一样
像二战时期很少有国家实现了机械化,那时候的军队能实现“骡马化”,也就是依靠大量骡子和马运送炮弹,都算一支后勤强大的军队了。
甚至在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骡马化”都是很多国家的军事追求。像我国在解放战争时期,不管是国军还是解放军也都只能堪堪实现“骡马化”。
解放军在淮海战役期间通过征召了500多万民工支援前线,靠着88万辆左右的小推车、76.7万头牲畜向前线运输了1460万斤弹药。
![]()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民工
1460万斤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也就7300吨左右。把子弹、炸药这些东西排除出去,火炮能用的炮弹非常少。
所以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炮兵要么划定“一个基数”只有很少的炮弹,要么就只能一次性带很少基数的炮弹。
根据华东野战军特纵炮三团任副政委兼主任康矛召的回忆录:当时其所在的炮三团下辖一个105榴弹炮营和两个75野炮营。
![]()
华东野战军特纵炮三团任副政委兼主任康矛召
该团在淮海战役期间以一门炮30发炮弹为一个基数,始终携带3个基数,也就是一门炮携带90发炮弹。
后续随着新中国初步完成了工业化,到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国不管是生产炮弹的能力还是运输炮弹的能力都提升了不少,所以这时候炮弹消耗相较于战争时期就要宽裕不少。
![]()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解放军的炮弹消耗宽裕了起来
当时解放军一门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一个基数通常为60发炮弹,一门85毫米炮以120发炮弹为一个基数。
至于一个炮兵团携带多少个基数,则主要看后面火车和卡车的运力。但整体上是要比解放战争期间的基数多的。
当然到了现在,虽然我国后勤能力相较于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进一步提升,但是炮兵“一个基数”的弹药量反而可能下降。
这是因为现代自行火炮非常流行了,自行火炮相较于传统的牵引式火炮,在精度和机动性上有了革命性提升。其火力输出也从原本的“火力覆盖”为主,变成了“精确点射”为主。
![]()
现代战争开始流行自行火炮了
因此现代自行火炮的“一个基数”的炮弹,相较于以前又变少了。像我国155毫米口径的PLZ-05自行榴弹炮,通常以30发炮弹为一个基数,这又回到了淮海战役时期的水平。
![]()
PLZ-05自行榴弹炮
8发急速射
此外除了一个基数、半个基数这样的标准外,解放军还喜欢用另外一个计算和使用炮弹的标准,那就是“8发急速射”。

解放军还一度很喜欢用8发急速射
这个标准从名字上就能看出,解放军一门炮会在短时间内发射出去8发炮弹。
至于为什么是8发,则和后勤保障、战场需求,以及火炮承受能力有关。
其一,在野战环境下,炮兵的后勤始终是个大问题,所以炮弹这玩意总是能节省就节省。
![]()
野战环境下炮弹都是能省就省
其二,“急速射”本身就是一种快速的火力覆盖。被打击的区域在被“8发急速射”后通常不会剩下啥活的大型生物。这时候继续对一个目标进行火力覆盖,那就是在浪费弹药了。
其三,火炮这玩意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射炮弹。
每一枚炮弹出膛都会给炮管带来极高的温度和膛压,会让炮管承受极大的压力。
一门火炮在“8发急速射”之后,炮管温度即将超过安全阈值。这时候继续发射不仅有炮弹射程和精度降低,还有损坏火炮,甚至是炮弹打不出去引发炸膛的风险。
![]()
火炮在急速射后承受了巨大压力
因此“8发急速射”中快速发射8发炮弹,是平衡了火力强度和火炮承受能力的数量。
这个标准解放军炮兵在上世纪时经常使用,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和后续的中越边境轮战中使用最多。
信息来源:
【1】中国新闻网·《中国PLZ4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2】人民网·《俘虏向后送 炮兵向前进》
【3】中国军网·《“小推车”奇迹背后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源自哪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