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时隔9年再次公开选拔国足主帅,这件事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尤其是对比2016年的那次操作,这次公告里的变化可以说既有亮点,也有隐忧
先说最大不同,目标明确写死了——2030年世界杯资格,这不像当年“完成比赛任务那种模糊的表述,等于直接给未来7年的战略定了调,你敢定目标当然是好事,起码球迷不会再说足协遮遮掩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旦2026和2027的预选赛阶段出问题,这份目标就变成套在教练头上的死线
第二个变化更值得玩味,以前要求必须“了解中国足球,如今直接删掉这条,转而强调60岁以下、要有国家队或高水平联赛履历,还得把握现代技战术发展趋势,这看起来是对标欧洲教练市场的思路,明显是想找年轻、前卫、带点先进理念的主帅,可话说回来,真不懂中国足球能行吗,这不是玩笑,因为过往不少外教都吃过这个亏,技战术理念再强,一到中超的训练环境、国脚的执行力、乃至长期的人事关系,就可能立马“水土不服,所以取消条款到底是敢于开放,还是自我安慰,就得看最终候选人是谁
第三个细节是节奏加快了,2016年那次公告后报满有20天,这次只给15天,下个月6号国足就要踢热身赛,明显足协是想速战速决,可速度快不代表质量高,甚至会让外界觉得是不是早有人选,只差走流程,这种既视感会引发质疑,但反过来讲,国足确实没有太多时间浪费,你让临时带队的人再拖个半年,热身赛形同摆烂
回头看2016年那次公开选聘,当时整整有18个国家45位教练报名,名单里不乏大牌,桑保利、济科、曼萨诺、普兰德利,放到今天依然是响当当的名号,最终足协选了高洪波,他上来就拿下马尔代夫和卡塔尔带队进了12强赛,当时不少人拍手叫好,可好景不长,12强赛前四场只拿1分,就被里皮火线换掉,里皮6场11分,这才算稳住了局面,这前车之鉴摆在眼前,说明选帅本身就是赌博,外界再怎么争论,也无法保证万无一失
所以这次的关键不光在于公告写了什么,更在于背后的取舍逻辑,到底是要一个懂战术的教练,还是要一个能拿捏更衣室的管理者,本质上是你更看重赛场执行力,还是体系搭建力,中国足球要走出怪圈,选帅本身就是第一关,偏偏这一关已不是传统豪门俱乐部模式,资源有限、球员储备有限、球迷耐心更有限
别忘了,世界杯对中国足球而言,不只是一场赛事,更是一场全民情绪的捆绑,每次动静都会被放大检查,所以这份公告甫出,网上舆论已经有了分歧,有人觉得终于抛掉“你懂中国足球这种自设门槛,是一次开放尝试,也有人担心这就是心虚表现,选择范围大了,但合适的候选人是否真会来
问题来了,当你把目标定到2030,把标准又写得漂亮,但给教练的时间和资源是否匹配,这是绕不过去的矛盾,尤其考虑到青训断层、中超摇摇欲坠,还有球员心态的老问题,仅靠换帅是“续命丸还是“止疼片,说到底还是得看足协有没有后手
最后一句,9年前我们等到了高洪波和里皮的接力,短期内有起伏,但终究没能走到世界杯舞台,这一次足协敢于再次公开选聘,本身算是一种态度上的进步,可态度能否兑现为成绩,恐怕才是广大球迷真正想要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