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女遭父母冷眼18年考入北大,谢师宴上亮出文件,继母当场瘫坐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王阿姨,我有份文件要给你们看。"

河北省邢县最豪华的金鹏大酒店里,林蓓缓缓站起身,从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文件。

宴会厅里一片寂静,刚才还在推杯换盏的亲朋好友都停下了动作。

林专银正端着酒杯准备敬酒,看到女儿手中的文件,眉头微皱:

"林蓓,今天是你的谢师宴,有什么事等宴会结束再说。"

林蓓的声音很平静,目光扫过继母王丽那张突然变得煞白的脸:

"这件事压在我心里十八年了,今天必须说清楚。"

王丽的手开始发抖,酒杯里的红酒洒了一身:

"林蓓,你这孩子,有什么话不能私下说吗?"

林蓓冷笑一声:"这些年你在私下做的事还少吗?"

话音刚落,王丽双腿一软,瘫坐在椅子上。

这份文件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让一向精明强势的王丽如此失态?



1

邢县建设路168号的老式居民楼里,林蓓正在收拾房间。

这是一套八十平米的两居室,客厅兼餐厅,两个卧室一大一小。

大的那间住着父亲林专银和继母王丽,小的那间是继母儿子林建的,而她只能在客厅角落搭了张折叠床。

门铃响了,林蓓放下手中的抹布,走过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位穿着邮政制服的快递员:

"请问是林蓓同学吗?这是你的快递,请签收。"

林蓓接过那个厚厚的信封,心跳突然加快,信封上赫然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大字。

她的手有些颤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里面是一份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北京大学法学院。

隔壁房间传来林建的喊声:"妈,快来看,林蓓收到什么了!"

王丽从厨房走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小建,你喊什么喊,没规矩!"

嘴上虽然在训斥儿子,眼睛却已经瞟向林蓓手中的通知书。

当看清"北京大学"几个字时,王丽脸色瞬间变了。

她快步走过来,一把夺过通知书:"让我看看,别是假的吧?"

林蓓的声音很平静:"王阿姨,这是真的。"

王丽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无误后,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哎呀,蓓蓓真是出息了!小建,快去给你爸打电话,就说你姐姐考上北大了!"

林建不情不愿地拿起手机,嘟囔着:"什么姐姐,她又不是我亲姐。"

王丽瞪了儿子一眼,转头对林蓓说:

"蓓蓓啊,你爸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不到半小时,林专银就赶回来了。

他接过通知书,脸上露出了林蓓十八年来从未见过的笑容:

"好!好!好!我林专银的女儿就是争气!"

楼道里很快聚集了不少邻居。

"老林,你家林蓓真是了不起啊,北大啊!"

"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就知道她有出息。"

"老林你有福了,养了个这么争气的女儿。"

林专银被夸得飘飘然,拉着林蓓站在人群中间:

"这都是我们教育得好,这孩子从小我就重视她的学习,你看,这不就考上北大了吗?"

林蓓低着头,没有说话。

重视?她在心里冷笑。

如果每天晚上在客厅折叠床上写作业算重视,如果连买本辅导书都要自己去捡废品攒钱算重视,如果高三冲刺阶段还要承担全部家务算重视。

那这种重视她宁可不要。

居张大妈提议:"老林,这么大的喜事,得请客吃饭啊!"邻

林专银大手一挥:"谢师宴必须办,我要让全县城的人都知道,我林专银的女儿考上北大了!"

王丽在旁边附和:"对对对,必须好好办,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

林蓓看着继母那张虚伪的笑脸,心里涌起一阵恶心。

夜深了,林蓓躺在客厅的折叠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北大录取通知书就放在枕头边,她伸手摸了摸,确认这不是梦,十八年了,她终于等到这一天。

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2002年。

那年她四岁,母亲周晓慧在一场车祸中去世。

她至今还记得那个雨夜,父亲抱着她站在医院走廊里,浑身颤抖。

林专银的声音哽咽:"林蓓不哭,爸爸在呢。"

可是仅仅过了半年,林专银就带回了一个女人。

林专银蹲下身对她说:"这是王阿姨,以后她就是你的新妈妈。"

王丽那时候三十岁不到,穿着一件碎花连衣裙,手里牵着一个两岁的男孩。

王丽露出温柔的笑容,摸了摸她的头:"以后阿姨会好好照顾你的。"

起初的日子似乎还算和谐,王丽会给她梳小辫子,会在她生日时买个小蛋糕。

可是这种表面的温情没有维持多久。

林蓓永远记得那个冬天的晚上。

那是2003年的冬天,她刚上幼儿园,晚饭时,桌上有一盘红烧鸡块。

王丽夹起最大的鸡腿放到林建碗里:"小建多吃点,长身体呢。"

五岁的林蓓眼巴巴地看着,小声说:"阿姨,我也想吃鸡腿。"

王丽皱了皱眉:"鸡腿就两个,你弟弟还要吃呢,你喝点汤吧,汤有营养。"

林专银在一旁看报纸,头也没抬:"林蓓听话,让着弟弟。"

从那以后,餐桌上的区别对待越来越明显。

肉永远是林建的,林蓓只能吃素菜和剩饭。

新衣服永远是林建的,林蓓只能穿他穿小的旧衣服,即便林建是男孩。

2005年,林蓓上小学了。

开学第一天,别的孩子都背着新书包,穿着新衣服。

林蓓背着的是一个补了又补的旧书包,那还是母亲生前给她买的。

林蓓怯生生地说:"爸爸,我想要个新书包。"

林专银不耐烦地说:"家里哪有那么多钱?你这个书包不是还能用吗?"

第二天,王丽就给林建买了个新书包,理由是:

"小建要上幼儿园了,得有个像样的书包。"

林蓓没有哭,她已经学会了忍耐。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林蓓的成绩已经在班里名列前茅,班主任李老师特意来家访:

"林蓓这孩子特别聪明,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你们要好好培养。"

林专银满口答应:"那是当然,我们肯定重视。"

李老师走后,王丽阴阳怪气地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将来还不是要嫁人?"

林专银有些为难:"人家老师都这么说了,总不能不重视吧。"

王丽说:"重视可以啊,但是咱们家就这么点钱,总不能都花在她身上吧?小建以后还要读书呢。"

从那以后,林蓓想买辅导书,王丽总说家里没钱。

想报补习班,王丽说没必要浪费钱,可是转眼,她就给林建报了好几个兴趣班。

2

2008年夏天,十岁的林蓓被送到了乡下外婆家过暑假。

外婆陈老太住在邢县下面的陈家村,一个人守着三间瓦房。

自从女儿去世后,老人家很少进城,只是偶尔林蓓会被送来住几天。

那个暑假,林蓓在外婆家住了一个月,外婆家虽然简陋,但是林蓓却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外婆会给她做她最爱吃的糖醋排骨,会在晚上给她讲故事,会在她写作业时端来一碗绿豆汤。

外婆语重心长地说:"蓓蓓啊,你要好好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林蓓有些沮丧:"可是王阿姨说女孩子读书没用。"

"放屁!"外婆突然爆了粗口,把林蓓吓了一跳。

陈老太意识到自己失态了,缓和了语气:

"被蓓,你记住,女孩子更要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你妈妈要是还活着,肯定也会这么说。"

提到妈妈,林蓓的眼圈红了:"外婆,我想妈妈。"

陈老太把她搂在怀里:"傻孩子,你妈妈一直在天上看着你呢。"

第二天,王丽突然来了:"我来接林蓓回去了。"

陈老太冷着脸:"这才住了几天,急什么?"

王丽一脸笑意:"这不是要开学了吗?得回去准备准备,妈,这是林蓓下学期的学费,你看......"

陈老太皱眉:"不是义务教育吗?哪来的学费?"

王丽脸色有些尴尬:"这个......是补习班的费用,林蓓成绩好,老师建议上个提高班。"



陈老太盯着王丽看了很久,最后还是进屋拿钱去了。

林蓓站在门口,清楚地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她不明白,为什么外婆要给王阿姨钱?家里不是没钱吗?

临走前,外婆拉着林蓓的手:"记住外婆的话,好好读书,有什么委屈,就来找外婆。"

回城的路上,王丽心情很好,甚至破天荒地给林蓓买了个冰棍。

"林蓓啊,以后你外婆要是给你钱,你都要告诉阿姨,知道吗?"

林蓓点点头,心里却充满疑惑。

2010年,林蓓上初中了。

邢县第一中学是全县最好的中学,林蓓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考入。

开学那天,林专银破天荒地亲自送她去学校。

"林蓓,初中可要好好学,别给我丢脸。"林专银说。

林蓓点头:"我会的,爸爸。"

从那以后,林蓓更加努力学习,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背书,晚上十一点才睡。

可是在家里,她的学习环境却越来越差。

林建上小学后,王丽把家里唯一的书房给了他,理由是:

"男孩子需要独立的空间。"

林蓓只能在客厅的餐桌上写作业。

每天晚上,林专银看电视,王丽打毛衣,林建在房间里玩游戏机,吵闹声不断。

林蓓小声请求:"爸,能不能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我在写作业。"

"写个作业还这么多事!"林专银不耐烦地说,但还是把声音调小了一些。

王丽阴阳怪气地说:"要是嫌吵,就早点写完啊。磨磨蹭蹭的。"

林蓓咬着嘴唇,继续低头写作业。

初二的时候,学校组织参加全市数学竞赛,报名费五十块钱。

林蓓拿着报名表:"爸,我想参加数学竞赛,要五十报名费。"

王丽插话:"五十块也是钱,小建的辅导班这个月还没交钱呢。"

最后,林蓓没有参加竞赛,因为没有生活费她开始捡废品攒钱。

每天放学后,她会绕道去废品收购站,把路上捡到的瓶子卖掉。

初三那年,林蓓的成绩稳定在年级前三。

那个学期,林蓓更加拼命地学习,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在阳台上借着路灯的光看书。

晚上等家人都睡了,她就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做题。

中考成绩出来那天,林蓓考了全县第一名。

消息传开,整个小区都轰动了。

"老林,你家林蓓真是太厉害了!"

"全县第一啊!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林专银高兴得合不拢嘴:"那是,我的女儿能差吗?"

王丽也装出一副慈母的样子:"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们也没少操心。"

林蓓听着这些虚伪的话,心里只觉得讽刺。

2013年9月,林蓓进入邢县一中高中部。

作为全县中考状元,她理所当然地进入了重点班。

班主任姓张,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据说带出过好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

高中的学习强度比初中大得多,每天早上六点早读,晚上十点晚自习结束。

对别人来说已经很辛苦,对林蓓来说却还不够。

她依然保持着凌晨四点起床的习惯,在阳台上背书,晚上回家后,还要做家务。

王丽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林蓓,锅还没刷呢。"

"林蓓,去给我倒杯水。"林专银在玩手机。

林建拿着作业本:"喂,我的作业不会,你帮我看看。"

林蓓默默地做完这一切,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

高一期末考试,林蓓考了年级第二。

张老师找她谈话:"林蓓,你的基础很好,但是高中知识更深更广,需要大量的练习。建议你买一些辅导资料。"

林蓓点头:"我知道了,老师。"

可是买辅导资料需要钱,她试着跟父亲开口。

"爸,我需要买一些辅导书。"

林专银皱眉:"又要钱?学校不是发书吗?"

"那些不够,老师建议......"

王丽插嘴:"老师建议老师建议,老师怎么不出钱?林蓓,你也大了,要体谅家里的难处。"



林蓓不再说话,她开始在学校打工,帮食堂阿姨洗碗,一个月能挣三百块。

那年冬天特别冷,林蓓的棉衣已经穿了三年,袖口都磨破了。

她鼓起勇气说:"妈,我需要买件棉衣。"

王丽看都没看她一眼:"小建的羽绒服不是小了吗?你拿去穿。"

那是一件男式的蓝色羽绒服,林蓓穿在身上显得又肥又大,同学们都在背后笑话她。

"林蓓怎么穿男生的衣服?"

"可能家里很穷吧。"

"不是说她爸是包工头吗?"

林蓓装作没听见,继续埋头学习。

3

高三那年,是林蓓最艰难的一年。

学习压力本就巨大,家里的情况却变本加厉。

王丽似乎故意要干扰她学习,每天都安排大量家务。

"林蓓,今天把家里彻底打扫一遍。"

"林蓓,去买菜,顺便把煤气换了。"

"林蓓,小建的衣服该洗了。"

有一次,林蓓正在复习,王丽突然冲进来:"你就知道看书看书,家里的事一点都不管!"

说着,她一把推倒了桌上的书本和试卷。

墨水瓶打翻了,黑色的墨水洒了一地,浸透了林蓓辛苦整理的笔记。

林蓓心疼地捡起被墨水浸湿的本子:"我的笔记!"

王丽冷笑:"几个破本子值什么钱?赶紧把地擦干净!"

那天晚上,林蓓一个人在阳台上哭了很久。

那些笔记是她熬了多少个夜晚整理出来的,现在全毁了。

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林蓓考了年级第五。

这个成绩上985大学没问题,但是要上清华北大还有些困难。

张老师再次找她谈话:"林蓓,你的潜力不止于此,我建议你参加我的补习班,专门攻克难题。"

"老师,多少钱?"

张老师说:"你的情况我了解一些,这样吧,你来给其他同学辅导功课,补习费就免了。"

林蓓的眼眶湿了:"谢谢老师。"

从那以后,林蓓白天上课,晚上给同学辅导,深夜自己学习。

她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但是她不觉得累,因为她看到了希望。

二模考试,林蓓考了年级第三。

三模考试,林蓓考了年级第一。

高考前一周,外婆突然来了。

林蓓惊讶:"外婆,你怎么来了?"

陈老太拉着她的手:"外婆来给你加油,林蓓,这是外婆给你的。"

她递给林蓓一个红包:"这里面是一千块钱,你拿着,考完试好好吃顿饭,买身新衣服。"

林蓓连忙拒绝:"外婆,我不能要。"

陈老太板起脸:"拿着,这是外婆的心意。"

王丽看到了,立刻凑过来:"妈,你来了怎么不说一声?林蓓马上要高考了,你给钱她也没地方花啊,不如我先替她收着。"

陈老太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我给我外孙女的钱,用不着你管。"

王丽脸色变了变,但还是挤出笑容:"妈,你说的什么话,我这不是为林蓓好吗?"

陈老太冷笑:"你为她好?这些年你是怎么对她的,当我不知道?"

气氛一下子僵住了。

林专银赶紧打圆场:"妈,你别生气,小丽也是无心的。"

陈老太没有理他,拉着林蓓进了房间:"林蓓,外婆有些话要单独跟你说。"

高考第一天,林专银破天荒地请了假,要送林蓓去考场。

林蓓看着父亲,这是十八年来,他第一次主动说要送她。

考场外,家长们焦急地等待着,林专银站在人群中,逢人就说:

"我女儿成绩可好了,肯定能考上好大学。"



王丽也来了,手里拿着矿泉水和巧克力:"林蓓,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巧克力。"

林蓓接过东西,心里五味杂陈,如果不是因为要面子,他们会这样吗?

两天的考试很快结束了。

出考场的时候,林蓓看到外婆站在远处的树下。

老人家没有挤到前面来,只是远远地看着她,眼中满是慈爱和期待。

林蓓跑过去:"外婆,你怎么来了?"

陈老太摸摸她的头:"外婆不放心,来看看,考得怎么样?"

林蓓点点头:"还可以。"

陈老太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盒:"那就好,这是外婆给你做的糖醋排骨,你最爱吃的。"

林蓓接过保温盒,眼泪差点掉下来。

回家的路上,王丽又开始了:

"考完了就要估分,看看能上什么大学,要是考不上好大学,就早点找工作,女孩子早点工作早点嫁人。"

林专银说:"她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的。"

王丽说:"考上又怎样?大学四年要花多少钱?小建明年也要高考了,得给他留着钱。"

林蓓听着这些话,心里很平静。她已经习惯了。

6月23日,高考成绩公布。

林蓓:语文132,数学148,英语142,理综285,总分707分。

全省排名前一百,这个成绩,清华北大随便选。

消息传开,整个县城都轰动了,县电视台要来采访,县教育局要发奖金,学校要立宣传栏。

林专银彻底飘了:"我就知道我女儿行!这是遗传了我的聪明基因!"

王丽也变了脸,逢人就说:"这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的,我就知道她有出息。这些年我可没少在她身上花心思。"

林蓓看着他们的嘴脸,只觉得可笑。

填志愿的时候,林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大学法学院。

张老师问:"为什么选法学?"

林蓓说:"因为我想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张老师若有所思地看了她一眼,没有再问。

4

录取通知书到了之后,林专银就开始张罗谢师宴的事。

"必须大办,金鹏大酒店,摆二十桌!"

王丽皱眉:"二十桌?那得多少钱?"

林专银大手一挥:"这种事能省钱吗?我林专银的女儿考上北大,这是光宗耀祖的事!"

王丽没再说什么,但是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就在这时,林蓓接到了一个电话。

"是林蓓吗?我是陈家村的李大爷,你外婆病了,在县医院。"

林蓓心一沉,立刻往医院赶。

病房里,陈老太躺在床上,脸色苍白。

林蓓扑到床边:"外婆!"

陈老太勉强笑了笑:"外婆没事,就是老毛病。"

医生把林蓓叫到外面:"你外婆是胃癌晚期,已经扩散了。"

林蓓如遭雷击:"怎么会这样?"

医生说:"老人家应该早就知道了,一直在硬撑着,最多还有三个月。"

林蓓回到病房,握着外婆的手:"外婆,你怎么不早说?"

陈老太咳嗽了几声:"说了又能怎样?外婆就是想看到你考上大学。现在看到了,外婆死也瞑目了。"

林蓓哭了:"外婆,你不要说这种话。"

陈老太擦去她的眼泪:"傻孩子,别哭,外婆有些话要跟你说。"

她让林蓓把门关上,然后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布包。

陈老太说:"这里面有些东西,你收好,等谢师宴那天,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林蓓打开布包,里面有几份文件和一个记事本。

陈老太说:"这是你妈妈留给你的,还有一些......证据。"

陈老太点点头,详细地告诉了林蓓一切。

林蓓翻看着那些证据,心情复杂。

陈老太说:"还有二十万,在外婆这里,这是给你上大学用的,银行卡和密码都在布包里。"

"谢师宴那天,你把真相说出来,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你自己,你要堂堂正正地离开那个家,开始新的生活。"

林蓓含泪点头,从医院回来,她把布包藏在了自己的枕头里。

谢师宴定在8月15日,还有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林专银和王丽表现得格外殷勤。

王丽买了一件新裙子:"蓓蓓,来试试这件衣服。"

林专银拿出一个手机盒子:"蓓蓓,爸爸给你买了个新手机。"

林蓓知道,这都是为了面子。

谢师宴那天,他们要让所有人看到他们是多么疼爱这个考上北大的女儿。

林建在一旁撇嘴:"装什么装,不就是考上个大学吗?"

王丽瞪了儿子一眼:"你闭嘴,去写作业!"

林建不情不愿地回房间,临走时恶狠狠地看了林蓓一眼。

林蓓不在意,再过半个月,这一切就都结束了。

金鹏大酒店张灯结彩,门口挂着大红横幅:"热烈祝贺林蓓同学考入北京大学"。

林专银穿着西装,满面红光地在门口迎客。

"老张,快进快进!"

"老李,你们来了!"

"王主任,你能来真是太给面子了!"

宾客络绎不绝,都是县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林蓓穿着那件新裙子,安静地坐在主桌上,她的包里,装着那份改变一切的文件。

王丽今天格外卖力,端茶倒水,嘘寒问暖,一副贤妻良母的样子。

"蓓蓓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这个当妈的,看着她一步步长大,真是不容易。"

"小丽,你真是好福气,养了这么个争气的女儿。"

王丽感慨:"可不是吗,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林蓓听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中午十二点,宴席正式开始。

林专银站起来,端着酒杯:"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参加小女的谢师宴,林蓓能有今天,离不开各位的关心和帮助。来,我敬大家一杯!"

掌声雷动,接下来是校长讲话,然后是班主任讲话。

张老师说:"林蓓同学是我教过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她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在此,我要特别感谢林先生和王女士,是你们的悉心培养,才有了今天的林蓓。"

王丽立刻站起来:"张老师过奖了,这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当然,作为父母,我们也确实付出了很多。这些年,为了林蓓的学习,我们可以说是倾尽全力。"

林专银接话:"是啊,光是补习费,这些年就花了不少。不过看到孩子有出息,再多的付出都值得。"

就在这时,林蓓站了起来,她的声音很平静:

"爸爸,王阿姨,你们说的补习费,是哪个补习班?"

王丽一愣:"就是......就是学校的补习班啊。"

林蓓笑了:"哦?可是我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张老师可以作证。"

张老师点头:"确实,林蓓从来没有上过收费的补习班,高三时我免费给她补习过。"

场面突然安静了。

林专银脸色变了:"林蓓,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蓓从包里拿出那份文件:

"没什么意思,我只是想当着大家的面,把一些事情说清楚。"

王丽看到林蓓手中的文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颤抖着声音说:

"林蓓,有什么事咱们回家说,别在这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