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金正恩专列抵达北京。不同于以往,朝中社罕见地“即时”发布消息,还配了一张意味深长的“品字形”拼图。一时间,外媒纷纷猜测:携女儿同行,莫非真是为“接班人”铺路?然而,随后的动向却让许多国际观察家大跌眼镜。
果然,韩国媒体与美国某大牌报纸迅速抛出“女儿亮相即接班信号”的论调,仿佛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预告。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
细看行程安排:在盛大的多边外交场合,金正恩并未带女儿登上城楼。这位“心爱的女儿”仅在抵京时低调露面,随后便淡出公众视野。相反,随行名单中以外务相崔善姬领衔,加上宣传鼓动部正副部长朱昌日、玄松月等人,明显凸显出此行以外交与形象构建为核心目的。
金正恩的这一安排,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
一方面,他确实通过带女儿出行,延续了朝鲜领导人培养后代国际存在感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他严格把握分寸,未让女儿踏入正式外交场合。这既保留了话题热度,又避免过度释放政治信号,可谓进退有度。
![]()
那么,“女儿接班”的说法究竟站不站得住脚?
从历史经验看,朝鲜的权力交接历来复杂隐蔽,绝不会依靠一次外访就轻易曝光。金正恩如今身体健康、年富力强,远远未到迫切定接班人的时候。此时就炒作“第四代接班”,不仅为时过早,更显得一厢情愿。
![]()
事实上,更有可能的是,金正恩只是在培养女儿作为“形象代表”,类似她姑姑金与正的角色——代表家族亲和力、参与民间宣传,而非直接走向权力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金正恩此次访华表现沉稳,无论是多边场合的举止,还是对行程细节的掌控,都显示出日渐成熟的外交风范。不带女儿上台,恰说明他清楚什么场合该做什么事,也反映出他对国际舆论的敏锐判断。
![]()
说到底,外媒之所以热衷于“接班人”叙事,无非仍是出于对朝鲜体制的刻板想象,以及对其领导人健康状态的过度脑补。而金正恩此次看似“平淡”的安排,恰恰打脸了这种惯性的猜测。
也许,这次访华之于那个小女孩,只是一次普通的出国见识之旅;而对于观察者来说,则再次提醒我们:解读朝鲜,切忌用简单的套路去套复杂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