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老张,你这女婿,了不得啊。"李局长放下酒杯,眼神在那两个简装酒瓶上停留了很久。
"什么意思?"张建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酒,一般人可弄不到。"
陈默坐在沙发角落,看着两位长辈的表情,心里升起一种说不出的不安。他只是随手从后备箱拿了两瓶没有标签的酒,怎么就让一向淡定的老领导露出了这种神情?
第一章
中秋节前一周,陈默在公司附近的大润发转了两圈,最终在酒水柜台前停下。货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白酒,从几十块钱的光瓶酒到上千元的年份酒,价格标签在灯光下闪着醒目的红色。
"这个怎么样?"他拿起一瓶包装精美的白酒,标价398元。瓶身是深蓝色的磨砂质感,上面印着金色的龙纹,看起来挺有分量。
收银员是个年轻女孩,扫了眼价格说:"这个卖得挺好的,送长辈不错。"
陈默点点头,又拿了一瓶同样的酒,结账时心情不错。中秋节总是要表示一下的,398一瓶,也不算便宜了。
周六下午,陈默和妻子张萌开车去岳父家。路上张萌提醒他:"我爸最近总念叨老周的女婿多孝顺,你别往心里去。"
"我知道。"陈默握着方向盘说,"这次买的酒包装不错,应该拿得出手。"
张萌看了眼后座的礼品袋,没说什么。
张建国住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里,三室一厅,家具都是九十年代的款式,但收拾得很整齐。听到敲门声,他开门看到女儿女婿,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来了来了,快进来。"他接过陈默手里的袋子,"又买东西,多破费。"
话虽这么说,张建国还是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袋子,取出那两瓶酒。他拿起其中一瓶,仔细看了看包装,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这个……"他停顿了一下,"挺好看的。"
陈默听出了话里的敷衍,但没说什么。张建国把酒放在一边,招呼他们坐下吃饭。
餐桌上,张建国开了一瓶红酒,是张萌从公司带回来的进口货。他一边倒酒一边说:"老周上次来,他女婿给他送了一箱酱香酒,说是十五年的陈酿,那包装,那分量,一看就知道不便宜。"
张萌夹菜的动作停了一下,陈默低头吃饭,没接话。
"老周那女婿在银行工作,懂行。"张建国继续说,"他说买酒不能光看包装,得看产地,看年份,看工艺。"
"爸,您别老拿我们和别人比。"张萌终于开口了。
"我这不是比,我是说事实。"张建国放下筷子,"送礼这事,得看对象。我这辈人喝酒,认的不是包装,是品质。"
陈默想说什么,但张萌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脚,他便没开口。
饭后,陈默去阳台抽烟,发现那两瓶中秋节的酒被放在角落里,旁边还有几瓶看起来年代久远的酒。
"那些是老同事送的。"张建国走了过来,"这瓶是老李给的,说是酒厂内部的品鉴酒,市面上买不到。"
他拿起一瓶外包装朴素的白酒,瓶身上只有简单的文字,没有花哨的装饰。"这才是真正的好酒。"
陈默点点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确实不懂酒,也不知道什么叫"内部品鉴酒",在他看来,398元的酒已经不算便宜了。
第二次去岳父家是十月初,张萌生日。陈默买了个蛋糕,没有再带酒。餐桌上,张建国开的还是那瓶所谓的"内部品鉴酒"。
"陈默啊,不是我说你,送礼得看对象。"张建国半开玩笑地说,"我这辈人认的不是包装,是分量。"
这话说得有点重了,张萌脸色变了变,想要打圆场,但被张建国摆手制止了。
"我知道你们年轻人工作忙,但有些东西还是要学的。"他继续说,"就像这瓶酒,看起来不起眼,但知道的人都明白它的价值。"
陈默终于忍不住了:"那您说说,什么样的酒才有分量?"
"这个……"张建国顿了一下,"总之不是超市里随便买的那种。"
这话说得含糊,但陈默听出了意思。他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那天晚上回家的路上,张萌一直没说话。快到家时,她突然开口:"我爸就是这性格,你别往心里去。"
"我没往心里去。"陈默说,"只是觉得有点困惑。什么叫'有分量'的酒?"
张萌想了想:"可能是那种比较难买到的吧。"
"难买到的就是好酒?"
"不是,但我爸那一代人,总觉得难得到的东西更珍贵。"
陈默没再说话,但这个问题在他心里留下了印象。
第二章
十月中旬,公司和一家地方酒厂谈合作,做他们的线上推广项目。项目经理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姓王,说话客气,办事靠谱。
项目谈了一个多月,合作很顺利。最后一次见面时,王经理提着个纸袋来了。
"陈总,这是我们自家酿的酒,没贴标,您拿回去尝尝。"他把袋子放在陈默桌上,"不值什么钱,就是个心意。"
陈默打开袋子看了看,里面是两瓶白酒,瓶身是白瓷的,看起来很朴素,确实没有任何标签。
"这是你们酒厂生产的?"
"不是。"王经理笑了笑,"是我岳父自己酿的,他以前在酒厂工作,退休后在家里搞了个小作坊,按老方子酿酒,就是自娱自乐。"
陈默点点头:"那我就不客气了。"
"千万别客气。"王经理站起身,"合作愉快。"
送走王经理,陈默把那两瓶酒放进了办公室的储物柜。过了几天,他想起这事,便把酒带回了家,随手放在后备箱里,然后就忘了。
十一月初的一个周末,张萌说好久没去看父亲了,两人便开车过去。路上陈默才想起,这次什么都没买。
"要不停个超市?"
"算了吧。"张萌说,"就这么去,我爸那里什么都不缺。"
到了楼下,陈默突然想起后备箱里的酒。"王经理给的那两瓶酒还在车里,要不拿上去?"
"什么酒?"
"就是那个合作的酒厂,他们的人给的自酿酒。"
张萌想了想:"那就拿上去吧,总比空手好。"
陈默从后备箱取出那个纸袋,里面的两瓶酒还是老样子,白瓷瓶身,没有标签,看起来确实不怎么起眼。
"我爸肯定又要念叨。"张萌看了看说。
"念叨就念叨吧。"陈默有些无奈,"总不能每次都买几百块的酒。"
他们上了楼,张建国开门看到女儿女婿,很高兴。接过陈默手里的袋子,他习惯性地往里面瞄了一眼。
"又是没牌子的酒?"张建国的语气有些失望。
"是合作方给的。"陈默解释。
"合作方……"张建国把酒拿出来看了看,"这包装,连个标签都没有。"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
"咦,谁来了?"张建国放下酒去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深灰色的羊毛衫,头发梳得很整齐,气质温和但不失威严。
"老李!"张建国惊喜地叫了起来。
"建国,在家啊。"来人笑着说,"我路过附近,顺便来看看老部下。"
这是张建国的老领导李局长,退休前是市里一个部门的副局长。陈默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个很和蔼的长辈。
"快进来,快进来。"张建国忙不迭地招呼,"萌萌和陈默也在。"
李局长进了门,和张萌陈默打了招呼,然后在沙发上坐下。张建国忙着泡茶,让陈默去拿酒。
"拿什么酒好呢?"陈默犯了愁。
"就拿那瓶品鉴酒吧。"张建国在厨房里喊。
陈默想起阳台上那瓶所谓的内部品鉴酒,正要去拿,又想起茶几上刚放下的那两瓶没标签的酒。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那两瓶简装酒拿了出来。
"老李,喝点?"张建国端着茶壶出来。
李局长看了眼茶几上的酒,目光停顿了一下。他起身走过去,拿起其中一瓶仔细看了看。
"这酒……"他的表情变得有些严肃。
张建国以为领导嫌酒差,赶紧说:"这是陈默随便带的,不值钱,我去拿我那瓶好的。"
"等等。"李局长伸手制止了他,"这酒你哪来的?"
第三章
客厅里突然安静下来。
李局长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认真,甚至有点严肃。他把酒瓶举到眼前,仔细观察瓶身。
"小同志,这酒是从哪弄来的?"他看着陈默问。
陈默有些紧张:"是我们公司合作方给的,说是他岳父自己酿的。"
"他岳父?"李局长皱着眉头,"他岳父是什么人?"
李局长又拿起另一瓶酒,翻过来看瓶底。过了半分钟,他缓缓说道:"这个酒可不简单!"
这话一出,张建国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地上,张萌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