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审小犀,持续分享 审计实务/方法/案例
内容很干,记得关注并设为星标
![]()
行业突出问题剖析与根源探究
(一)超出执业胜任能力承接业务亟待整治
在日常监管和年度执业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非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正当手段(如利用挂名注册会计师)控制事务所的情况。这些非专业人士利用挂名注册会计师的方式,绕过专业资质的限制,实际控制事务所,大批量出具审计报告。此类行为不仅公然无视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的底线,更是对市场秩序的严重扰乱,加剧行业管理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为监管带来很大困难。此类现象的主要成因:一是现行的各项规定未对注册会计师年度内出具审计报告的数量做出明确限定;二是少数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冒险承接超出胜任能力的业务;三是存在非注册会计师实际控制事务所,通过挂靠注册会计师的方式,大批量出具审计报告,缺乏有效的遏制机制;四是市场准入门槛过低,使得一些不具备执业能力的人员或机构能够轻易进入行业,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二)不正当低价竞争乱象问题凸显
部分事务所为了获取业务,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导致审计收费与审计成本不匹配,事务所为实现盈利,对审计程序、审计时间进行大幅压缩,从而严重影响审计的质量和可靠性,损害投资者利益,这种不正当低价竞争不仅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扰乱了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市场秩序,严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此类现象的主要成因:一是招投标制度设计过于注重价格因素,将低价作为选聘的首要条件,使得部分事务所为了中标,不惜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承接业务;二是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部分事务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审计质量的重要性。
(三)惩戒力度有限与违规成本偏低问题
行业自律监管惩戒种类和力度有限,仅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警示作用,而无法对严重违规或屡次违规者实施全面且强有力的制裁,并产生足够的威慑,难以有效阻止其违规行为。
部分违规者利用制度漏洞,通过重新设立新所等方式规避应有的惩戒,继续在行业内从事违规活动,对行业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损害行业整体利益,破坏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此类现象的主要成因:一是市注协作为行业自律组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规定,其惩戒种类仅限于训诚、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缺乏实质性的惩罚手段;二是现行制度在对违规者重新设立新所等方面缺乏有效限制,未对合伙人近五年行业自律惩戒记录及执业情况进行核查,使得部分违规者能够通过变换主体等方式逃避惩戒。
— THE END —
©本文由审计之家(ID:shenjizhijia) 整理发布,素材来自: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雅苑。内容仅供读者学习、交流之目的。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审计之家」 事务联系方式
社群、投稿、内容和商务合作
微信号: shenjizhijia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