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部幼小科学衔接政策、破解幼儿向小学生过渡难题。开学前夕,包头市青山区三星小学联合青山区蓝天幼儿园开展首次幼小衔接研讨活动。蓝天幼儿园董园长携 12 名教师入校,与三星小学一、二年级部分教师围绕 “幼儿入学适应” 主题深度交流,助力幼儿平稳过渡。研讨开篇,王艳娟老师率先梳理并分享了幼小衔接教学内容清单。结合一年级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她详细阐述了备课思路,明确将 “课堂常规培养”“思维启蒙”“学习习惯养成” 列为入学教育的三大核心板块,不仅为后续研讨划定了清晰方向,也为其他一年级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教学内容框架。
![]()
![]()
清单有了方向,接下来就是 “解难题”!两校老师围坐在一起,针对最关心的 3 个问题展开热议,每个问题都聊出了 “落地招”。小学与幼儿园教师结合刚入学儿童问题为导向梳理入学适应阶段核心难点,系统构建课前、课中、课后全链条课堂常规培养体系。研讨中王校长聚焦习惯养成筑基,规划专项训练路径:通过手指操、课桌舞训练规范行为范式,训练学生专注力和肢体反应能力;依托文具摆放与候课要求指导,筑牢课前准备意识;课中直面学科适应难题,针对语文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数学抽象数字理解障碍等问题,初步确立 “趣味儿歌赋能 + 倾听游戏驱动” 的语文学科训练路径和“生活场景融入 + 具象认知引导”等数学学科训练思路。
![]()
研讨间隙,双方参与教师围绕活动收获展开深度交流,分享跨学段教研带来的理念革新与能力提升。一年级语文教师表示:“此前对入学适应教学常感思路模糊,此次研讨形成的儿歌、游戏等实操策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清晰指引,有效破解了教学困惑。” 幼儿园教师谈到:“通过了解小学阶段习惯培养要求,未来幼儿园教学可提前开展针对性铺垫,如通过玩具整理训练衔接学习用品整理能力,助力幼儿平稳过渡。” 一年级数学教师感慨:“幼儿园教师提出的生活化教学思路,为破解数学抽象知识教学难题提供了新方向,有效避免了学段衔接中的认知断层,切实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
![]()
研讨结束后,两校开启 “双向反馈” 模式,蓝天幼儿园董园长,结合园所实际分享了自己的核心收获:“以前我们做入学准备,总怕和小学脱节 —— 不知道小学一节课的节奏是怎样的,也不清楚数学到底要让孩子提前掌握哪些基础。这次不仅拿到了具体的‘教学内容清单’,还和小学老师聊透了‘游戏化衔接’的方法,收获太大了!” 董园长当场明确后续调整计划,让孩子在熟悉的玩法里,提前适应小学的知识逻辑,避免孩子上小学后出现焦虑。
![]()
三星小学校领导肯定活动 “聚焦真问题、出实招”,强调其对 “五育并举” 的关键意义,提出构建 “双向奔赴” 长效机制:幼儿园强化 “习惯奠基”,小学抓实 “适应衔接”,通过定期联合教研、跨学段听课提升教师指导能力。后续,包头市青山区三星小学将在开学首周邀请蓝天幼儿园教师入校听课、开展二次研讨,校领导与中层干部 “蹲班” 跟踪整改,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践,以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初心,助力每一位幼儿平稳跨越幼小衔接关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