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蟠桃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
该标准基于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对午休课桌椅的设计、生产、检验与使用等全流程作出了明确规定,将于2026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对武汉中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
孩子们的校园午休问题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在昨天家长100举办的一场线下交流会上,一位一年级新生妈妈还提到,她最近最操心的事情就是要为孩子挑选一款合适的午睡枕。
武汉中小学生午休现状
当下,武汉中小学生的午休状况因学校所在区域、办学类型及硬件条件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部分教学节奏紧张的学校,中午甚至不安排午休,午休时间常被用于做试卷、讲试卷。
![]()
而绝大多数学校受办学条件限制,“趴在桌上午休”仍是大多数学生的常态。
也有部分学校配置了午休椅供学生午休。网友提到的有中华路小学、未来实验学校等。
还有大家最熟悉的外小——每个孩子都有一张床,可以在宿舍安心午休。
![]()
因此,武汉家长多年来也一直在呼吁:“希望在武汉中小学逐步推广可躺式午睡椅,让更多孩子拥有舒适的午休条件。”
![]()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小学部,学生躺着午休
据了解,在多方的努力下,“十四五”期间,可躺式午睡椅已在武汉多所学校试点,如常青一小、汉口回民小学、惠康里小学等。
从“凑合睡”到“舒适睡”:
午休桌椅见证时代变迁
在中国,“午间休憩”是延续千年的生活传统。不同年代的学生,午休方式也各不相同。这些变化,不仅折射出社会经济条件的提升,也见证了教育生态的演进。
对于70后、80后来说,离家近的学生中午通常回家吃饭、午睡;关系好的同学也可能聚在某位同学家一起休息;还有一些人则选择趴在教室桌上午睡,或把椅子拼在一起勉强躺一会儿。
那时的课桌多为木质,桌面凹凸不平,椅子是带靠背的木椅,无论趴睡还是躺睡,都硌得慌。
![]()
到了90后上学时,课桌材质逐渐变为铁质或塑料,桌面更为平整。但随着城市扩展,家校距离变远,回家午休的学生减少,“趴睡”仍是主流方式——枕着手臂睡或者枕着衣服睡,睡醒总是一脸红印,脖子酸痛,胳膊发麻。
![]()
00后学生时代,虽未大面积普及午休椅,但午休枕等辅助产品已开始出现。不少家长都会为孩子购置,试图缓解趴睡带来的不适。
![]()
如今,10后孩子们陆续踏入小学,而他们的父母多是曾经历过“趴睡之痛”的90后。
![]()
这些家长深知趴睡对孩子颈椎、脊椎发育的影响,对午休的诉求也有了变化:不仅要保证孩子的午休时间,更要让他们睡得好、睡得舒服。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学校也主动引入了午休椅、午休床等装备。此次国家标准的落地,更是让一些家长感慨:终于理解了什么叫“我们以前可没你这条件”。
国标落地:现实与理想之间仍有距离
此次国标的出台,让社会对孩子校园午休质量的期待值大幅提升,但从“标准”到“校园落地”,仍有一些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
首先是成本问题:据汉阳一中教务处主任蔡艳讲述,“一套普通课桌椅百来元,可躺式课桌椅需要花费六七百元,好一点的甚至上千元。”
若一所学校有2000名学生,仅初次采购就需投入120万至200万元,这还不包括后期维护和更换等费用。资金从何而来?财政补贴?社会捐赠?学校自行统筹?
![]()
其次是环境制约:可躺式桌椅需占用更多教室空间。而不少学校教室面积不足40平方米,却要容纳五六十名学生,座位已显拥挤,实现“躺休”难度更大。是否重新分班?是否需要借用其他教室?这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
此外还有标准执行的监管挑战:如何确保学校采购的桌椅真正符合标准要求?若出现质量问题,责任如何划分?
过去我们谈及教育投入,多聚焦于教学楼、实验室、体育馆等“大基建”;如今,诸如午休课桌椅、学生饮用水、护眼灯光等关乎学生日常体验的“微基建”正日益受到重视。
蟠桃认为:国家标准的全面落地或许尚需时间,但这一政策本身,已是教育理念进步的重要体现,依旧值得全社会期待与支持。
注:本文配图来源于包图网等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