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康熙六年,冬。
我李德全缩在乾清宫的暖阁角落,手里捧着刚温好的参茶,连呼吸都不敢太重。八岁登基的小皇上玄烨正坐在书案前,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却半天没在纸上落下一个字 —— 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盯着那棵被寒风刮得光秃秃的老槐树,眼神里满是与年龄不符的沉重。
“李德全。”
皇上突然开口,我心里一哆嗦,赶紧上前两步,躬身应道:“奴才在。”
“鳌拜今儿又递了折子?” 玄烨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我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双手递了过去:“回皇上,鳌拜大人说,苏克萨哈大人擅议圈地,按律当斩,还请皇上朱批。”
玄烨接过奏折,翻开看了几眼,手指在纸面上用力攥着,指节都泛了白。我知道,他心里清楚,苏克萨哈根本没罪,鳌拜这是在借圈地的由头,铲除异己 —— 自从顺治爷驾崩,四位顾命大臣里,索尼老了不管事,遏必隆胆小怕事,处处跟着鳌拜,只剩下苏克萨哈还敢跟鳌拜抗衡,现在鳌拜要动苏克萨哈,下一步,恐怕就要轮到皇上了。
“皇祖母怎么说?” 玄烨放下奏折,抬头问我。
“太皇太后在慈宁宫念佛呢,让奴才给皇上带话,说凡事要忍,等时候到了,再做打算。” 我如实回话。太皇太后孝庄是个厉害角色,当年顺治爷要出家,都是她稳住了朝政,现在她让皇上忍,肯定是有自己的打算。
玄烨没再说话,只是重新拿起狼毫笔,在纸上写了起来。我偷偷看了一眼,他写的是 “忍” 字,一个又一个,写得力透纸背,仿佛要把心里的憋屈都写进纸里。
这年玄烨才十四岁,本该是在宫里玩耍的年纪,可他却要每天面对鳌拜的专权,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折,连片刻的轻松都没有。有时候我会想,要是皇上生在普通人家,说不定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放风筝、踢毽子,过几天快活日子,可他是大清的皇上,从八岁登基那天起,就注定要背负起整个江山的责任。
没过几天,宫里就传出了一个消息 —— 太皇太后要给皇上选皇后了。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宫里上上下下都议论纷纷。有人说,太皇太后会选遏必隆的女儿,因为遏必隆是顾命大臣,跟鳌拜走得近,选他的女儿当皇后,能稳住鳌拜;也有人说,太皇太后会选科尔沁草原的格格,因为太皇太后是科尔沁人,选自己人当皇后,能巩固蒙古和大清的关系。
我却在给太皇太后送茶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她跟索尼的对话。那天我刚走到慈宁宫门口,就听见太皇太后说:“索尼大人,玄烨是大清的皇上,不能一直被鳌拜拿捏着。你是三朝元老,又是顾命大臣,只有你能帮玄烨。”
接着是索尼的声音,他咳嗽了几声,慢悠悠地说:“太皇太后放心,老臣知道轻重。只是鳌拜势大,硬拼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把他的权力分一分。”
“我也是这么想的。” 太皇太后的声音顿了顿,“我想给玄烨选个皇后,选你的孙女赫舍里氏。你是满洲八旗里的老人,威望高,只要你站在玄烨这边,鳌拜就不敢太放肆。而且,玄烨也到了亲政的年纪,选了皇后,就能名正言顺地亲政了。”
我心里一惊,原来太皇太后选皇后,不是为了拉拢谁,而是为了让皇上亲政,斗倒鳌拜!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我见过几次,长得端庄大方,性子也温和,只是年纪比皇上还小一岁,才十三岁,就要嫁给皇上,卷入这朝堂的争斗里,想想都觉得可怜。
没过多久,选秀就开始了。参选的秀女有二十多个,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只有赫舍里氏穿着一身素雅的旗袍,安安静静地站在队伍里,不卑不亢,跟其他秀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上坐在龙椅上,眼神扫过那些秀女,最后落在了赫舍里氏身上。他看了一会儿,转头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微微点了点头,皇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开口说:“赫舍里氏端庄贤淑,赐封为皇后,择吉日成婚。”
消息传出去后,鳌拜气得把家里的茶杯都摔了。他本来想让皇上选遏必隆的女儿,这样就能把遏必隆彻底拉到自己这边,没想到太皇太后竟然选了索尼的孙女,这一下,索尼肯定会全力支持皇上,他的计划就全乱了。
成婚那天,宫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皇上穿着红色的龙袍,骑着高头大马,去索尼府里迎娶赫舍里氏。我跟在皇上身后,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不像其他新郎那样高兴,反而带着一丝沉重。我知道,他心里清楚,这场婚姻不是因为爱情,而是一场政治交易,是他斗倒鳌拜的第一步。
新婚之夜,皇上没在坤宁宫待多久,就回到了乾清宫。他坐在书案前,让我给他倒酒,一杯接一杯地喝,喝得满脸通红。
“李德全,你说,我是不是很没用?”皇上看着我,眼神里满是迷茫,“连自己的婚事都做不了主,还要靠一个女人来帮我亲政。”
我赶紧劝道:“皇上,您别这么说。太皇太后这是为了您好,为了大清的江山。等您亲政了,就能掌握大权,到时候想做什么,都能自己做主了。”
皇上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只是继续喝酒。我看着他孤单的背影,心里也不好受。他虽然是皇上,可也是个十四岁的孩子,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压力。
婚后没几天,索尼就联合其他大臣,上奏请皇上亲政。鳌拜虽然不愿意,可索尼威望高,又有其他大臣支持,他也没办法,只能同意。康熙六年七月初七,皇上在太和殿举行了亲政大典,正式掌握了朝政大权。
可鳌拜并没有就此收手,反而更加嚣张。他经常在朝堂上跟皇上顶嘴,还擅自任免官员,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有一次,鳌拜因为一件小事,在朝堂上跟皇上吵了起来,甚至还伸手去抓皇上的龙袍,吓得大臣们都不敢出声。
皇上回到乾清宫后,气得把龙椅都踹倒了:“鳌拜这个老匹夫,竟敢对朕无礼!朕一定要杀了他!”
我赶紧上前,把龙椅扶起来:“皇上,您息怒。鳌拜势力太大,现在还不是时候,得从长计议。”
皇上冷静下来,点了点头:“你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时候。李德全,你去选一些身强力壮的少年,进宫来陪朕练布库,要找那些忠心耿耿、没有背景的,别让鳌拜知道。”
我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他是想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等时机成熟了,再一举拿下鳌拜。我赶紧去办,从八旗子弟里选了二十个少年,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身手好,又忠心。皇上每天都跟他们一起练布库,有时候还会跟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
赫舍里皇后知道皇上的计划后,不仅没有反对,还经常给那些少年送吃的、送衣服,帮皇上拉拢人心。有一次,我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看到她正在给那些少年缝护腕,缝得很认真。
“李公公,皇上最近练布库累不累?”皇后问我,语气里满是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