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几种常见却伤鼻子的习惯,是多数人忽略的健康隐患!

0
分享至



六种伤鼻行为,你中招了吗?

使用刺激性物质清洁鼻腔

很多人在感觉鼻腔不适时,会选择使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清洁。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对鼻腔黏膜造成很大的刺激。

从结构上看,鼻腔黏膜是一层非常薄的保护膜。过度使用酒精或碘伏,可能导致黏膜干燥,出现瘙痒,甚至引发鼻腔炎症。

酒精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挥发的过程中会带走鼻腔黏膜表面的水分,使黏膜变得干燥。而碘伏虽然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也可能对鼻腔黏膜产生刺激,破坏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

正确的清洁鼻腔方法应该是使用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体液相似,不会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器或洗鼻器进行鼻腔冲洗,这样能够有效地清除鼻腔内的污垢、过敏原等,缓解鼻腔不适。

经常用手深挖鼻腔及用力擤鼻

很多人都有挖鼻孔的习惯,尤其是在感觉鼻腔内有异物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然而,频繁地清理鼻孔可能会导致鼻黏膜的干燥和破损,还可能引起对鼻黏膜的过敏反应。

我们的手指上带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当我们用手指深挖鼻腔时,这些细菌和病毒就会进入鼻腔,引起感染。此外,挖鼻孔还可能损伤鼻黏膜,导致鼻出血。

用力擤鼻也是一种常见的伤鼻行为。不正确地擤鼻涕会导致鼻孔局部肿胀,堵塞和疼痛。正确的擤鼻方法是先轻轻吸气,再用纸巾或手绢轻轻地一鼓一鼓地吹气,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如果两侧鼻孔同时用力擤鼻,可能会使鼻腔内的压力升高,导致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鼻窦,引起鼻窦炎等疾病。同时,用力擤鼻还可能损伤鼻黏膜,引起鼻出血。

用纸巾塞住鼻腔止血

当鼻出血时,有些人的第一反应是用纸塞住鼻腔。这样做可能导致血块残留在鼻腔中,增加感染的风险。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鼻腔干燥、外伤、高血压等。正确的做法是先坐直,用手指轻轻捏住鼻孔,向前倾斜,保持呼吸通畅。在一定的时间内,鼻出血通常会停止。

如果鼻出血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出血量较大,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和治疗,可能会采用鼻腔填塞、烧灼止血等方法。

长时间佩戴口罩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佩戴口罩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长时间佩戴口罩可能会导致鼻黏膜缺乏足够的氧气,引起鼻黏膜干燥、刺痛等不适。

口罩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同时也会影响空气的流通。长时间佩戴口罩,会使鼻腔内的空气变得不流通,导致鼻黏膜缺乏足够的氧气。此外,口罩内的湿度也会增加,容易滋生细菌,引起鼻腔感染。

为了减少长时间佩戴口罩对鼻腔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透气性好的口罩,并定期更换。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调整口罩的位置,让鼻腔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过度修剪鼻毛

鼻毛是呼吸系统的第一道健康关口。鼻毛在鼻腔内交织成网,能有效阻挡大颗粒灰尘和细菌。但爱美的人往往很不喜欢,每隔一段时间就修剪一下,这样会损伤毛囊,甚至引发感冒等疾病。

鼻毛的存在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它能够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保护我们的呼吸道免受感染。如果过度修剪鼻毛,就会破坏这道天然的屏障,使有害物质更容易进入呼吸道,引起疾病。

此外,修剪鼻毛时如果不小心损伤了毛囊,还可能引起毛囊炎等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避免过度修剪鼻毛,如果鼻毛过长影响美观,可以使用专门的鼻毛修剪器进行适当的修剪。

不合理使用抗鼻塞药物

鼻塞是很多人在感冒或过敏时的常见症状,使用抗鼻塞药物是一种缓解不适的方法。然而,过度、过量使用抗鼻塞药物可能导致反弹性鼻塞,使鼻腔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强。

抗鼻塞药物通常含有收缩血管的成分,能够暂时缓解鼻塞症状。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过度,导致鼻黏膜萎缩,引起反弹性鼻塞。此外,过度使用抗鼻塞药物还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等疾病。

如果出现鼻塞症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鼻塞药物。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缓解鼻塞,如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器、热敷等。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看完莫斯克拉的表现,才明白阿森纳这1300万英镑

看完莫斯克拉的表现,才明白阿森纳这1300万英镑

王糬自驾
2025-09-15 12:05:47
9月14日俄乌:俄两大炼油厂遭袭,欧盟强调不让俄罗斯获益

9月14日俄乌:俄两大炼油厂遭袭,欧盟强调不让俄罗斯获益

山河路口
2025-09-14 18:48:17
事态严重了,日本连开3枪,蔡英文已离岛,解放军通牒发往东京

事态严重了,日本连开3枪,蔡英文已离岛,解放军通牒发往东京

梁讯
2025-09-13 22:58:34
赵文卓夫妇送女儿去港大,玫瑰18岁就住半山豪宅,本人眼睛很正常

赵文卓夫妇送女儿去港大,玫瑰18岁就住半山豪宅,本人眼睛很正常

小兰聊历史
2025-09-13 11:19:51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控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有多豪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掌控少林寺38年的释永信,私下到底有多豪

知鉴明史
2025-08-15 00:55:03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你体验过东北洗浴文化吗?全程尴尬吗?网友:零件一样,尺码不同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7 00:15:03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美国大学研究发现:不吃南瓜和红薯的人,血糖一下就降了?可信吗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12:59:30
具俊晔拿到2亿遗产准备跑路!台湾已没亲朋好友,回韩国照顾母亲

具俊晔拿到2亿遗产准备跑路!台湾已没亲朋好友,回韩国照顾母亲

瞎说娱乐
2025-09-15 13:56:44
媒体人谈申花门将:薛庆浩状态低迷,让鲍亚雄试试吧!

媒体人谈申花门将:薛庆浩状态低迷,让鲍亚雄试试吧!

直播吧
2025-09-15 14:15:06
上海暴雨范围扩大!两黄一蓝预警高挂!天气即将转折,降温就在这天→

上海暴雨范围扩大!两黄一蓝预警高挂!天气即将转折,降温就在这天→

新民晚报
2025-09-15 13:52:47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近史阁
2025-09-15 09:39:57
人不会无缘无故患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得恶性肿瘤,离不开这4点

人不会无缘无故患恶性肿瘤!研究发现:得恶性肿瘤,离不开这4点

鬼菜生活
2025-09-15 13:05:28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徐洪杰因病逝世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徐洪杰因病逝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15 13:00:44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山东女子打麻将输钱,自愿与三名牌友发生关系抵债,是否构成犯罪

四月十九
2024-09-03 17:10:30
蓝营要变天,郑丽文获一面倒力挺,韩国瑜果断出手,郝赵之争开始

蓝营要变天,郑丽文获一面倒力挺,韩国瑜果断出手,郝赵之争开始

游古史
2025-09-15 12:02:27
1971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要打倒的三个人是好人,你不听我的话

1971年毛主席对许世友说:你要打倒的三个人是好人,你不听我的话

言今忆史
2025-09-12 09:43:16
从8400万大合同,到260万底薪!离开詹姆斯后,他又爆发崛起了

从8400万大合同,到260万底薪!离开詹姆斯后,他又爆发崛起了

篮球扫地僧
2025-09-15 11:58:16
749局高人自述:山海经世界真的存在,国内有多个入口,两个遗址

749局高人自述:山海经世界真的存在,国内有多个入口,两个遗址

神奇的锤子
2024-08-22 13:53:27
徐向前晚年回忆西路军之痛:如果当时一直往西打,结局会大不一样

徐向前晚年回忆西路军之痛:如果当时一直往西打,结局会大不一样

历史茶坊
2025-08-11 07:32:11
阿卡和辛纳被批评在破坏比赛观赏性,小威教练支招如何打败辛卡

阿卡和辛纳被批评在破坏比赛观赏性,小威教练支招如何打败辛卡

网球之家
2025-09-14 13:52:58
2025-09-15 15:56:49
行走在医林
行走在医林
分享医疗见闻,探寻生命的智慧,记录每一次与健康的对话。
64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数百名韩国工人在美被捕 韩国工会要求特朗普就此道歉

头条要闻

数百名韩国工人在美被捕 韩国工会要求特朗普就此道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西贝发布致歉信:10月1日前完成整改

科技要闻

小米新旗舰跳过"16",雷军称正面迎战苹果

汽车要闻

空间、科技、驾控全在线 Q5L现款优惠不容错过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房产
健康
旅游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