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国防是外交坚强的后盾,更是一个国家走出去的真正底气。而对于美国来说,军事不光是美国霸权的基础,更是美国信仰的底座。毕竟对于美国来说,科技是其想象力,更是对于未来的畅想。
但是没想到的是,美国一直吹捧的安全,当下不仅不存在了,反而通过此次阅兵发生了转变更让美国难受的是,安全还是美国的专利吗?而就在所有人都在想着,美国如何和中国掰回一城的时候,没想到,美国却换了战场,而且NASA代理局长更是直接表示,美国要在重返月球领域击败中国,美国这是要换新赛道了?
全球安全格局剧变
彭博社8月最新发布的全球安全感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本土受访者中认为“美国仍然拥有全球最强安全保障”的比例已降至近十年新低,仅为58.3%。而在亚太及东欧,超过62%的企业高管认为“中美军事科技实力目前处于胶着状态”。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9月初发布的年度《全球军力平衡报告》中,首次将中国部分高技术装备列入“世界领先”行列。东风-41、东风-27等导弹,以及蜂群无人机、量子雷达等新型装备,被认为“对全球战略威慑结构产生了实际性冲击”。
相比之下,美国的太空计划近年来屡遭波折。阿尔忒弥斯计划多次推迟,预算超支问题严重,私营航天公司虽然有所突破,但整体上缺乏国家层面的协同推进。
特朗普对咱中国阅兵式的反应很有意思。他先是在白宫表示:"我认为这场阅兵令人印象深刻,但我理解他们这样做的用意,他们希望我看到,而我也确实观看了"。
但赞赏过后,立即就是焦虑和行动。他要求以"历史性的方式"重振美军作战精神与威慑力,包括恢复军队士气、优化编制结构、提升装备现代化水平。
最后看看咱们该怎么“接招”。
其实答案早就藏在日常里:你看马路上跑的国产电动汽车,充电快、续航长,远销全世界;你看农村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不仅能自己发电,还能卖电赚钱;你看家里用的5G手机,信号比国外的还稳定。这些看似和“大国博弈”没关系的事,其实都是咱们的“底气”。
咱们不搞“零和博弈”,而是靠实实在在的产业优势破局:你在半导体上限制我,我就在新能源上开辟新赛道;你在航天上搞封锁,我就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探月。这种“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路,既守住了和平发展的底线,也让科技进步真正惠及普通人。
反观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路径清晰而稳健。从嫦娥探月到天宫空间站,从北斗导航到火星探测,中国已经稳步成为少数几个具备独立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之一。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太空战略目标与美国设想的“竞赛”截然不同。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目标远不止于插旗和争夺排名。它的核心是建立可长期驻留的基地,为未来的资源开发和科学研究做长远准备。
这是一种注重实际应用和长期战略回报的模式,它不追求一时的领先,而是着眼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务实的深远考量,对习惯了短兵相接、追求一击制胜的美国来说,构成了一种全新的、难以应对的挑战。
一场昂贵的豪赌
历史上,美苏太空争霸虽然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进步,但也耗费了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资金,并持续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对抗。历史的教训表明,这样的竞赛代价高昂。
若美国执意要开启新一轮以对抗为核心的太空竞赛,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将难以估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无谓的内卷之中。
事实上,太空探索的本质,本应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国际空间站就是多国合作的典范,它积累的宝贵经验证明,合作远比对抗更有效率。
面对美国的竞争姿态,中国展现了截然不同的风范。中国始终倡导和平利用外太空,反对任何形式的太空军事化。其天宫空间站从一开始就向所有国际伙伴敞开大门,欢迎各国参与科学实验。
面对NASA的强硬言论,中国航天部门始终保持着克制与理性,没有卷入口水战,而是按照既定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着自己的任务。他们认为,探索太空是为了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而不是为了争夺霸权。
其实,中美两国在太空领域拥有巨大的互补优势。美国在深空探测、航天器设计和商业化运营方面经验丰富。而中国在航天发射的可靠性、空间站的建设运营和月球探测方面后来居上。在太空碎片清理、深空科研等领域,两国本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结语
这场由阅兵引发的战略转向,其背后最深层的逻辑,可能与金融有关。美元霸权、军事霸权和科技霸权,是支撑美国全球地位的三大支柱,三者紧密捆绑,互为表里。
尽管美国面临着美元超发、美股泡沫等严峻问题,但其经济之所以仍具韧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全球资本市场对其科技前景和未来潜力的信心。这种信心,是对其能够像当年战胜苏联一样,在新的竞争中再次胜出的预期。
美国的金融泡沫,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其科技霸权的未来投影。
一旦美国在这场新的科技竞赛,尤其是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太空竞赛中显露败绩,这种市场信心就可能瞬间崩塌。到那时,资本的迅速转向将是美国无论如何都想极力避免的噩梦。
因此,这场看似遥远的“星球大战”,实则与华尔街的脉搏紧密相连。它不仅仅是国家荣誉之争,更是一场维系其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战役。
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文明是渺小的。是选择重复历史上代价高昂的对抗,还是携手走向更广阔的未来,这不仅是中美两国的选择,也可能决定了人类文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