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玛格丽特教授,您真的相信那些二十年前的数据能解释现在的中国吗?”
学生陈宇轩的疑问在哈佛教室里回荡。这背后,是玛格丽特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
她认定这个国家仍深陷贫困陷阱,基础设施落后,所谓的发展不过是政府精心包装的假象。
正因如此,当她带着12名博士生踏上中国土地,走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
01
2023 年 9 月 15 日,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办公室内,气氛略显凝重。系主任大卫・汤普森紧皱着眉头,手中紧紧握着一份文件,站在玛格丽特・格林教授的办公桌前,神情严肃地说道:“格林教授,基金会那边下了死命令,您必须带领学生前往中国进行实地考察。要是不去,下一年的研究资助可就泡汤了。”
玛格丽特・格林,一位在学术界颇具威望的资深教授,此时正坐在办公桌前,优雅地端着一杯咖啡,听到这话,她微微皱了下眉,放下咖啡杯,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卫,我从事发展中国家研究都 30 年了,对那些数据和理论早已烂熟于心,实地考察对我而言,意义不大。”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钢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自信与不屑。
“可基金会认为您的研究缺乏实地调研的支撑……” 大卫试图解释。
“简直无稽之谈!” 玛格丽特猛地站起身来,虽已年近六旬,但她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学者特有的高傲,“我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结构剖析》在学界可是备受赞誉,《社会研究前沿》杂志还多次邀请我担任编委呢。我还用得着去那个地方验证什么?” 她双手抱在胸前,语气坚定,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她的观点不容置疑。
大卫无奈地摇了摇头:“格林,时代不同了。当下的学术界,更看重实证研究。您上次引用的关于中国的数据,都还是 2005 年的呢。”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玛格丽特重新坐回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中国就是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案例,贫富差距悬殊,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这些本质问题,二十年都不见得会有多大改变。”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玛格丽特的好友艾米丽・怀特走了进来。艾米丽刚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场会议上回来,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兴奋。
“玛格丽特,我刚听说你们在讨论中国?” 艾米丽放下手中的文件包,快步走到玛格丽特身边,“我在会议上碰到几个刚从中国回来的同事,他们说那里变化可大了……”
“艾米丽,你可别被那些表面现象给迷惑了。” 玛格丽特不耐烦地打断她,“我研究中国都二十年了,没有人比我更清楚它的真实状况。” 玛格丽特微微仰起头,眼神中充满了对自己判断的笃定。
艾米丽看了看玛格丽特,又看了看大卫,语重心长地说:“玛格丽特,也许你真该去亲眼看看。我的同事们说,现在的中国和我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不一样?” 玛格丽特冷笑一声,“贫困就是贫困,落后就是落后。那些所谓的‘发展’,说不定就是为了好看的数字游戏罢了。”
大卫清了清嗓子,再次强调:“格林,这次可不是商量,而是命令。您必须在 10 月份带领 12 名博士生去中国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不然明年那 50 万美元的研究资助可就没了。”
玛格丽特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50 万美元的资助,对她的研究项目来说至关重要。这笔钱不仅关系到她即将出版的新书《全球贫富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困境剖析》,更关系到她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声誉。
玛格丽特站起身,在办公室里缓缓踱步,一边走一边说:“大卫,你知道我在学术界的声誉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吗?靠的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精准的理论分析!我的《社会结构剖析》被全球 60 多所大学用作教材,《发展经济评论》连续四年邀请我担任主编。” 她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诉说着她的辉煌成就。
“我知道您的成就,可是……” 大卫试图插话。
“我在国际发展研究学会的地位,在世界银行担任顾问的经历,都是基于我对这些国家深刻且精准的认知。” 玛格丽特越说越激动,“现在你让我去,无非就是去证明我理论的正确性,仅此而已。”
大卫叹了口气:“好吧,格林。但这次您必须去,这是基金会的硬性要求。”
“行吧。” 玛格丽特咬咬牙答应下来,“但我得先说明,这次考察只会进一步证实我理论的正确性。而且,我要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来安排行程,绝不受任何外界干扰。”
第二天,玛格丽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召集了 12 名博士生。这些学生来自美国的各个州,大多数人从未踏足过亚洲,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媒体报道和教科书上。
![]()
“同学们,系里要求我们前往中国进行实地考察。” 玛格丽特站在黑板前,黑板上画着她精心绘制的 “发展中国家贫困逻辑图”,“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能让你们亲眼见证发展经济学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玛格丽特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学生们在考察中验证她理论的场景。
玛格丽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贫困陷阱”“收入差距”“基础设施滞后”。
“这些,就是我们此行要重点验证的核心问题。” 她转身面向学生们,目光坚定,“中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国家,虽说 GDP 数字看起来还不错,但这根本掩盖不了其结构性的贫困问题。”
露西・亚当斯举手发言。这位 26 岁的女孩来自加利福尼亚州,是玛格丽特颇为得意的学生之一:“教授,我们需要准备些特殊设备吗?”
“那是自然。” 玛格丽特拿出一份清单,“相机必不可少,我们要拍摄大量贫困地区的照片。另外,准备些基础的医疗用品,那边的卫生条件估计不太乐观。还有,多带几本记录本,我们要详细记录观察到的所有社会问题。” 玛格丽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清单上的各项物品,仿佛在向学生们传递着考察的重要使命。
玛格丽特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单的地图:“我已经规划好了路线,我们要避开那些政府特意打造的‘样板区域’,深入到真正的平民生活区域去。”
华裔学生陈宇轩皱了皱眉头。这位 28 岁的博士生,父母是从香港移民到美国的,他对教授的某些观点一直心存疑虑:“教授,我堂哥去年刚从深圳回来,他说那里发展速度特别快……”
“陈,你堂哥看到的不过是表面现象。” 玛格丽特立刻打断他,“中国政府擅长营造虚假繁荣,可真实的民生状况依旧令人担忧。你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玛格丽特的语气斩钉截铁,似乎在告诉陈宇轩,他的观点是多么的幼稚。
另一名学生奥利维亚・约翰逊举手问道:“教授,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中国高铁和移动支付的报道……”
“网络信息不可轻信。” 玛格丽特摆了摆手,满脸不屑,“那些都是宣传手段罢了。真正的学者,要相信数据和理论,而不是被媒体的炒作牵着鼻子走。”
会议结束后,几个学生在走廊里小声议论起来。
“教授的观点会不会有点过时了?” 露西压低声音问陈宇轩。
“我也有同感。” 陈宇轩无奈地摇摇头,“她引用的好多数据都是十几年前的了。”
“可她是哈佛的终身教授,发表过那么多论文……” 奥利维亚一脸困惑。
“学术权威并不代表永远正确。” 另一个学生威廉・布朗加入讨论,“说不定这次考察,能让我们看到真相。”
02
9 月 28 日,玛格丽特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旧书和咖啡混合的气味。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堆积如山的学术期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助手莉莉安・帕克抱着一摞文件夹敲门而入,金属边框的眼镜随着脚步轻轻晃动:“格林教授,我整理了近三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其中有不少关于乡村振兴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数据……”
玛格丽特正用红笔在书稿上批注,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放在那边吧,莉莉安。我的理论模型经过二十余年的学术检验,不需要这些时效性过强的数据来佐证。” 她的笔尖在纸上划出刺耳的沙沙声。
“可是教授,” 莉莉安将文件夹放在桌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封面,“最新的人类发展指数显示,中国的预期寿命已经达到 78.2 岁,高等教育入学率……”
“统计数据就像橡皮泥。” 玛格丽特终于放下笔,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政府想捏成什么形状,它就是什么形状。你以为那些山区孩子真能享受到所谓的‘义务教育’?”
莉莉安咬了咬下唇,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文件:“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报告,他们实地调研了……”
“够了!” 玛格丽特的钢笔重重砸在桌面上,墨水在稿纸上晕开一小团污渍,“我在牛津讲授发展理论时,你还在为毕业论文熬夜吧?不要用那些碎片化的观察挑战学术体系。”
莉莉安默默退到门口时,听见教授低声自语:“发展中国家的本质从未改变,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当天傍晚,玛格丽特家的餐厅里,水晶吊灯映照着海伦端上来的烤牛排。海伦是玛格丽特的妹妹,在波士顿一家国际学校教地理学。
“下周就要出发了?” 海伦切着牛排,刀叉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学生的父母刚从成都回来,说那里的地铁比波士顿还先进。”
“地铁?” 玛格丽特切下一块牛排送进嘴里,嘴角勾起一丝嘲讽,“不过是用贷款堆砌的面子工程。你以为那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能享受到?”
“可他们拍了视频,街头的共享单车站点比便利店还密集,连老太太都会用手机支付。” 海伦拿出手机想要展示。
玛格丽特抬手阻止:“技术手段掩盖不了制度性贫困。那些光鲜亮丽的城市,不过是依附在广袤贫困土地上的孤岛。” 她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我已经安排好了行程,第一站就去山西的老矿区,让学生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发展困境。”
海伦叹了口气:“玛格丽特,三十年前你去印度考察回来,说那里永远摆脱不了种姓制度的桎梏。可现在……”
“中国不是印度。” 玛格丽特打断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逻辑是相通的。我的《第三世界发展困境》再版时,会把中国案例补充进去。”
10 月 1 日清晨,哈佛校园的枫树叶刚染上秋红。玛格丽特站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看着陆续走来的博士生们。露西背着专业相机包,陈宇轩手里攥着本《中国乡村调查》,奥利维亚的笔记本上贴满了从维基百科打印的地图。
“最后强调三点。” 玛格丽特举起行程表,纸张在晨风中微微颤动,“第一,每天撰写田野笔记,重点记录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第二,未经允许不得接受任何官方接待;第三,” 她的目光扫过众人,“保持学术警惕性,不要被刻意安排的‘样板间’迷惑。”
露西举手时,发绳上的铃铛轻轻作响:“教授,行程表上为什么没有杭州?我听说那里的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玛格丽特冷笑一声,“不过是资本逐利的产物,改变不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本质。我们要去的是河南的村庄,那里才有中国社会的基底。”
陈宇轩推了推眼镜:“我祖父老家在广东梅州,他说村里早就通了光纤……”
“个别案例不代表普遍现象。” 玛格丽特的声音陡然提高,“学术研究需要的是统计显著性,不是轶事传闻。” 她翻开行程表,“10 月 5 日抵达北京,6 日前往张家口的贫困县,7 日考察吕梁山区的移民安置点……”
威廉皱起眉头:“教授,世界银行上个月刚把中国的贫困线标准上调至日均 4.1 美元,这意味着……”
“那是为了骗取更多国际援助。” 玛格丽特合上行程表,“等你们看到那些住在窑洞里的家庭,就会明白数字背后的真相。”
考察团的成员们拖着行李箱走向校车时,露西忽然停下脚步:“你们觉不觉得,教授像是在寻找预设答案?”
陈宇轩望着远处飘扬的星条旗:“我爸常说,用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奥利维亚低头看着手机里的天气预报:“北京下周气温 15 度,可教授让我们带羽绒服。”
威廉扛着三脚架跟上队伍:“也许到了那里,我们需要自己绘制地图。”
校车缓缓驶离校园时,玛格丽特正对着车窗整理衣领,她的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行小字:“验证理论,而非发现世界。”
03
10 月 5 日,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的航站楼里人潮涌动。巨大的落地窗外,一架架飞机如同银色的巨鸟,在跑道上等待着起飞的指令。
下午 3 点,玛格丽特・格林带着 12 名博士生聚集在值机柜台前。她身着一件剪裁合体的米色风衣,颈间系着一条酒红色丝巾,手中紧紧攥着一个深棕色的皮质公文包,里面装着她精心准备的厚厚一叠关于中国社会的理论研究资料,边角都用金色的书签做好了标记。
“同学们,都打起精神来,” 玛格丽特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面前的学生们,“这次中国之行,将是你们学术道路上一次极具意义的实践。我相信,实地的观察会让你们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状有更深刻的理解。”
露西・亚当斯背着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大背包,背包侧面还挂着一个专业的相机镜头,她轻轻拍了拍背包:“教授,我们真的要带这么多拍摄设备吗?感觉像是要去进行一场大型的纪录片拍摄。”
“当然需要,” 玛格丽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语气十分肯定,“这些设备能帮我们记录下所有有价值的场景。这些一手资料,将会是我那本《第三世界发展困境》再版时最有力的论据。”
陈宇轩站在一旁,目光落在不远处一群说着中文的乘客身上。他的祖父是从广东梅州移民到美国的,小时候祖父常常给他讲家乡的故事,可那些故事在他脑海里早已模糊。此刻,他的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期待。
“宇轩,你是不是有点紧张?” 奥利维亚・约翰逊注意到陈宇轩紧握的双手,轻声问道。
陈宇轩点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嗯,有那么一点。我一直想亲眼看看祖父口中的家乡,想知道现在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模样。”
登机前,玛格丽特的手机响了,是妹妹海伦打来的。她走到一旁接起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玛格丽特,一路顺风啊,” 海伦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些许关切,“到了中国,多看看,多听听,别总抱着固有的想法不放。”
“放心吧,海伦,” 玛格丽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我会用最客观的视角去观察,用事实来证明我的理论是正确的。”
下午 4 点 30 分,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他们乘坐的波音 787 梦想客机缓缓升空,朝着东方飞去。这架飞机能容纳 290 名乘客,玛格丽特和学生们的座位都在经济舱。漫长的 13 小时飞行,就此拉开序幕。
飞机起飞一个小时后,平稳地穿梭在云层之上。玛格丽特从公文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打开后放在小桌板上,招呼着周围的学生:“同学们,趁着现在大家精神还好,我再给你们系统讲讲中国的情况。”
她点开一个 PPT 文件,屏幕上立刻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这些都是我二十年来收集整理的精华,” 玛格丽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着,“对你们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很有帮助。”
第一张幻灯片展示的是 2006 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数据。“大家看这里,” 玛格丽特用手指点着屏幕上的数字,“当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比达到了 3.28:1,这样的差距在发展中国家里是非常突出的,这也印证了我的贫困分层理论。”
露西看着屏幕上的数字,忍不住举手,发绳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教授,这个数据是 2006 年的,现在都 2023 年了,都过去十几年了,会不会已经发生变化了呀?”
“露西,你要知道,贫富差距这种结构性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 玛格丽特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这需要漫长的时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都未必能解决。”
第二张幻灯片是一组基础设施的照片,有坑坑洼洼的乡村土路,有锈迹斑斑的老旧桥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很滞后,” 玛格丽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笃定,“这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质量,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
陈宇轩盯着那些照片,眉头微微皱起。他想起祖父说过,现在老家的路修得可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教授,” 他迟疑着开口,“这些照片看起来好像有些年头了,是什么时候拍摄的呀?”
“拍摄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所反映的现实,” 玛格丽特有些不耐烦地瞥了陈宇轩一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一些表面的、暂时的变化所迷惑。”
奥利维亚凑到露西耳边,小声嘀咕:“这些照片看着像是我小时候在纪录片里看到的样子,太老旧了。”
“嘘,小声点,别让教授听见了,” 露西轻轻拉了拉奥利维亚的衣袖。
飞行到第 5 个小时,机舱里的灯光调暗了一些,不少乘客都闭上眼开始休息,可玛格丽特依旧精神十足,继续滔滔不绝地讲解着她的理论。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低端制造业和出口,” 她翻到第 16 张幻灯片,语气中带着一丝批判,“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像很多拉美国家一样。”
玛格丽特停顿了一下,目光在学生们脸上一一扫过:“你们都知道中等收入陷阱吧?就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最终停滞不前,难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起伏的曲线图:“大家看,像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都是典型的例子。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就再也上不去了,这就是发展中国家难以突破的瓶颈。”
“教授,” 威廉・布朗举起手,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疑惑,“我在经济学课上听老师说,中国这些年一直在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那不过是政府喊出的口号罢了,” 玛格丽特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真正的经济转型需要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充足的人才储备,而这些都是中国所欠缺的。他们的教育体系只注重应试,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虽然科研投入有所增加,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少之又少。”
“可是我在一些科技杂志上看到,中国在 5G、人工智能这些领域发展得很快呀......” 威廉还想继续说下去。
“那些杂志上的报道很多都是夸大其词,” 玛格丽特打断了他的话,“你要知道,真正的科技创新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这些条件中国都不具备。”
陈宇轩在一旁听得有些不舒服,忍不住开口:“教授,您引用的很多数据和案例都是十几年前的了,现在的中国可能已经不是您想象的那样了......”
“陈宇轩!” 玛格丽特的声音陡然提高,严厉地看着他,“作为一名学者,最重要的是保持客观性。数据和案例的新旧无关紧要,关键是它们所反映的本质规律是不会变的。”
陈宇轩抿了抿嘴,不再说话,但脸上明显写着不服气。
飞行到第 8 个小时,机舱里安静了许多,大部分乘客都在闭目养神,有的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可玛格丽特依旧没有丝毫倦意,她压低声音,继续给学生们布置着考察任务。
“同学们,我再强调一下这次考察的重点,” 她的目光锐利而专注,“我们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底层贫困人口的实际生活状况,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程度,三是政府政策在基层的实际执行效果。”
奥利维亚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听到这里,她停下笔,小声问道:“教授,我们难道不关注一些积极的方面吗?比如教育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科技的进步这些......”
“积极的方面?” 玛格丽特挑了挑眉,反问了一句。
“是啊,比如那些发展比较好的产业,还有民生方面的进步......” 奥利维亚小声解释着。
“那些大多是表面功夫,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玛格丽特摇了摇头,“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困和不平等才是最核心的矛盾,这也是我们学术研究要抓住的重点。”
“可是教授,如果我们只盯着消极的方面看,会不会让我们的研究结论变得片面呢?” 露西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玛格丽特的脸色微微沉了沉:“露西,做学术研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和不平等就是主要矛盾,这是不容置疑的。”
机舱外,夜色渐浓,只有机翼上的航行灯在黑暗中闪烁。飞机载着满舱的乘客,也载着玛格丽特固有的认知和学生们各异的期待,朝着遥远的东方飞去,即将降落在那个他们既陌生又充满想象的国度。
04
飞行第 10 个小时,机舱内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沉闷起来。玛格丽特从公文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叠装订整齐的书稿,封面上用烫金字体印着《发展困局:第三世界国家的社会桎梏》。
“同学们,”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将书稿在小桌板上摊开,“这是我即将出版的新书,这次中国考察的材料,会成为这本书最有分量的补充内容。”
她用手指点着书稿的目录,纸张边缘因频繁翻动而有些卷起:“第四章专门剖析中国乡村的贫困代际传递,第六章探讨城市边缘群体的生存困境,第八章则是对中国社会流动性的深度解读。”
玛格丽特清了清嗓子,拿起书稿,开始朗读其中一段:“在我的研究框架中,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如同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宏伟却根基薄弱。区域发展的失衡、社会资源分配的倾斜、阶层固化的加剧,都让这座城堡随时面临坍塌的风险。”
她合上书稿,目光在学生们脸上逡巡:“这就是我们此次考察要印证的核心观点。我敢断言,未来 15 年内,中国必然会遭遇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与经济瓶颈。”
“教授,您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坐在后排的学生伊森・科尔问道,他的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各种疑问。
“是历史的必然与理论的推演。” 玛格丽特推了推眼镜,语气坚定,“没有哪个国家能在传统社会结构未彻底变革的情况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经过无数案例验证的真理。”
陈宇轩探头看了看书稿的目录,发现从第一章到第九章,几乎全是对中国社会问题的剖析,字里行间找不到任何关于发展成就的论述。他忍不住开口:“教授,您的书中除了讨论问题,有没有提及可能的解决路径呢?”
“当然有。” 玛格丽特翻到最后一章,书页上还贴着几张泛黄的剪报,“第十一章详细阐述了发展中国家突破困境的方案,核心就是借鉴西方成熟的社会治理模式。”
“西方的模式真的适用于所有国家吗?” 陈宇轩追问,祖父曾跟他讲过不少中国特有的乡土智慧。
“现代化的路径是相通的。” 玛格丽特的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笃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多元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的市场秩序,这些都是文明进步的共同追求。”
就在这时,空乘推着餐车走过过道,开始分发入境登记表。柔和的广播声在机舱内响起:“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即将抵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请您准备好护照,填写入境申报单。”
玛格丽特掀起舷窗的遮阳板,窗外的北京如同一片璀璨的星河,无数灯火在黑暗中闪烁。她皱了皱眉,放下遮阳板:“同学们,准备好你们的记录工具,真实的观察马上就要开始了。”
露西望着窗外隐约可见的城市轮廓,小声嘀咕:“从高空看,这里好像比波士顿还要亮堂......”
“城市的夜景不过是用电力堆砌的幻象。” 玛格丽特从包里拿出望远镜,“等我们深入到那些没有路灯的小巷,才能看到生活的本来面貌。”
飞机开始缓缓下降,玛格丽特检查着相机里的存储卡,金属机身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记住我们的使命,捕捉那些被掩盖的真实瞬间。”
陈宇轩的指尖轻轻摩挲着祖父给他的一枚旧铜钱,那是老家祖宅拆迁时找到的。他望着越来越清晰的地面建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期待,仿佛有个声音在呼唤他去探寻什么。
奥利维亚从包里拿出一本速写本,笔尖悬在纸上:“希望这次能画出不一样的风景。”
飞机的起落架接触跑道的瞬间,玛格丽特深吸一口气,像是即将登上讲台的学者:“好了,这场验证之旅正式开启。我们要用亲眼所见,来夯实理论的根基。”
当飞机滑行到停机位,玛格丽特率先站起身,理了理风衣的下摆:“同学们,跟紧我,你们即将看到教科书里最鲜活的案例。”
12 名博士生陆续起身,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有忐忑,有好奇,有质疑,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舱门缓缓开启,玛格丽特昂首挺胸地走在最前面,高跟鞋敲击着廊桥的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她一边走,一边对身后的学生们说:
“仔细看,这才是中国最真实的模样。”
当她走出廊桥,踏入航站楼大厅的那一刻,脚步突然像被钉住了一般,猛地停了下来。
紧跟在后面的露西来不及刹车,差点撞在她身上,手中的相机差点滑落:“教授,您怎么......”
话还没说完,当 12 名博士生全部走进航站楼,看清眼前的景象时,所有人的表情瞬间僵住了。
玛格丽特脖子上的丝巾悄然滑落,双手紧紧攥着公文包的提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嘴唇翕动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