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末夏初的吉林大地,到处是一片农耕的繁忙景象。对于松粮集团“吉粳830”的水稻种植户来说,忙碌之余还有另外一重惊喜——他们种植的“吉粳830”品种,在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完成的“2025年度超级稻品种评审”中,被成功认定为“超级稻”。而截至目前,吉林省被确认可冠名“超级稻”的水稻品种仅有两个,另一个是“吉粳88”。这也意味着,等秋收时节,由该种子孕育出的吉林大米,不仅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口感上的美味,还将实现产量上的大幅提升。
![]()
种子革命:从多而散到“高产”与“好吃”兼得
“为了让超级稻既高产又保持香味,我们的团队前赴后继,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实现了最终突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育种首席科学家、吉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严永峰介绍,“吉粳830”自2012年进行杂交组合配置以来,经历两次“南繁”,十代培育,最终在2020年通过了品种审定,综合性状非常优良,兼具食味品质高、抗倒性强、产量高等多重特点,迅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在2023年和2024年农业农村部组织的测产中,分别创下23454斤/公顷和23691斤/公顷的超高产量。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但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之初,品种多而散,缺少代表性品种,基本上是农民种什么,企业收什么。自2013年启动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工程之后,依托东北黑土地的天然禀赋,吉林率先开展稻米食味品质研究工作,构建稻米优良食味评价体系,成功将大米“食味值”这一核心指标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高效聚合高产、抗逆基因,实现“高产”与“好吃”兼得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四大品类。
![]()
“这次最终被认定的‘吉粳830’,就是‘吉林圆粒香’的标杆品种,而我们团队研发的以‘吉粳88’为代表的‘吉林小町’米,也一直是吉林省水稻主导品种。”严永峰表示,无论哪种品种,吉林省农科院的育种目标始终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培育出的“吉粳511”“吉粳515”“吉粳528”“吉粳816”“吉粳575”“吉粳596”“吉粳830”等7个食味明星品种,多次在国内、国际稻米食味鉴评舞台上大放异彩。2024年,在日本水稻品质食味研究会主办的“中日优质食味米鉴评会”上,“吉粳575”食味超过日本新潟越光大米,夺得食味“最优秀奖”,“吉粳596”“吉粳830”食味与新潟越光不分伯仲,获得食味“特别优秀奖”。
吉林大米好吃的秘密:从种子研发到种植环境的综合作用
“判断一种大米好不好吃,与它的外形是长,是圆,是扁,是方没有任何关系!”严永峰表示,吉林大米之所以这么好吃,与它的品种、生长环境、气候条件、种植方法等息息相关。
![]()
在生长环境上,世界上绝大多数优质大米的产区都在北纬40度到45度之间,吉林省恰好处于这一“黄金水稻带”;在气候条件上,水稻开花后的半个月是形成大米口感的关键时期,最佳温度在21到25摄氏度之间,吉林省这段时间的温度基本维持在22到23度左右,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此外,吉林省的土壤条件也十分优越:东部山区,森林腐殖质和火山灰滋养着稻田,赋予大米独特的风味;中部松辽平原,广袤无垠的黑土地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西部草原湿地,偏碱性黑油土孕育出的大米,口感更加醇厚。除此之外,肥料的用量和收割时间都对大米的口感有着影响。比如,每年的9月20日前后收割,且采用自然晾晒或低融烘干设备,能使大米口感达到最佳。
从种子研发到种植优化,无数像严永峰及其团队一样的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让吉林大米实现了品质与产量的双赢。未来,随着品种的持续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推进,吉林大米必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让更多人品尝到这片黑土地孕育的美味。
文:孙凌伟
图: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