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 赵镈:鲁南大地铸忠魂

0
分享至

赵镈于1906年出生在府谷县清水镇赵家寨村一个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在山西汾阳一所教会学校——铭义中学读书。 1926年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于1926年5月进入广州黄埔军校,为第六期学员。

“七七事变”后,赵镈任津南特委书记。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北方局及毛泽东的指示与战略战术,以景县为中心,联合群众自卫抗日武装,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千人,正式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3个支队。赵镈率领抗日联军部队打击日伪“民众自卫团”,将其击溃,开辟了冀南大片抗日根据地。

1938年秋,赵镈调任冀鲁豫区党委党校校长,为党积极培养了大批干部。 1939年1月,鲁西区党委成立,赵镈任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妇委会书记。在区党委支持下,赵镈办起了党员干训班,大刀阔斧地建立各级党组织,先后建立健全了4个地委和各县县委、区委。在泰安等县发展党员千人以上,使得根据地内的各村都有党支部。党的发展,带动了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统一战线、群众运动的发展,为后来坚持长期抗战奠定了基础。

1940年4月,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成立鲁南区党委,赵镈任书记。他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健全了区党委机关,建立了3个地委。他重视干部教育,筹办了党校并兼任校长。此外,他还兼任鲁南军区政委,相继建立了军区机关和3个军分区,健全了各县的地方武装和基层群众武装,使鲁南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为坚持长期抗战打下了可靠基础。赵镈的出色工作,引起了敌人的极端仇视。

1941年9月,区党委机关和党校遭到袭击和包围,赵镈组织大家分头突围。为了党的文件不落入敌手,赵镈亲自销毁文件,不幸被捕。敌人摆下宴席劝降,甚至用女色引诱,都被赵镈坚决反击。敌人见软的不行,又采用灌辣椒水、吊打、压杠子、灌煤油等残暴手段折磨他,但赵镈坚决不开口,严守党的机密。 1941年11月19日,赵镈遭敌活埋,从容就义,时年35岁。

来源:榆林日报

编辑 秦学 校对 刘雅娇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榆林传媒中心 incentive-icons
榆林传媒中心
榆林传媒中心
13429文章数 40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