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商人可知,为何烧香最虔诚的信徒,反而越拜越穷,越求越倒霉?"
财神爷手持聚宝盆,望着殿前跪拜的众生问道。
世人总以为香火越旺,财运越盛,
却不知这只是痴人说梦的妄想。
清朝布商李德昌夜遇财神,
才知晓财富的真相,以及两条决定穷富的天律——
![]()
01
清朝乾隆年间,苏州城外有一位名叫李德昌的布商,经营绸缎生意已有十余载。
这日夜深人静,他正赶夜路前往五路财神庙烧香祈福。
忽然听到庙内传来阵阵哭声,那声音凄厉中带着绝望,在寂静的夜里回荡,令人心惊胆寒。
李德昌心中生疑,这财神庙香火鼎盛,怎会有如此凄惨的哭声?
他拿起灯笼,推开庙门循声而去。
走了约莫半盏茶时间,前方突然金光大作,那原本漆黑的正殿竟亮如白昼。
殿内香烟缭绕,一尊巨大的财神像端坐其中,眼神威严。
"奇怪,此庙我月月来拜,何时这般金光闪闪?"
李德昌在此拜财神已有五年,从未见过如此异象,心中疑惑更甚。
正疑惑间,那财神像竟缓缓转过头来,开口说道:
"信士深夜至此,莫非也是为了那些哭声而来?"
李德昌吓得险些跌倒,连忙跪倒在地:
"财神爷显灵了!小人李德昌,经营布庄,生意越来越难做,特来求您保佑。"
财神爷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怜悯:
"这些哭声,正是那些虔诚求财却越来越穷的信徒发出的。"
李德昌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
"他们既然虔诚求财,您为何不保佑他们?"
财神爷苦笑一声,指向殿外:
"你且看看他们的下场,便知其中缘由。"
李德昌顺着手指望去,只见庙门外竟聚集着十几个人影,个个神色凄苦,衣衫破烂。
最前面跪着的是城东赌徒王麻子,他泪流满面地哭诉:
"财神爷,小人每天给您烧三炷香,月月供奉,为何我赌博总是输?
这五年来,祖传的房子都当了,连老婆孩子都跟人跑了!"
第二个是开茶馆的刘掌柜,声音沙哑地说:
"财神爷,小人每月捐营业额的一成给庙里,
可茶馆一天不如一天,现在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第三个是摆摊的张麻子,抱着破旧的篮子:
"财神爷,我每天第一个给您上香,
可城管三天两头没收我的货,现在连本钱都没了!"
李德昌看着这些人的惨状,心中震撼。
这些人他都认识,确实经常看到他们烧香拜佛,有的比自己还虔诚,为何下场如此凄惨?
这时,又走来一个熟悉身影——城南股民老李。
老李原本富商,这两年迷上炒股,每次下注前都来求签。
此时的他面黄肌瘦,眼窝深陷:
"财神爷,我按您托梦买了棉花股,连续跌停,十万两银子全没了。
又按您指示买茶叶股,又是血本无归,连老婆嫁妆都赔进去了。"
财神爷威严地说:"谁说我托梦给你了?你心中贪念太重,早被邪祟迷惑,哪分得清真假?"
李德昌心中疑惑更甚。
02
这些虔诚信徒不但没得到保佑,反而越来越穷,这是为何?
正想询问,突然一个意外身影走了进来——村东老农陈伯。
陈伯穿着朴素粗布衣,手提一篮新鲜蔬菜,面色红润,步履轻快。
"财神爷,小人路过见有异象,特来叩拜。"
财神爷看到陈伯,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陈老汉,你来得正好。大家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富贵之人。"
李德昌仔细打量,发现陈伯虽衣着朴素,但精神饱满,眼中有光,
更奇怪的是,菜篮子里不只有菜,还有几锭银子,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王麻子不服:"他就是个种菜的,有什么富贵?"
陈伯谦逊地说:"小人只是普通农夫,但今年收成格外好。
春天的白菜一颗卖一钱银子,夏天的西瓜城里人抢购,秋天的萝卜个个如胳膊粗。
刚卖完菜,挣了五两银子。"
众人看傻了眼。
一个普通人家一年开销也就二三两银子,陈伯一天就挣五两。
李德昌问:"陈伯,您也常来烧香吗?"
陈伯摇头:"小人忙着种地,一年就来两三次,简单拜一拜,从不求什么。"
众人更不明白了。
天天烧香的越来越穷,很少来的却财运亨通,这是为什么?
财神爷叹气:"你们以为烧香越多,我就越保佑你们?殊不知,在我这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规则。"
李德昌连忙问:"您的规则是什么?为何虔诚者反而贫穷?"
财神爷看了看众人,眉头紧锁,似在犹豫要不要说出真相。
过了良久,他缓缓说道:
"世人只知求财,却不知财从何来。你们烧再多香,若不明白其中道理,我也爱莫能助。"
"那道理是什么?"李德昌急切追问。
财神爷摇头:"天机不可泄露。但我可以告诉你们,财富有其规律,违背者必受其害。"
正说着,天边传来一声鸡鸣,财神爷神色一变:
"天将破晓,我须回归神界。有缘之人,自会再见。"
说完,金光渐渐消散,财神像恢复原状,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李德昌发现自己仍跪在庙中,手中灯笼已熄,身上沾满露水。
但他知道,这绝不是梦。
![]()
03
那夜之后,李德昌一直在思考财神爷的话。
他开始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发现果然如财神爷所说——
街对面卖包子的老王,每天五更天去财神庙烧头炷香,包子铺三个月后就关门了;
巷尾修鞋的老张,从不进庙门,生意却越来越好,连县太爷都来找他修鞋。
李德昌百思不得其解,财神爷到底按什么规则保佑世人?
转眼半年过去,正逢农历三月十五财神诞辰,李德昌决定再去一趟财神庙。
这日夜深,李德昌又来到庙前,发现庙里依然有那些熟悉的身影。
王麻子比半年前更加消瘦,衣服破得连补丁都打不上了。
刘老板头发花白了许多,眼神呆滞如木偶。
张婶抱着更破的篮子,里面只有几个烂萝卜。
还多了几个新面孔:一个年轻秀才正磕头如捣蒜,嘴里念着"求中举人"。
一个胖富商满脸愁容,说什么"三家当铺要关门"。
李德昌心中感慨,这些人有新有老,但无一例外都是越拜越穷。
正观察间,那熟悉的金光又出现了。
财神爷看到李德昌,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你又来了,看来这半年,你一直在思考我的话。"
李德昌连忙跪下:
"财神爷,小人确实一直在想。这半年观察下来,真如您所说,烧香最勤的反而最穷,但小人愚钝,想不明白其中道理。"
财神爷点了点头:
"你有心了。"
王麻子爬过来,拉着李德昌的衣角:
"李老板,你跟财神爷求求情,我现在连要饭都要不到了。"
财神爷摇头:
"他的虔诚是假的,贪心是真的。每次烧香,心里想的都是怎么赢更多钱。我给他财富,只会害了他。"
刘老板也挤过来:
"财神爷,我老实开茶馆,为什么不保佑我?"
"你在茶叶里掺假,短斤少两欺骗顾客,这样的钱带着罪孽。"
那个年轻秀才不服:
"我可是读书人,从不做龌龊事。"
财神爷笑了:
"你读书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济世安民,心术不正,文章再好也无用。"
李德昌听了,心中震撼。
原来财神爷有自己的原则,不是有求必应。
他忍不住问道:
"财神爷,那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您的保佑呢?"
财神爷看了看他,又看看那些沮丧的信徒,眼中闪过挣扎:
"这个……天机不可轻泄。"
正说着,天边传来隆隆雷声,庙宇轻微摇晃。
财神爷脸色一变:
"又有天神察觉了。"
李德昌急道:
"财神爷,求您给个提示吧。"
财神爷犹豫片刻,最后说道:
"我只能告诉你们,财富有两个根本,缺一不可。一个关乎人心,一个关乎智慧。你们自己去悟吧。"
雷声更加响亮,财神爷身影开始模糊:
"下次相见,我会告诉你完整答案。但那人必须是真心想帮助别人,而不是只为自己求财。"
话音刚落,金光消散,财神像恢复原状。
李德昌跪在地上,反复琢磨:
"两个根本,一个关乎人心,一个关乎智慧......"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参透这个秘密。
04
此后,李德昌开始按财神爷的提示观察世人。
他发现那些真正富足的人,确实都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为人厚道,童叟无欺.
二是勤劳聪明,善于经营。
而那些天天求财的人,要么心术不正,要么好逸恶劳,缺了其中一样,财神爷便不保佑。
又过了三个月,李德昌第三次来到财神庙。
这次他不是为自己求财,而是想为那些迷茫的信徒求个明白。
刚一跪下,金光便大作,财神爷显现出来。
"你来了。"财神爷看着他,眼中带着欣慰,"看来你已经悟出了一些道理。"
李德昌恭敬地说:
"财神爷,小人这几个月观察发现,那些真正富足的人都心地善良、勤劳聪明。
但小人还是不明白,您说的两个根本具体是什么?"
财神爷看了看他,又看看周围那些依然在苦苦哀求的信徒,眉头紧锁:
"你真的想知道?"
"小人想知道,也想帮助这些迷茫的人。"
财神爷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
"罢了,看你一片诚心,我就冒险说一次。但你要记住,这是天机,不可随意传播。"
李德昌连忙点头。
财神爷清了清嗓子,声音庄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