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养老规划罗姐说」关注我
作为80后,身边不少朋友算完社保养老金后都慌了:替代率不到40%、老龄化速度是别人的3倍、交钱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些数字戳破了“退休躺平”的幻想。
一、社保养老金,越来越“不经花”了?
1. 替代率腰斩,退休金缩水太狠
2000年的时候,退休金还能拿到退休前工资的70%——比如以前月入1万,退休能领7000,日子过得不差;可到2025年,替代率直接跌破40%,月入1万只能领4000,要是月薪4万,退休可能连1.6万都不到。
更扎心的是,收入越高,替代率反而越低。月薪2万的白领,退休后拿8000,在一线城市可能连养车、交物业费都紧张,更别说维持原来的生活品质了。照现在的老龄化速度,未来替代率说不定会跌到30%以下。
2. 少子化+老龄化,社保快“扛不住”了
现在的社保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的钱,直接发给退休老人。可问题是,交钱的人越来越少,花钱的人越来越多:
• 2023年新生儿才788万,比2016年少了一半,未来劳动力肯定不够;
• 到2050年,60岁以上老人占比会超30%,相当于每3个人就要养1个老人,现在还是2.6个人养1个。
就像北京的陈师傅,工作40年,退休能领1万多;可他00后儿子月薪1.2万,每月公司加个人缴纳2400+社保——照这趋势,未来10个年轻人都未必养得起1个老人,社保“空账”风险越来越大。
二、为啥说80后是“养老最惨一代”?
1. 刚好赶上“延迟退休”
本来盼着60岁退休享清福,结果大概率要延到65岁——等于多交5年社保,少领5年养老金,硬生生多干5年。说白了,延迟退休就是把养老压力从国家转嫁到我们个人身上。
2. 社保基金靠“拆东补西”
有预测说2035年社保基金结余可能就耗尽了,现在全靠财政补贴、划转国企利润填窟窿,但这终究是杯水车薪。等我们80后退休时,能不能足额领到社保,真的要打个问号。
3. 丁克、独生子女压力翻倍
要是独生子女,夫妻俩要养4个老人,就算社保替代率高,也扛不住4份养老压力;丁克更要提前打算——没有子女帮衬,老了住养老院都得自己掏钱,一线城市养老院月均1.5万,光靠社保根本不够。
三、普通人别慌!3条路能自救
社保靠不住,但我们能自己规划,这3条“野路子”普通人都能走:
1. 强制储蓄:用国家政策给自己存养老钱
• 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最多存1.2万,能抵税,还能享受复利。30岁开始存,到60岁能多攒几十万,退休后每月能多领好几千。
• 商业养老保险:选那种锁定利率的年金险,年轻时每年存点,退休后能按月领钱,相当于多了一份“补充退休金”。
2. 搞“被动收入”:老了也能赚钱
别想着靠工资活一辈子,提前培养能“躺赚”的本事:
• 学个硬技能,比如编程、设计、翻译,50岁后还能接兼职单,月入过万不难;
• 搞轻资产创业,比如社区团购、知识付费,靠经验和资源赚钱,不用拼体力。
3. 薅政策羊毛:能省则省,能补则补
• 以房养老:要是在一线城市有老破小,退休后可以抵押给银行,每月能领5000-8000元,房子还是自己的,相当于“以房换钱”养老。
• 税优健康险:每年缴2400元就能抵税,还能报销癌症特药、住院费用,减少养老时的医疗支出。
四、最后说句实在话:社保是“保底”,不是“靠山”
别再指望社保能让你退休后过得多体面——它顶多保证你饿不死,想住得舒服、看病不愁,还得靠自己。看看公务员就知道,他们退休金平均8000(替代率75%),普通人只有3000(替代率30%),差距就在职业年金、隐性福利上,咱们普通人比不了,只能自己早做打算。
养老焦虑本质是“准备不足”的焦虑。社保该交还得交(断缴会影响医保、购房资格),但别把宝全押在上面,搭配商业保险、投资、被动收入,构建“三条腿的凳子”才稳。毕竟,30岁开始规划和40岁才着急,退休后的生活真的天差地别。
你算过自己的养老金替代率吗?评论区聊聊你的养老计划,互相支支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