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导师带徒”协议。农芳钦摄
近年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柳州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始终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培养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三个赋能”激发内生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强思想,坚持党管人才“政治赋能”。柳州分公司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穿起人才强企“千条线”的“一根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思想教育工作,以“党建+人才”为长效工作载体,把人才培养作为书记领办、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结合实际建立支部书记、支委班子、党员职工理论学习以及青年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四维联动”学习机制,通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畅美讲堂、红色主题教育等形式,年均开展学习教育8次,有效增强青年人才的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激发出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服务群众美好出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搭平台,倡导岗位成才“多元赋能”。柳州分公司充分发挥党员、标杆示范引领作用,运用党员专班、工匠课题、技能竞赛等载体,将人才培养与创新创效、项目攻坚有机结合。2024年以来,青年人才参与研发“平行二级路过境车估算模型”“雨天感应式声光锥筒”等创新项目26项,其中4项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通过构建“管理+技能”双通道人才培养模式,为基层员工提供多元成长路径,让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各施所长,既破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岗位晋升瓶颈,也助力员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2024年以来先后有18人获岗位晋升、6人获专业技术职称、119人通过技能等级考试、16人获评“大美工匠”、32人通过应急救护持证培训考试获“红十字救护员证”。
优服务,强化暖心助才“激励赋能”。柳州分公司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精心挑选以党员、大美工匠、高级职称人员为主体的导师,并签订“导师带徒”协议,通过1—2年的结对帮带,因人施策、因材施教,为青年人才传经验、指思路、教方法、解难题,助力60余名青年人才迅速成长,1人获评2024年度“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制定突出贡献奖励办法,对在文明创建、创新创效、运营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激发人才创新动力,30余人次获地市级以上竞赛奖项。结合“暖心交投”职工满意行动,建设职工书屋、新兴小厨、健身房、娱乐室等学习休闲场所,解决站区用水、电动车充电等问题70余项,人才满意指数越攀越高。(李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