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逝世后,妻子郭翼青大胆询问周总理:我丈夫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分享至

1968年4月9日,程潜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个不幸的消息迅速传开,北京、南京这些大城市,还有湖南各地,人们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人们纷纷悼念这位爱国将领和国民党资深元老,他的离世如此突然,让人措手不及。

郭翼青49岁那年,丈夫突然离世,这个噩耗让她痛不欲生。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巨大的悲痛甚至让她昏了过去。

程潜去世后,全家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周总理亲自前来慰问家属,表达了对程潜的哀悼之情,并妥善安排了丧葬事宜。

郭翼青被周总理亲切大气的领导风范所打动,听着他爽朗坦诚的谈话,心里踏实多了。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周总理提出了那个憋在心里很久的疑问。

她提了啥问题?周总理是怎么回她的?



1948年,解放军节节胜利,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国民党内部乱成一团。

国民党为了安抚内部情绪,专门组织了一场国民大会,让大家重新投票选副总统。

这次选举,老蒋把程潜也叫上了。

程潜最初还觉得蒋介石是出于好意,没想到副总统选举到了最后阶段,只剩下孙科、李宗仁和他自己三个人时,蒋介石却突然让他放弃参选。

程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完全被人当枪使了。对方让他把票全投给孙科,说白了就是拿他当垫脚石,好让孙科顺利上位。

他明知道自己被人当枪使,但毕竟身份地位摆在那儿。一怒之下,他干脆把票全投给了李宗仁,这下可把蒋介石的计划彻底搅黄了。

开完国民大会,程潜提出想回湖南。何应钦认为以他的能力,光管湖南太屈才了,就把江西也交给他一起管理。

程潜正式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负责管理湖南及江西两省的各项事务。

但程潜到长沙上任后,他的举动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明面上打着效忠蒋介石的旗号,公开反对共产党,可暗地里却推行了不少改善老百姓生活的政策。

当局对民间自发的爱国活动表现得相当大度,看起来并不担心共产党势力的壮大。

程潜除了处理日常政务,还在湖南积极招募士兵,壮大自己的势力,看起来像是要自立门户。

程潜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很快就被中共湖南省工委盯上了。工委的人认为,他还是有希望拉拢过来的。

要是湖南能不打仗就解决问题,对当地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件大好事啊。

湖南工委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依据:

程潜早年与共产党有过合作经历,双方关系一度不错。尽管他过去反对过共产党,但他跟蒋介石矛盾很深,还遭到桂系势力的打压,在国民党里混得不太如意。这次虽然被调回湖南当官,但手里没兵权,实际上是明升暗降。不过,他在湖南老百姓和国民党内部都挺有威望。考虑到这些情况,中共湖南省工委决定加大统战力度,特意派程潜的弟弟程星龄去做他的思想工作。

程潜这种两面派的做法其实挺容易理解的。毕竟他参加过早期的同盟会,经常能听到孙中山先生讲课。



在政治见解和战略眼光方面,蒋介石确实比不上。凭借几十年的从政经验,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复兴。

他早就想跟共产党搞好关系,一听说弟弟程星龄来看他,连东西都顾不上收拾就赶紧跑出去,开心地搂住弟弟说:"来得太及时了,我正盼着你呢!"

程潜想推动湖南和平,得找个能帮他稳住局面、管住军队的人。经过商量,程星龄和刘斐都觉得这事靠谱,因为刘斐跟白崇禧关系不错。最后决定让刘斐跑一趟武汉,跟白崇禧说说,把陈明仁调回湖南来帮忙。

经过共产党多次耐心沟通和开导,陈明仁逐渐认清了当前形势,开始考虑用和平方式解决湖南问题。

但他对跟共产党联手这事,心里还是有不少担心。

湖南地区和平呼声越来越高,加上共产党解放军在各地接连取胜,这些情况促使陈明仁最终下决心走和平解放的道路。

在统战人员的劝说下,陈仁明了解到共产党对起义人员实行"不追究过去,立功有奖"的政策。这些开明政策彻底打消了他的思想包袱,最终他决定全力配合共产党的各项工作。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