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第三季度的推进,2026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原新农合)的集中缴费工作正陆续在全国各地启动。以温州市为例,该市已于2025年8月30日发布通告,明确2026年度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期为2025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这标志着新一年的医保保障周期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广大参保群众,特别是农村老年群体普遍关注:相较于2025年个人最低缴费400元的标准,2026年个人缴费是否继续上调?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参保人能否享受缴费减免?本文将围绕这些核心关切展开分析。
![]()
第一、缴费标准变动趋势:持续温和上涨是主基调
审视近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机制,个人缴费标准的适度上调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现实基础:
历史增长轨迹
回溯过去两年:2024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最低标准为380元/人,至2025年度已上调至400元/人。这20元的年度增幅,延续了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随经济发展和医疗成本上升而动态调整的长期规律。
财政补助同步强化
需特别指出,居民医保筹资由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共同构成,且后者占据更大比重。2025年度,财政补助标准在2024年640元/人的基础上,增加了30元,达到670元/人。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财政补助新增部分(30元)首次超过了个人缴费新增部分(20元),体现了政府强化基本医保保障力度的决心。
2026年上调预期
基于以下因素,2026年个人缴费标准继续小幅上调的可能性较高:
保障能力提升需求:政策层面持续强调“增强居民医保保障能力”与“强化大病保险精准保障”,这必然需要稳定增长的基金收入作为支撑。
医疗费用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加剧、新技术应用等因素推动医疗费用刚性上涨,医保基金支出压力相应增加。
地方实践先行:温州市2026年缴费方案已明确:0-18岁人员个人缴费630元,18岁以上成人(含60岁以上老人)个人缴费660元。虽然温州标准显著高于2025年全国最低水平(400元),但其体现的“个人与财政双增长”模式具有风向标意义。预计2026年全国最低缴费标准很可能在400元基础上,出现适度上调(如420元或430元),具体额度需待国家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发文确定。各地将在国家指导线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最终标准。
![]()
第二、60岁以上群体:普遍无专项减免,保障公平性优先
针对广大老年参保人关心的“60岁及以上能否减免”问题,现有政策框架和最新地方实践显示:
国家层面无普适性年龄减免
在现行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设计中,并未统一规定对60岁或65岁及以上老年参保人实行个人缴费减免。筹资标准通常按人群分类(如学生儿童、成年人),而非单纯依据年龄划定优惠。
地方实践印证无年龄优惠
以已公布2026年方案的温州市为例:
缴费标准仅区分“0-18岁”与“18岁以上”两档。
“18岁以上”参保人,无论年龄是18岁还是80岁,均统一按660元的个人标准缴费,财政补助统一为1320元。
其中,0-18岁群体个人缴费630元,比成年人少30元,财政补助也相应少60元。这体现的是对未成年群体的适度倾斜,而非老年优待。
特殊群体保障另有渠道
虽然无普遍性的年龄减免,但国家及地方层面通过以下途径为困难老年群体提供保障:
医疗救助对象: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等,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全额或定额资助。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老人可借此渠道减轻或免除缴费负担。
地方性优待探索:极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可能在地方财政支持下,尝试对高龄老人(如80岁以上)给予象征性补贴,但这并非主流,且不具有普遍性。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60岁以上参保老人而言,2026年仍需按所在地确定的成人标准足额缴纳个人医保费用。
![]()
第三、理性看待缴费增长:性价比与保障刚需的平衡
面对可能持续上调的个人缴费标准,部分参保人可能产生疑虑。此时,需客观评估居民医保的保障价值与成本:
与职工医保成本对比悬殊
以辽宁省丹东市2025年数据为例:
职工医保:按最低缴费基数5480元/月、个人费率5.5%计算,年缴费额 = 5480 * 5.5% * 12 = 3616.8元。
居民医保(新农合):2025年全国最低个人缴费仅400元/年。
成本差距:居民医保年缴费额仅为职工医保的约 1/9。即使2026年个人缴费上涨至420元或430元,这一巨大成本优势依然存在。
保障水平差距分析
虽然居民医保整体报销待遇低于职工医保,但关键领域的保障力度值得关注:
住院报销:
一级医院(如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可达90%,接近甚至等同于职工医保(90%-95%)。
二级医院:居民医保约80%,职工医保约85%-80%,差距在5个百分点内。
三级医院(大医院):居民医保约60%,职工医保约80%-85%,差距较为明显(20-25个百分点)。
大病保险:居民医保普遍包含大病保险二次报销,对高额医疗费用患者进一步减负。
不可替代的兜底功能
对于无法参加或无力承担职工医保的广大农村居民、城镇非就业居民(含老人)而言,每年数百元的居民医保缴费,换取的是应对疾病风险(尤其是住院和大病)的基础保障网。一旦罹患重病,医保报销可显著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风险。
![]()
第四、行动建议:及时参保,关注本地政策
为确保2026年持续享有医保保障,建议参保人:
紧盯缴费时间窗口
密切关注户籍地或参保地医保部门(官网、微信公众号、社区通知)发布的2026年度参保缴费通告,明确本地集中缴费期(通常为2025年第四季度),避免错过时限导致保障中断。
确认个人缴费标准
国家层面指导标准出台后,各地将陆续公布本地具体缴费金额(可能高于国家最低标准)。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查询确认,切勿轻信非官方传言。
困难群体主动申请资助
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参保人(含困难老人),应及时向户籍地乡镇(街道)民政或医保经办机构提出资助申请,按规定提交材料,减轻缴费负担。
选择便捷缴费渠道
充分利用税务部门提供的线上(手机APP、微信/支付宝社保缴费模块、网上银行)、线下(银行柜台、村/社区代收点、办税服务厅)等多种缴费渠道,确保资金安全、操作便利。
![]()
结语
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在延续“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联动增长”的机制下,较2025年的400元最低标准存在较大概率的小幅上调。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目前在全国性制度安排和主要地方实践中,暂无法享受基于年龄的普遍性缴费减免,需按所在地成人标准缴纳。将居民医保与职工医保进行成本对比可见,前者仍具有显著的经济可及性优势,尤其为农村和城镇非就业老年群体提供了抵御疾病风险的基础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