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书店店员递过来一本名为《等风来》的小说,封面素雅,作者署名"墨临"。
林晚秋随手翻开,第一页的描述让她愣住了——"小秋有一个习惯,紧张时会不自觉地咬右手食指的指甲,十三岁那年的期末考试,她把指甲咬得秃秃的。"
这个细节,除了她自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回到小区,电梯门打开,那个总是躲着她的邻居陆北辰正好走出来。见到她,他慌忙低下头,匆匆擦身而过。
![]()
林晚秋搬来云锦小区已经三年了。
这是个老旧小区,房租便宜,离她工作的出版社只有两站地铁。当初选择这里,纯粹是为了省钱。毕竟在这个城市,一个单身女人想要体面地活着,并不容易。
她住在702,对门701住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叫陆北辰。
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邻居,是搬家那天。她拖着两个大箱子进电梯,汗水把刘海都打湿了。陆北辰正好在电梯里,手里拿着一袋超市买的速冻饺子。他看到她,明显愣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什么情绪,随后慌忙低下头,贴着电梯壁站着,仿佛想把自己缩小。
"您好,我是新搬来的住户,702。"林晚秋主动打招呼,她注意到男人的手指在微微颤抖。
"啊...好...好的。"他声音很轻,始终没抬头,耳朵却红了。
电梯到了七楼,他几乎是逃一般地冲了出去,速冻饺子的袋子都差点掉在地上。
林晚秋当时还纳闷,这人怎么这么害羞?难道是社恐?
后来的日子里,她发现陆北辰确实是个极度内向的人。
每次在楼道里遇到,他都会紧张地贴墙走过,偶尔不小心目光相遇,他会立刻移开视线,脸还会微微发红。有几次她想跟他打招呼聊聊天,他都是慌慌张张地点个头就躲进屋里,门关得飞快,像是后面有什么洪水猛兽在追他。
有一次,林晚秋的快递送错到了701。她敲门想要回快递,陆北辰开门后看到是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个...我的快递好像送到您这里了。"她指着他手里的包裹。
"啊!对、对不起!"他像是被烫到一样,急忙把包裹递给她,手抖得厉害,包裹差点掉在地上。
"没关系的。"林晚秋接过包裹,注意到包裹上的地址确实写的是701,"是快递员弄错了。"
陆北辰的脸更红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刚才还想着要不要给您送过去...但是...但是..."
"谢谢您。"林晚秋笑了笑,"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敲门的,我们是邻居嘛。"
陆北辰点头如捣蒜,然后飞快地关上了门。
林晚秋站在门外,听到里面传来一声重重的喘息,像是终于松了口气。
"你这邻居也太内向了吧?"闺蜜苏小鱼来她家做客时说,"刚才在电梯里遇到,我就说了句'您好',他差点贴到电梯壁上去了。眼睛都不敢看我,跟见了鬼似的。"
林晚秋端着茶杯笑笑:"可能就是性格比较腼腆吧。挺好的,安静,不打扰人。总比那些半夜唱歌的邻居强。"
"也是。"苏小鱼八卦地凑过来,"不过你不觉得奇怪吗?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一个人住,从来没见过有朋友来找他,也没见过他带女人回家。该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小鱼!"林晚秋嗔怪地拍了她一下,"别乱说,人家可能就是喜欢安静。"
确实,陆北辰是个极其安静的邻居。从来听不到他家有什么声音,就连关门都是轻轻的。偶尔能看到他提着超市的袋子回家,里面永远是些方便面、速冻饺子和罐头食品,偶尔会有几瓶啤酒。
有一次周末,林晚秋在阳台浇花,无意间看到对面陆北辰家的窗户开着。他坐在书桌前,戴着眼镜,正在写着什么。桌上堆满了稿纸,旁边放着一杯已经凉了的咖啡。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去,照在他的侧脸上。那一刻,林晚秋觉得他看起来竟然有些文艺。
但当陆北辰抬头看到她时,慌忙站起来,砰地一声关上了窗户,窗帘也拉得严严实实。
林晚秋有些尴尬,心想自己是不是打扰到人家了。
还有一次深夜,林晚秋加班回来晚了,电梯坏了,只能爬楼梯。当她气喘吁吁地爬到七楼时,看到陆北辰正站在自家门口,手里拿着一袋垃圾,像是准备去扔。
看到她出现,陆北辰愣了一下,然后慌忙退回屋里,砰地关上了门。
![]()
林晚秋站在楼道里,看着701紧闭的门,哭笑不得。至于吗?她又不会吃人。
第二天早上,她发现那袋垃圾还放在陆北辰家门口,显然他一晚上都没敢出门扔。
直到那天在书店看到《等风来》,一切都变了。
那天下班,林晚秋路过书店,看到畅销榜第一名是一本叫《等风来》的小说。作者墨临她听说过,这几年突然爆红的神秘作家,从不露面,从不接受采访,但每本书都能卖到脱销。据说出版社想给他安排签售会,开价高到离谱,他都拒绝了。
"林小姐,您看看这本书的女主角,是不是很像您?"店员小张认识她,笑着推荐,"我读的时候就觉得,这女主角简直就是照着您写的。"
林晚秋随手翻开,第一页就让她愣住了。
书中写道:"小秋有一个习惯,紧张时会不自觉地咬右手食指的指甲,十三岁那年的期末考试,她把指甲咬得秃秃的。考完试,她看着自己坑坑洼洼的指甲,暗暗发誓再也不咬了,但第二天遇到难题时,还是忍不住。"
这个细节太私密了。林晚秋确实有这个习惯,但她从来没告诉过任何人。初中时因为这个习惯,她的右手食指指甲总是坑坑洼洼的。她记得很清楚,那年期末考试,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不会做,她急得把指甲都咬出血了。
她继续往下翻,心跳越来越快。
"小秋十四岁那年当上了文艺委员,不是因为她文艺特长出众,而是因为她笑起来特别好看,两个小酒窝像盛着蜜糖。班主任说,这样的笑容,站在舞台上就是一道风景。"
"运动会上,小秋跑八百米,最后一圈时摔倒了,膝盖磕破了皮,血顺着小腿流下来,在白色的运动袜上晕开成一朵朵红花。她坐在跑道上,不是因为疼,而是觉得丢脸,眼泪啪嗒啪嗒地掉。全校都在看着她,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初三那年春天,小秋的奶奶病重,她请了三天假回老家。病房里,奶奶拉着她的手说:'秋秋要好好读书,奶奶等着看你考上大学。'回来上课那天,眼睛肿得像核桃,同学们都不敢问她怎么了。她趴在桌上,眼泪把作业本都打湿了。"
林晚秋的手开始发抖。
这些都是她的真实经历。二十年前的事了,除了当时的同学,不可能有人知道。而且描述得如此精准,连她摔倒后血在袜子上晕开的细节都一模一样,连奶奶说的话都几乎一字不差。
她一口气买下这本书和墨临的其他所有作品,回家连夜读完。
书中的女主角"小秋",从性格到经历,从习惯到细节,简直就是她的翻版。甚至连她大学时失恋后剪短发、在宿舍哭了一夜、室友给她买了一桶哈根达斯冰淇淋安慰她的事都写了进去。
但最让她在意的,是书中有个着墨不多的男配角——"后排的男生"。
这个男生总是在小秋需要帮助时默默出现。小秋值日时,他会悄悄帮忙擦黑板;小秋因为奶奶生病哭红眼睛,是他偷偷在她桌上放了一包纸巾;运动会小秋摔倒时,他第一个想冲过去,却又中途停下。
"他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位置,永远低着头看书。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就像没有人在意他的存在。他像教室里的一件家具,必要,但不被注意。"
"他喜欢看她,尤其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发梢上的时候。那些细碎的光芒,像金粉一样闪闪发亮。他会偷偷在草稿本上画她的侧脸,虽然画得很丑,但他觉得很美。"
"毕业那天,他在心里演练了一百遍要说的话,最后只说出了一句:'可以...可以合张影吗?'她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当然可以啊。'那是他初中三年,唯一一次和她说话。拍照时,他紧张得手都不知道放哪里。"
林晚秋放下书,努力回忆自己的初中时光。
后排确实坐着一个男生,很安静,存在感极低。她依稀记得他个子不高,瘦瘦的,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但是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子?她完全想不起来了。
二十年的时光太长了,那些不起眼的人和事早就被淹没在记忆深处。
墨临到底是谁?为什么对她的人生了如指掌?
这个疑问在她心里盘旋了整整一个星期。她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跟踪她,调查她。
直到周一早上,总编辑把她叫进办公室。
"晚秋,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总编辑推推眼镜,一脸兴奋,"墨临的新书要出版了,他指名要你做责编。"
"我?"林晚秋吃了一惊,手里的咖啡差点洒出来,"为什么是我?我从来没接触过他。"
"我也不清楚。"总编辑耸耸肩,"这位作家您也知道,神神秘秘的,从不露面。我们社长亲自邀请他吃饭都被拒绝了。不过他的书是块金字招牌,一本能卖几百万册,能跟他合作是你的机会。"
林晚秋接过那份手稿,书名叫《重逢》。
她翻开第一页,又是关于"小秋"的故事。这一次,故事从"小秋"三十二岁开始写起。
"小秋是一名出版社编辑,住在城南的老旧小区里。小区叫云锦,是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墙皮都掉了不少,但胜在便宜。她住在七楼,每天爬楼梯当锻炼。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门,挤二号线转四号线,八点四十分到公司,中午吃十五块钱的盒饭,晚上七点下班,偶尔加班到深夜。回家路上会在小区门口的超市买打折的面包当第二天的早餐。她的生活平淡如水,直到有一天,她发现对门的邻居一直在偷偷关注她......"
林晚秋倒吸一口凉气。这不就是在写现在的她吗?
她继续往下翻,书中甚至写到了她上周去超市买打折酸奶的事,写到了她养的那盆快要枯死的绿萝,写到了她每天晚上十一点准时关灯睡觉的习惯,写到了她喜欢在周末的早上睡懒觉,然后煮一碗番茄鸡蛋面。
"对了,他约了这周五下午三点见面,地址在这里。"总编辑递过一张纸条。
林晚秋接过纸条,上面写着:云锦小区7栋701室。
701室?
她愣住了。那不是......陆北辰家?
她的脑子里轰地一声。墨临就是陆北辰?那个总是躲着她的邻居,就是写出这些故事的人?
回到工位,林晚秋开始疯狂地搜索关于墨临的信息。
网上关于他的资料少得可怜,只知道他是五年前横空出世的,第一本书就卖了三百万册。之后每年一本,本本畅销。但他从不参加签售会,从不接受采访,连张照片都没有。出版界都说他是"最神秘的畅销书作家"。
![]()
唯一的线索是,有书评人分析过,墨临的文字里有种青涩的暗恋感,仿佛在用文字祭奠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每本书的女主角虽然名字不同,但性格特征惊人地相似,像是在反复描写同一个人。
林晚秋翻出手机,在初中同学群里问:"有人记得初三时坐我后排的男生是谁吗?"
群里很快热闹起来。
"哪个?咱们班男生不少呢。"
"就是最后一排靠窗那个,特别安静的。"
"哦!你说那个内向的男生啊!"
"好像姓陆吧?陆什么来着......"
"陆北辰!对,叫陆北辰!"王峰突然冒出来,"就是那个特别内向的男生,从来不说话的那个。我记得他,因为我们名字里都有个峰辰,老师总是把我们弄混。"
"对对对,就是他!瘦瘦小小的,成绩一般,没什么存在感。"
"我记得他总是一个人,也没什么朋友。"
"对,中午都是一个人在座位上吃饭,带的好像永远是馒头配咸菜。"
"毕业后就没见过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陆北辰。
林晚秋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
她的邻居叫陆北辰,她初中后排的同学也叫陆北辰。年龄对得上,性格也对得上——都是极度内向,不爱说话。
如果邻居陆北辰就是当年的同学,如果他就是墨临,那么这三年他一直住在她对面,是巧合还是......
她想起陆北辰每次见到她时的紧张,想起他总是躲闪的目光,想起他慌乱的神情,想起他红着的耳朵。
原来不是社恐,不是内向,是因为认识她,却不敢相认。
她又想起《等风来》里的那句话:"二十年了,他还是只敢远远地看着她,就像当年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透过人群的缝隙偷偷看她的背影。那时候他想,如果有一天能和她说话就好了。现在他想,如果能一直这样看着她就好了。"
二十年。
从初中到现在,正好二十年。
周五的下午,林晚秋提前下班了。
她回家换了身衣服,挑了很久,最后选了一件白色衬衫和深蓝色的裙子,对着镜子补了点淡妆。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只是工作会面,她却格外紧张,像是要去赴一场重要的约会。
两点五十分,她站在自家门口,深呼吸。
701室就在对面,只有几步的距离,但她的脚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她想起这三年来的种种细节——陆北辰看到她时的慌乱,他急匆匆逃离的背影,他红着脸低着头的样子,他在垃圾都不敢扔的窘迫。
如果他真的是当年那个坐在她后排的男生,如果他真的暗恋了她二十年,那么这三年,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住在她对面?
每天看着她出门上班,看着她提着菜回家,看着她在阳台浇花,却不敢上前相认。
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多深的感情?
还是说,这需要多深的自卑和恐惧?
林晚秋看了眼手机,两点五十八分。
她抬起手,准备按门铃。
就在手指即将触到门铃的瞬间,她听到门内传来脚步声。
很轻,很慢,来来回回,像是主人在屋里踱步,也在犹豫。
然后,脚步声停在了门后。
他在门后,她在门前。
一扇门,隔着二十年的时光,隔着一个人全部的青春和爱恋。
林晚秋的手指悬在门铃上方,心跳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