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3岁用DeepSeek抢单,96岁凭AI挣养老钱!这群80+老人比你还会玩AI

0
分享至


新智元报道

编辑:元宇

【新智元导读】存款60美元、欠债1.5万美元,82岁的Luis正在积极学习提示词策略,创办科技公司,他想用AI为自己的人生来一场漂亮的收官;年近80的Scalettar,教会了96岁丈夫使用AI编辑。AI为许多美国老年人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他们比许多年轻人更接受,也更会用AI。

存款60美元,欠款15000美元。

82岁的Luis Bautista仍要为养老努力工作。

他创办的科技公司,他对AI的学习热情,在推动他前行。

他正在通过上网、刷YouTube,来学习提示词工程策略。

不仅如此,他还在了解Y Combinator录取公司资料,为自己的初创公司找风投。

这一切,都源自他80岁那年的一次「顿悟」。

AI打开的新世界

80岁那年,Luis Bautista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我的人生要如何收尾?

当时,他头脑中蹦出这样一句话:

「想要精彩收官,就得学习AI」。

当然,这也不全是冲着他人生最后的理想。

他的存款已不到100美元,每月1,000美元的社保金已入不敷出!

为了生存,他还得靠做人生教练、商业顾问,写书等方式挣养老钱。

由于负担不起AI课程费用,他就通过免费的网络资源、人脉打听等方式来学习。

与人合创的科技公司,成了他目前最大的希望。

他认为,如果这家公司能发展起来,自己就能迎来一段繁荣期。


Luis Bautista是一名深度拥抱AI的科技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Bautista并非个例。

许多像他一样的美国老年人,正在积极学习AI,通过它来规划生活、申请工作、重返职场。

AI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老年人学习AI有用吗?

Business Insider最近采访了130多位美国在职老人,他们年龄在80、90多岁之间。

许多被调研老人表示他们没有尝试过AI,觉得没必要学,或者怀疑它会伤害自己。

反对者的主要意见有:

  • 担心AI会让脑力退化:一位94岁的在职者认为AI会夺走更多让人们动脑的能力;

  • 担心AI会取代工作:一位80多岁的老人则担心AI会把那些不信任它的年长者的工作取代掉;

  • 担心遇到AI诈骗:也有人担心生成的假消息会让他们更容易受骗。

有超过40人,表示他们正在积极拥抱 AI,并将其用于工作或日常任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正在使用免费版的ChatGPT,也有少数人试过Claude、Gemini。

一些更「高阶」的老人,把AI当成了生产力工具,他们参加了机器学习课程,或者把一些AI模型整合进了工作流程。

这些AI的积极拥抱者,学习AI的动力主要是为了保持职场竞争力。还有的希望可以借此增收,以便享受退休生活。

还有一部分,是在工作中被迫使用AI。

如Herbert Dwye,这位84岁的某航天科技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比大多数年长者更了解AI。

但他使用AI的原因,仅仅是自己使用的一些软件依赖AI,并没有涉足提示词工程等更深度的用法。

所以,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使用AI的「边缘人」。

与Dwye不同,Phyllis Scalettar对AI选择了「All in」的态度。

Scaletta是一位即将年满80岁的博士学霸。

她经营着一家AI教育与咨询公司,帮助客户(包括年长者)改进工作流程、绩效与生产力。


Phyllis Scalettar经营着一家AI咨询公司

拥抱AI,让Scalettar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一切也让她感到兴奋。

更重要的是,AI技术也为Scaletta多年的人生阅历,提供了新的施展价值的舞台。

她正在把自己早年的职业经历,转化为现在所经营公司的一项业务技能。

2023年,Scaletta在完成一些机器学习等AI课程之后,成了一名认证AI顾问。

她认为年长员工不应该害怕新技术,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比如汽车,刚出来时,都会让人感到害怕。

Transamerica Institute首席执行官兼主席Catherine Collinson认为,年长的美国人可能会站在AI落地应用的最前沿。

他们都经历20世纪中叶以来的巨大技术进步,当年他们刚步入职场时,早期计算机才刚刚问世。

这是一个具有八十年人生阅历、超过五六十年工作经验的劳动群体。

与Scaletta一样,他们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历,一样可能在AI时代发挥出独特作用。

AI对年长员工的冲击更大

虽然很多研究认为,AI更可能取代一些入门级岗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冲击最大。

但IMF经济学家Carlo Pizzinelli、Marina Mendes Tavares在7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认为:年长员工或许比年轻同事受到AI的影响更大。

原因是他们在雇主或职业之间的流动性较低,再就业机会较少。

另外一项劣势,是他们采用AI的速度可能不如更年轻的人。

缺少培训,也是一部分原因。

研究表明,在AI素养上,年长员工更容易遭遇职业偏见。

Generation在2024年的一项调研发现:

45岁以上的员工有13%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 工具。他们大都是自学,对生产力和工作质量也均有提升。

在尚未使用AI的人群中,24%表示有兴趣学习。

虽然,这些年长员工表现出了较高的AI接受度,但在美国的招聘经理中,并没对他们采取足够接纳的态度:

只有7%的招聘经理表示:「非常可能」考虑65岁及以上的候选人来从事经常使用AI工具的工作。而对25–34岁的申请者,这一比例为 57%;

超过一半的招聘经理表示:他们「不太可能」或「完全不可能」考虑65岁及以上的申请者。

Generation首席执行官Mona Mourshed看到,许多年长员工因为经历财务脆弱,不得不继续工作。

但一旦超过45岁,他们所遭遇的职场偏见程度就会显著上升。

Scalettar的经验,对于破除这种「职业偏见」,是一种积极有力的回击。

她是一名积极的AI技术「布道者」。

她不仅教会了96岁的丈夫,如何使用AI工具充当研究助理和图书编辑,还开发了关于提示词工程,以及如何与AI助手协作的培训材料。

她将与人分享如何通过AI来拓展视野、开发潜能的经验,视作自己送出的礼物。

80岁的AI学生

AI正在融入我们的世界。

关于AI的课程也随之迅速增多,比如一些有关AI基础知识、识别AI虚假信息,以及职业发展的课程。

老年人,正在成为AI课程的一个庞大群体。

Older Adults Technology Services(老年人科技服务)课程开发主管Marisa Giorg表示,年长的职场人员一直渴望有更多资源来提升他们的AI素养。

因此,他们提供了一些初级AI课程,包括了「如何用AI撰写社交媒体帖子」等内容。

Giorg认为,在生命中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刻,都不应该停止学习或失去好奇心。


在一场AI初级课程现场,吸引了近二十名60岁及以上学员参加

比如,8月份在纽约的一场「与AI聊天入门」的课程上,有将近二十位60岁及以上的学员,学习如何使用ChatGPT、Gemini 、微软 Copilot等AI工具。

其中四位学员表示,他们希望用AI来申请工作,寻找新住所或进行艺术创作。

Margaret Sass在博伊西州立大学为老年人教授AI课程,她认为大多数学员将所学用于个人事务,比如规划旅行,也有少数人会在工作中积极使用。

在Sass看来,AI学习可以帮助老年人提升创造力,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会有帮助。

目前,Sass正在关注如何让老年人在AI的帮助下,自己创作歌曲,或虚拟徒步旅行等,这些在家借助AI就可参与。

维持生计的「敲门砖」

对于许多美国的年长工作者来说,AI已经成了他们维持生计的「敲门砖」。

比如83岁的Katherine Cavanaugh,正在学习如何把AI用到她所创立的咨询公司中,她已经在工作中使用Perplexity和DeepSeek来接单。

Cavanaugh创立的公司,与医院和高校竞标课程设计合同,她发现AI在备课,或者为学生写论文提供研究建议方面很有帮助。

Cavanaugh表示,自己年收入大约 42,000美元,净资产不到100,000美元。由于职业中期经历过短期合同与失业,她的财务状况目前很吃紧。

许多像Cavanaugh这样的年长美国人,正在通过AI学习拿到相关认证,获取在职场上的「敲门砖」。

AI降低了许多传统技术行业的门槛,因此也为老年人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Steve Preston认为,AI可以帮助老年人跨越许多传统技术门槛,使他们更容易在一些工作中上手。

以家住田纳西州的Jacqueline Steubbel为例,81岁的她抚养着四个孩子,曾在一家报纸做文字编辑。

两年前,她找到了一份关于精神科药物与酒精成瘾问题的咨询师工作。

据Steubbel介绍,她看到过一些视频教授如何在工作中使用ChatGPT和其他工具。于是,她也学习如何用AI来查找患者的病历史,同时也为自己的一本非虚构类书稿做文字编辑。

无数像Luis Bautista、Phyllis Scalettar这样的老人,他们正以逆流而上的姿态迎接AI的冲击与洗礼,去拥抱一种原本属于「未来」的技术。

AI为他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也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

创新与进步,永远不会因为年龄而停滞或衰竭。

参考资料: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workers-over-age-80-embrace-ai-2025-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909亿身价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2909亿身价有何用?97岁的李嘉诚无力回天,两个60岁儿子已成心病

归史
2025-08-27 14:29:47
华为官宣:9月26日,新机正式开售!

华为官宣:9月26日,新机正式开售!

科技堡垒
2025-09-13 10:49:11
戴维斯杯:中国队客场3-0击败爱尔兰,重返世界一组资格赛

戴维斯杯:中国队客场3-0击败爱尔兰,重返世界一组资格赛

直播吧
2025-09-15 08:36:14
一句话的信息量能大到什么程度?网友: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句话的信息量能大到什么程度?网友: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9-14 00:10:03
脑梗谨记,早晨1大忌,中午2不要,晚上3不做

脑梗谨记,早晨1大忌,中午2不要,晚上3不做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09-12 13:53:42
女儿的美艳闺蜜借住我家,她问我:“可以叫你爸爸吗?”我沦陷了

女儿的美艳闺蜜借住我家,她问我:“可以叫你爸爸吗?”我沦陷了

宅家伍菇凉
2023-12-30 13:40:33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证券时报
2025-09-15 16:24:07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戏子误国!这6位为了捞金“坑惨”老百姓,如今下场是咎由自取

小椰的奶奶
2025-09-15 16:09:27
“大幅降息”要来了?美联储,突发!

“大幅降息”要来了?美联储,突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8:38:10
善恶到头终有报!如今58岁的那英,终于为自己的“张扬”付出代价

善恶到头终有报!如今58岁的那英,终于为自己的“张扬”付出代价

一针见娱
2025-09-11 18:02:13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一个花卷33,一碗豆腐汤要69,贵到离谱的西贝,为什么总是挤满人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9-13 19:14:42
巴特尔二女儿结婚,没彩礼嫁妆,老公是葡萄牙富豪,他却晚年孤独

巴特尔二女儿结婚,没彩礼嫁妆,老公是葡萄牙富豪,他却晚年孤独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09-15 16:05:10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美国务卿对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说三道四,外交部:奉劝美方还南海清净太平

澎湃新闻
2025-09-15 15:42:42
不能再忽悠印度了,外资下跌99%,国家级杀猪盘反被宰。

不能再忽悠印度了,外资下跌99%,国家级杀猪盘反被宰。

西方寻史
2025-09-15 17:25:50
多项数据位居同类第一,算力ETF——5G通信ETF(515050)回调布局机会受关注

多项数据位居同类第一,算力ETF——5G通信ETF(515050)回调布局机会受关注

界面新闻
2025-09-15 11:15:57
甘肃:暴雨+山洪预警齐发,兰州:沙尘将至

甘肃:暴雨+山洪预警齐发,兰州:沙尘将至

鲁中晨报
2025-09-15 14:15:07
重大转变:特朗普首次称普京为侵略者

重大转变:特朗普首次称普京为侵略者

微微热评
2025-09-15 21:43:30
天津女排有远见!全队将出国热身,李盈莹在列,对手名单曝光

天津女排有远见!全队将出国热身,李盈莹在列,对手名单曝光

跑者排球视角
2025-09-15 23:48:49
原来他早已经去世,患病后仍坚持拍戏,临走前放心不下的还是妻儿

原来他早已经去世,患病后仍坚持拍戏,临走前放心不下的还是妻儿

乡野小珥
2025-09-16 00:16:59
这种国家才配叫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附赠百亿能源大礼!

这种国家才配叫铁哥们!欠中国81亿全额还清,附赠百亿能源大礼!

基斯默默
2025-09-15 12:04:03
2025-09-16 06:03:00
新智元 incentive-icons
新智元
AI产业主平台领航智能+时代
13452文章数 66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头条要闻

中美就妥善解决TikTok问题达成基本框架共识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教育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日常穿衣其实一点都不难,看看这些气质女性,穿得大方高级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教育要闻

十五岁为什么非常重要天才不是越小越可喜而是这一年最关键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