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法庭上,孙月华指着女儿苏雅琳的鼻子破口大骂:"你就是个白眼狼!小宇是你亲弟弟,你凭什么不管他的学费?"
27岁的苏雅琳面无表情地坐在被告席上,冷眼看着歇斯底里的母亲。
7岁的苏小宇怯生生地躲在母亲身后,不敢看姐姐。
整个法庭都在议论这个"铁石心肠"的姐姐。
然而,当苏雅琳站起身,拿出一叠厚厚的单据放在法官面前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事情要从三个月前说起。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六下午,苏雅琳正在出租屋里整理房间,手机突然响了。看到"妈妈"两个字,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雅琳,你在家吗?妈有事跟你商量。"孙月华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什么事?"苏雅琳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叠衣服。
"小宇要上学了,我们看中了市里的明德小学,学费一年3万,我和你爸商量了,你出一半怎么样?"
苏雅琳手里的衣服掉在了地上。
"你说什么?"
"小宇马上就7岁了,得上小学了。明德小学是私立的,教学质量好,以后考重点中学有保障。学费虽然贵点,但是值得。"孙月华说得理所当然,"你是姐姐,帮帮弟弟不是应该的吗?"
苏雅琳深吸了一口气:"妈,我凭什么要给他交学费?"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几秒钟。
"你说什么?"孙月华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小宇是你亲弟弟!你不帮他谁帮他?"
"那是你们的孩子,不是我的。"苏雅琳的语气很平静,但每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我又不是他妈,凭什么养他?"
"苏雅琳!你怎么能这么说话?"孙月华在电话里开始哭,"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白眼狼女儿?"
"我白眼狼?"苏雅琳笑了,但笑得很冷,"妈,我这些年给家里多少钱了,你心里没数吗?"
"那不是应该的吗?你是我女儿,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孝敬父母我认,但是养你们的第二个孩子,我不认。"苏雅琳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手机很快又响了,苏雅琳看都没看,直接按掉了。
晚上八点,苏雅琳的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父亲苏建国。50多岁的男人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半,脸上写满了疲惫。
"爸,怎么来了?"
"你妈让我来的。"苏建国走进屋子,四处看了看,"这房子太小了,要不你搬回家住?"
"不用,我住得挺好。"苏雅琳给父亲倒了杯水,"您是来劝我给小宇交学费的?"
苏建国点点头:"雅琳,小宇是你弟弟,你帮帮他不行吗?"
"爸,我问您一个问题。"苏雅琳坐在父亲对面,"小宇是谁生的?"
"当然是我和你妈。"
"那他的抚养义务是谁的?"
"我们的。"苏建国有些不自在。
"既然是你们的义务,为什么要我来承担?"苏雅琳的语气很平静,"爸,我不是不疼小宇,但是这个钱我不能出。一旦开了这个头,以后他上中学、上大学、结婚买房,是不是都要我来承担?"
苏建国沉默了很久:"家里确实困难..."
"困难到什么程度?"苏雅琳问道,"您和妈妈的退休金加起来每个月6000多,房贷早就还完了,还有什么困难的?"
"3万块钱确实不少..."
"那就上公立学校,一年几千块钱的学费,你们承担不了吗?"
苏建国摇摇头:"你妈妈说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不好,小宇以后考不上好中学。"
"那是她的选择,不是我的义务。"苏雅琳站起身,"爸,这件事没得商量。我一分钱都不会出。"
苏建国叹了口气,起身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苏雅琳就收到了孙月华的长篇语音消息。
"苏雅琳,我真是白养你了!小宇是你亲弟弟,你这么狠心?他才7岁,正是需要好教育的时候,你忍心看着他上不了好学校?你有钱给自己买化妆品买衣服,就没钱给弟弟交学费?我告诉你,这个钱你必须出!不出你就别叫我妈!"
苏雅琳听完,直接把母亲拉黑了。
消停了一个星期,苏雅琳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周末回家看望祖母的时候,一进门就看到客厅里坐满了人。
大伯、二伯、姑姑、小姨,连平时不怎么走动的远房亲戚都来了。
苏雅琳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今天是鸿门宴。
"雅琳回来了。"孙月华从厨房走出来,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快坐,大家都在等你呢。"
苏雅琳硬着头皮坐下。
大伯苏建华首先开口:"雅琳,你妈跟我们说了小宇上学的事情。一家人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你怎么能这么绝情?"
"大伯,这不是绝情不绝情的问题。"苏雅琳说道,"小宇是我爸妈的孩子,抚养他是他们的责任,不是我的。"
"那话不能这么说。"姑姑苏建英插嘴,"你是姐姐,照顾弟弟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苏雅琳冷笑,"姑姑,您家两个儿子,大儿子结婚的时候,小儿子出钱了吗?"
苏建英的脸一下子红了:"那、那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都是兄弟姐妹,凭什么我就要承担这个责任?"
二伯苏建民看不下去了:"雅琳,你这态度就不对。小宇跟你差了20岁,你不照顾他谁照顾他?"
"我爸妈照顾他。"苏雅琳说得很干脆,"他们生下他的时候,有问过我的意见吗?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现在养不起了,就想到我了?"
孙月华再也忍不住了:"苏雅琳!你这是什么话?小宇是你亲弟弟!"
"亲弟弟怎么了?亲弟弟我就要养?"苏雅琳站起身,"妈,我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我现在怀孕了,生下孩子以后让小宇养,您愿意吗?"
"你这是什么比喻?"
"这就是同样的道理。"苏雅琳环视一圈,"在座的各位,哪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养别人家的孩子?"
客厅里突然安静了。
小姨赵丽华试图缓和气氛:"雅琳,我们不是让你养小宇一辈子,就是帮忙出个学费。"
"一年3万,小学6年就是18万。这还不算中学、大学。"苏雅琳算得很清楚,"小姨,您愿意给我18万吗?"
赵丽华噎住了。
"别说18万,就是1万8,你们谁愿意给我?"苏雅琳的声音越来越冷,"一个个都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我,有本事你们出钱啊。"
大伯苏建华沉不住气了:"雅琳,你这话说得太过分了。我们是外人,你是小宇的亲姐姐。"
"外人?"苏雅琳笑了,"您是我爸的亲哥哥,按血缘关系,您比我更应该帮助小宇。"
"我、我哪有那个能力..."
"那我就有?"苏雅琳反问,"我一个月工资8000块,在这个城市租房就要2500,加上吃饭、交通、日常开销,每个月能存多少钱?您算算,一年3万的学费对我来说是什么概念?"
房间里再次陷入沉默。
孙月华突然站起来,指着苏雅琳大喊:"我不管!小宇是你弟弟,你就得帮他!姐姐不帮弟弟,天理不容!"
"天理?"苏雅琳也站了起来,"那我问您,这20年来,我孝敬您和我爸多少钱了?"
"那是你应该的!"
"小宇的抚养费就不是您应该的?"苏雅琳摇摇头,"妈,您这是双重标准。我给您钱是应该的,我不给小宇钱就是不应该的?"
"你..."孙月华气得说不出话来。
苏雅琳看向在座的亲戚们:"各位长辈,您们评评理。我从18岁开始工作,每个月都往家里打钱。爸爸住院的时候,医药费是我出的。妈妈做手术的时候,也是我出的。家里但凡有什么开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现在我说不给小宇交学费,就成了白眼狼?"
没有人回答。
"我再问一遍,在座的哪位愿意替我出这个钱?"苏雅琳环视一圈,"没有人愿意,对吧?那凭什么要求我出?"
大伯苏建华讪讪地说:"我们确实没有这个条件..."
"那就对了。"苏雅琳拿起包,"既然大家都没有条件,那就别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别人了。小宇的学费,我一分钱都不会出。谁爱出谁出。"
说完,苏雅琳头也不回地走了。
身后传来孙月华的哭声:"我怎么生了这么个女儿!白眼狼!白眼狼!"
从亲戚聚会回来后,苏雅琳彻底和父母闹翻了。
孙月华开始在小区里到处说女儿的坏话。
"我们家雅琳现在翅膀硬了,不认弟弟了。"她逢人就说,"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连弟弟的学费都不愿意出。"
"小宇才7岁,多可怜啊。有这么个姐姐,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我算是看清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太自私了。"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苏雅琳的耳朵里。
她的同事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雅琳,你弟弟的学费真的不打算出吗?"部门主管李姐私下问她。
苏雅琳苦笑:"李姐,您有兄弟姐妹吗?"
"有个弟弟。"
"您会给您弟弟的孩子交学费吗?"
李姐愣了一下:"那、那不一样。我弟弟有能力养自己的孩子。"
"我爸妈也有能力。"苏雅琳说道,"他们的退休金加起来6000多,养一个7岁的孩子绰绰有余。只是他们想让孩子上私立学校,舍不得花钱,就想到了我。"
李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但是流言蜚语还在继续。
苏雅琳在电梯里听到邻居们的议论:
"27楼那个女孩你知道吗?就是那个不给弟弟交学费的。"
"知道,听说挺有钱的,就是不愿意帮助家里。"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只想着自己。"
苏雅琳听得心烦,但也无可奈何。
更让她难受的是,小宇因为学费问题,已经在家待了两个月了。
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已经开学了,只有他还在等待。
苏雅琳不是不心疼弟弟,但她知道,一旦妥协,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这天晚上,苏建国又来找她了。
"雅琳,小宇问我,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上学了,他不能上学。"苏建国的声音很低,"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苏雅琳的心一抽,但还是坚持立场:"让他上公立学校。"
"你妈不同意。"
"那是她的选择。"苏雅琳倒了杯水递给父亲,"爸,我问您,如果我现在失业了,没有收入了,您会怎么办?"
"那就想别的办法。"
"对啊,想别的办法。"苏雅琳说道,"既然您知道想别的办法,为什么不在小宇的学费问题上想别的办法?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我?"
苏建国沉默了。
"爸,我知道您和妈妈有困难,但是我也有困难。"苏雅琳说道,"我一个人在这个城市生活,房租、吃饭、日常开销,哪一样不要钱?我也想攒钱买房,也想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知道你不容易..."
"既然知道我不容易,为什么还要给我增加负担?"苏雅琳反问,"为什么不能体谅一下我?"
苏建国长叹一声:"你妈妈的脾气你知道,她认准的事情,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那我的脾气她也应该知道。"苏雅琳说道,"这件事没得商量。"
苏建国走后,苏雅琳一个人坐在沉默的房间里,心情复杂。
她不是不疼弟弟,也不是真的铁石心肠。但她知道,如果这次妥协了,以后还会有无数次的索取。
她必须在这里划一条线。
一个月后,形势变得更加糟糕。
孙月华开始动员更多的人来劝苏雅琳。
苏雅琳的高中同学、大学室友,甚至连她的前男友都接到了孙月华的电话。
"雅琳妈妈给我打电话了。"室友小慧在微信上说,"她说你不给弟弟交学费?"
苏雅琳无奈地解释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小慧说,"我还以为你真的变了呢。你妈妈在电话里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她擅长表演。"苏雅琳苦笑。
类似的电话和微信越来越多。
苏雅琳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最让她愤怒的是,孙月华居然联系了她的前男友张伟。
"雅琳,阿姨给我打电话了。"张伟在电话里说,"她说你现在很叛逆,不听父母的话。"
"我们都分手一年了,她联系你干什么?"苏雅琳觉得莫名其妙。
"她希望我能劝劝你。说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
"张伟,我们的事情你不要管。"苏雅琳直接挂了电话。
但她知道,这样的电话还会有更多。
孙月华甚至找到了苏雅琳的单位。
"您好,我是苏雅琳的母亲。"孙月华在公司楼下等着,"我想跟您谈谈我女儿的情况。"
人事部的王主任被搞得莫名其妙:"有什么问题吗?"
"我女儿最近变了,不听父母的话,连弟弟都不管了。"孙月华开始哭诉,"她弟弟才7岁,因为学费问题上不了学。她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连1万5的学费都不愿意出。"
王主任有些尴尬:"这是家庭内部的事情,我们公司不太好干预。"
"我就是想让您劝劝她。她平时在公司表现怎么样?是不是也不听话?"
王主任只能敷衍地说苏雅琳工作表现很好,然后赶紧脱身。
这件事很快在公司传开了。
同事们开始用异样的眼光看苏雅琳。
有人同情她,也有人觉得她确实太冷血。
"雅琳,你妈妈昨天来公司了。"同事小张私下提醒她,"你们家的事情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苏雅琳感到深深的羞耻和愤怒。
她没想到孙月华会闹到单位来。
当天晚上,苏雅琳给母亲打了电话。
"妈,您为什么要到我单位去?"
"我没办法了!"孙月华在电话里哭喊,"你不听我的话,我只能求别人帮忙劝你。"
"您这样做,让我在同事面前怎么做人?"
"你还知道做人?你连弟弟都不管,还讲什么做人?"
"我最后说一遍,小宇的学费我不会出。您再到我单位闹,我就彻底和您断绝关系。"
"断绝关系?好啊!你这个白眼狼,我早就不想要你这个女儿了!"
电话被挂断了。
苏雅琳坐在床上,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从来没有想过,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矛盾持续了三个月,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小宇依然没有上学。
孙月华的态度越来越强硬,她觉得女儿就是在故意和她作对。
这天,邻居王阿姨给孙月华出了个主意。
"月华,你这样干耗着也不是办法。"王阿姨说道,"要不你去咨询一下律师,看看法律上怎么说。"
"咨询律师?"
"对啊,成年子女不是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吗?你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王阿姨说得头头是道,"雅琳现在给你们的钱够赡养费吗?如果不够,你就可以要求她增加。"
孙月华眼前一亮。
第二天,她就去了法律咨询中心。
接待她的是一个30多岁的律师。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子女赡养的问题。"孙月华说明了来意。
律师仔细听完,问道:"您女儿现在每个月给您多少赡养费?"
"每个月1000块。"孙月华说道,"但是现在她弟弟要上学,需要更多的钱。"
"您和您爱人的收入情况如何?"
"我们都退休了,每个月退休金加起来6000多。"
律师点点头:"从法律上来说,成年子女确实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是赡养的标准是根据父母的实际需要和子女的经济能力来确定的。"
"那我可以要求她增加赡养费吗?"
"可以,但是要有合理的理由。"律师说道,"比如您的生活开支增加了,或者有医疗费用等特殊支出。"
孙月华想了想:"她弟弟上学算不算特殊支出?"
律师摇摇头:"子女的教育费用应该由父母承担,不能算作老人的赡养费用。"
孙月华有些失望:"那我还有什么办法?"
"您可以收集证据,证明现在的赡养费不足以维持您的基本生活。然后向法院起诉,要求增加赡养费。"
"什么样的证据?"
"比如生活开支的清单,医疗费用的单据等等。"律师说道,"但是我要提醒您,法院会综合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不会支持过分的要求。"
孙月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到家后,她开始琢磨律师的话。
虽然不能直接要求苏雅琳出小宇的学费,但可以要求增加赡养费。
只要赡养费增加了,就可以用来给小宇交学费。
孙月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她开始收集各种开支的单据,准备起诉女儿。
苏建国知道后,有些担心:"月华,这样做真的好吗?"
"有什么不好的?"孙月华理直气壮,"她是我女儿,赡养我是她的义务。"
"可是闹到法院,以后怎么相处?"
"她现在就不认我这个妈,还怎么相处?"孙月华说得很决绝,"我就是要让她知道,不赡养父母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苏建国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一个月后,苏雅琳收到了法院的传票。
看到传票的那一刻,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母亲会真的把她告上法庭。
传票上写着:要求被告每月支付赡养费3000元。
苏雅琳算了算,加上现在的1000元,就是每个月4000元。
这正好是小宇一年学费的月均金额。
她终于明白了孙月华的算盘。
收到法院传票后,苏雅琳找了一个律师咨询。
律师看了传票,问道:"您现在每个月给父母多少钱?"
"1000块。"
"您的月收入是多少?"
"8000块。"
"您父母的经济状况如何?"
苏雅琳详细介绍了父母的退休金和生活状况。
律师听完,说道:"从法律上来说,您现在的赡养费标准是合理的。法院一般不会支持过高的赡养费要求。"
"那我需要准备什么?"
"主要是证明您父母的实际经济状况,以及您的经济能力。"律师说道,"您可以收集您父母的退休金证明,以及您的工资收入证明。"
苏雅琳点点头,开始准备应诉材料。
与此同时,孙月华也在积极准备。
她找来了所有的亲戚,让他们作证苏雅琳有能力但不愿意多承担赡养费。
"法官同志,我女儿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只给我1000块钱的赡养费。"孙月华在电话里跟律师排练,"她还年轻,没有什么开支,完全有能力多给一些。"
"您要强调现在的生活开支增加了。"律师提醒道,"比如因为年龄增长,医疗费用增加了,或者因为照顾孙子,生活成本提高了。"
"对对对,小宇现在跟我们住,开支确实增加了很多。"孙月华说道。
孙月华还去医院开了一些检查单,证明自己身体不好,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
她甚至故意夸大了一些生活开支,制造证据证明现在的赡养费不够用。
孙月华告诉所有认识的人,女儿把她告上了法庭。
不对,是她把女儿告上了法庭。
"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她对邻居们说,"我女儿太自私了,连父母都不愿意好好赡养。"
"雅琳不是一直给你们钱吗?"有邻居问道。
"那点钱够什么?"孙月华摇摇头,"她一个月8000块钱,给我1000块,自己留7000块。我们老两口一个月6000块钱的退休金,还要养小宇,根本不够用。"
"确实,养个孩子开支大。"
"是啊,所以我才要求她多承担一些。她是姐姐,帮助弟弟不是应该的吗?"
这些话很快传到了苏雅琳的耳朵里。
她发现孙月华把事情说得完全颠倒了。
明明是她拒绝给小宇交学费,孙月华就以赡养费不足为由起诉她。
现在在外人听来,成了她不愿意好好赡养父母。
苏雅琳感到深深的委屈。
她开始整理这些年给家里钱的记录。
银行转账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现金支出记录...
一笔一笔算下来,从18岁开始工作到现在,她一共给家里47万元。
看到这个数字,苏雅琳自己都震惊了。
47万元,如果她没有给家里,现在完全可以在这个城市付个首付买房了。
而她现在还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这47万元里,有父亲的医药费,有母亲的手术费,有家里的各种开支。
当然,也有小宇的花费。
从小宇出生到现在,奶粉钱、尿布钱、玩具钱、衣服钱,哪一样不是她出的?
苏雅琳越想越愤怒。
她把这些记录整理成表格,准备在法庭上展示。
她要让所有人看看,这些年她到底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开庭的日子终于到了。
苏雅琳提前半小时到达法院,心情紧张而复杂。
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和自己的母亲对簿公堂。
法庭里已经坐了不少人,大部分是来旁听的记者和群众。
这个案子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都关注着结果。
孙月华和苏建国坐在原告席上,小宇也被带来了。
7岁的孩子显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怯生生地看着四周。
看到弟弟,苏雅琳的心一软。
但她知道,今天她必须坚持立场。
法官是一个50多岁的女性,看起来很有威严。
"现在开庭。"法官敲响法槌,"本案是赡养费纠纷案,原告孙月华要求被告苏雅琳每月支付赡养费3000元。首先,请原告陈述。"
孙月华站起身,开始哭诉:
"法官同志,我女儿现在不孝顺了。她一个月8000块钱的工资,只给我1000块钱。我们老两口身体不好,还要照顾7岁的孙子,1000块钱根本不够用。"
"您具体的生活开支是多少?"法官问道。
"我和老伴每个月看病要花500块,孙子的各种开支要1000多,加上日常生活费,至少需要3000块。"孙月华说得有鼻子有眼,"我女儿有能力承担,就是不愿意。"
法官点点头,转向苏雅琳:"被告,您有什么要说的?"
苏雅琳站起身,语气平静:
"法官同志,我想澄清几个事实。第一,我父母的退休金每月合计6200元,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第二,我从18岁开始工作,九年来给家里的钱总计47万元。第三,所谓照顾孙子的开支,实际上是我7岁弟弟的开支,这应该由我父母承担,不是我的赡养义务。"
听到47万这个数字,法庭里一片哗然。
孙月华的脸色瞬间变了。
"您说47万,有证据吗?"法官问道。
苏雅琳拿出准备好的材料:"这是我这些年给家里钱的详细记录,包括银行转账、支付宝转账等,每一笔都有据可查。"
法官接过材料,仔细查看。
"这些转账的用途是什么?"
"包括我父亲的医药费8万元,我母亲的手术费12万元,家庭日常开支15万元,以及我弟弟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费用12万元。"苏雅琳说得很详细。
法庭里又是一片惊呼。
没有人想到,苏雅琳竟然为家里付出了这么多。
孙月华急了:"那、那些都是应该的!她是女儿,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您说得对,孝敬父母确实是应该的。"苏雅琳冷静地说,"但是养育小宇是您和我父亲的责任,不是我的义务。您现在以赡养费不足为由起诉我,实际目的是让我承担小宇的教育费用。"
"你胡说!"孙月华大声反驳,"我们确实生活困难!"
"困难?"苏雅琳从包里拿出另一份材料,"这是我父母的退休金证明和银行流水。两人退休金合计6200元,银行存款15万元。请问这算什么困难?"
法庭里再次沸腾了。
原来孙月华一直在哭穷,实际上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差。
法官敲响法槌,维持秩序:"安静!"
然后她问孙月华:"原告,您确实有15万元的存款吗?"
孙月华支支吾吾:"那、那是我们的养老钱..."
"养老钱可以理解,但这证明您的经济状况并不困难。"法官说道,"您要求每月3000元的赡养费,理由不够充分。"
孙月华急得眼泪直流:"法官同志,您不能只看钱的数量,还要看实际需要。小宇要上学,需要很多钱。"
"小宇的教育费用应该由他的父母承担,这不属于赡养费的范围。"法官说得很明确。
孙月华彻底慌了:"那我怎么办?小宇的学费怎么办?"
苏雅琳站起身:"妈,我再说一遍,让小宇上公立学校。一年几千块钱的学费,您和爸爸完全承担得起。"
"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不好!"孙月华大叫。
"那是您的选择,不是我的义务。"苏雅琳的态度很坚决。
法官看向双方:"法庭将休庭调解。希望你们能在调解员的帮助下,从亲情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
苏雅琳摇摇头:"法官同志,我不接受调解。这个案子涉及的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原则问题。我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明确子女的赡养义务和界限。"
法官点点头:"那么法庭将择日宣判。"
散庭后,孙月华堵住苏雅琳:"雅琳,妈妈求你了,帮帮小宇吧。"
苏雅琳看着母亲,心情复杂:"妈,您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出这个钱?"
"因为小宇是你弟弟!"
"那您为什么不问问小宇,愿不愿意将来养我的孩子?"苏雅琳反问。
孙月华愣住了。
"您从来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就决定要第二个孩子。现在养不起了,就想到了我。"苏雅琳摇摇头,"这公平吗?"
说完,苏雅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法庭。
身后传来小宇的哭声:"姐姐,我想上学..."
苏雅琳的脚步顿了一下,但还是走了。
她知道,如果这次妥协,就再也没有界限了。
调解失败后,法官宣布休庭调查。苏雅琳独自走出法庭时,孙月华突然冲上前来,当着众人的面重重给了女儿一个耳光。
"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小宇流着你的血,你怎么能这么狠心!"
啪的一声响彻整个法庭走廊。
苏雅琳捂着发红的脸颊,眼中第一次涌出了泪水。围观的记者们举起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
"流着我的血?"苏雅琳冷笑一声,"妈,您确定小宇流着我的血吗?"
孙月华愣了一下:"你、你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苏雅琳从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单据,声音颤抖着说:"你想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出钱吗?你自己看看这些!"
孙月华接过单据,脸色瞬间变得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