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带 82 岁爷爷进城治病,坐车时男子说了一句话,爷爷:我回乡下

分享至

“爷爷,您就别犟了,药都吃了大半年了,这回必须跟我进城好好查查!”

李强握着电话,语气里满是焦急和不容置疑。

“我这把老骨头没事,去城里净花冤枉钱。”

电话那头,爷爷的声音微弱却固执。



01

李强的童年,是跟着爷爷在乡下长大的。

那会儿他父母在城里打工,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几趟。

记忆里,父母的脸总是模糊的,爷爷的背影却是清晰的。

李家村不大,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门口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

夏天,爷爷会扛着锄头下地,李强就跟在后面,踩着田埂上软软的泥巴。

累了,爷爷就找个树荫,从兜里掏出一个水壶,先让李强喝。

水不甜,就是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但李强觉得比城里带回来的汽水好喝多了。

爷爷的背很宽,李强常常趴在上面,像坐在一座移动的小山上。

他能闻到爷爷身上淡淡的汗味和泥土的清香,那是他童年里最安心的味道。

村里的孩子多,一到傍晚就疯跑。

李强也跟着跑,但总会下意识地回头看,爷爷准保就坐在老槐树下,摇着蒲扇,笑呵呵地望着他。

只要看到爷爷的身影,李强就觉得心里踏实。

晚饭很简单,地里种的青菜,自家养的鸡下的蛋。

爷爷做饭手艺一般,来来回回就那几样,但李强吃得特别香。

他最喜欢吃爷爷做的葱花炒蛋,金黄的鸡蛋裹着翠绿的葱花,能下一大碗米饭。

吃饭的时候,爷爷总把碗里的肉夹给李强。

“强娃,多吃点,长身体。”

“爷爷,你也吃。”

“爷爷牙不好,咬不动,你吃。”

李强信以为真,埋着头把肉都吃了,心里还想着,等长大了要给爷爷买最好吃的、最软的东西。

冬天的夜晚很长,乡下没什么娱乐。

爷孙俩就早早地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

爷爷会给他讲故事,讲那些他年轻时候的事,讲山里的野猪和兔子。

李强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在爷爷的故事声中睡着。

睡梦里,他感觉有人掖了掖他的被角,那是爷爷粗糙又温暖的大手。

父母偶尔会回来一次,通常是过年。

他们会给李强带回很多新奇的玩具和漂亮的衣服。

但李强对那些东西的热情维持不了多久。

他更喜欢爷爷用竹子给他做的风车,虽然不好看,但能在风里转很久。

父母在家的那几天,家里会变得很热闹,但又有些陌生。

他们说话的语气,谈论的事情,都和这个小小的村庄格格不入。

李强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

反倒是父母一走,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才觉得自在。

“爷爷,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有一次,他小声问。

爷爷停下编竹筐的手,摸了摸他的头。

“傻娃子,哪有不疼自己娃的父母。”

“他们是为你好,想在城里多挣点钱,以后让你过好日子。”

李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不懂什么是好日子,他只知道,有爷爷在身边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

02

日子就像田里的庄稼,一茬接着一茬,李强很快就长大了。

他开始上学,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学。

回家的次数渐渐变少了,从每天回家,到每周回家一次。

每次回来,爷爷都会提前在村口等他。

看到他背着书包的身影,爷爷脸上的皱纹都会笑成一团。

“回来了?饿不饿?锅里给你留着饭。”

还是那几句最朴实的话,却总能让李强在学校积攒的一身疲惫烟消云散。

他会把学校里的事讲给爷爷听,讲那些有趣的同学,讲老师教的新知识。

爷爷听不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和英语单词,但他听得特别认真。

他会不住地点头,说:“俺们强娃出息了,比爷爷强。”

后来,李强考上了城里的大学,那是李家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村里人都来祝贺,爷爷高兴得像个孩子,摆了好几桌酒席。

那天爷爷喝了很多酒,拉着李强的手,一遍遍地说:“好,好,到城里好好念书,以后就不用像爷爷一样,一辈子跟泥土打交道了。”

李强看着爷爷通红的脸和湿润的眼眶,用力地点了点头。

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是爷爷送他去的。

爷孙俩坐了很久的拖拉机才到镇上,又从镇上挤上了去城里的长途汽车。

那是爷爷第一次进城。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看得爷爷眼花缭乱。

他紧紧地跟在李强身后,生怕走丢了。

安顿好宿舍,李强要送爷爷去车站。

爷爷摆摆手说:“不用送,我一个老头子,丢不了。你刚来学校,多跟新同学熟悉熟悉。”

临走时,爷爷从一个布包里掏出一沓钱,塞到李强手里。

钱被卷得很紧,带着爷爷手心的温度,有零有整,皱皱巴巴的。

“强娃,这是家里所有的钱了,你在城里开销大,省着点花,别委屈了自己。”

李强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知道,这些钱是爷爷一担一担卖菜,一个一个卖鸡蛋攒下来的。

大学四年,李强很少回家。

他要学习,要参加社团,还要做兼职给自己挣生活费。

他和爷爷的联系,变成了电话线里的声音。

每次打电话,他都说自己一切都好,让爷爷别担心。

爷爷在电话那头,总是重复那几句话。

“钱够不够花?”

“天冷了要多穿衣服。”

“别老吃外面的东西,没营养。”

李强每次都耐心地答应着,但心里却有些不耐烦。

他觉得爷爷唠叨,觉得这些话说了无数遍。

他不知道,电话那头的爷爷,是多么地想念他。

毕业后,李强顺利地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他租了一个小小的单间,每天挤着地铁上下班,为了能在这个大城市站稳脚跟而拼命努力。

他变得越来越忙,忙着开会,忙着写方案,忙着应酬。

回老家的时间,从一年一次,变成了两年一次。

电话也打得少了,常常是爷爷打过来,他正忙,匆匆说几句就挂了。

“爷爷,我这儿正开会呢,晚点给您回过去。”

可这个“晚点”,常常就到了深夜,他累得只想睡觉,把回电话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他觉得自己很孝顺。

每个月都按时给爷爷寄钱,虽然不多,但足够爷爷在乡下生活。

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儿子、一个孙子该做的事。

他用钱来衡量自己的孝心,却忘了,爷爷最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钱。



03

又是一年秋天,公司给了一个难得的短假。

同事们都计划着去旅游,去放松。

李强本来也想去,但在订机票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爷爷。

算起来,他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

他心里涌起一阵愧疚,退掉了机票,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车子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两旁的景色依旧。

可当他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心却沉了下去。

院子里的杂草长高了不少,墙角的锄头和镰刀上落了薄薄一层灰。

那只他小时候养的大黄狗已经很老了,趴在门口,看到他,只是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尾巴。

“爷爷?”

李强喊了一声。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爷爷佝偻着背,慢慢走了出来。

两年不见,爷爷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

头发全白了,背也更驼了,脸上和脖子上的皮肤松松垮垮地耷拉着,像老树的皮。

“强娃?你咋回来了?”爷爷看到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公司放假,我回来看看您。”李强放下行李,快步走过去扶住爷爷。

爷爷的手很凉,而且在微微发抖。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爷爷拉着他,仔细地端详着,“瘦了,在城里工作累吧?”

“不累,挺好的。”李强笑着说。

走进屋里,一股淡淡的药味飘进鼻子里。

李强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几个白色药瓶。

他走过去拿起来,瓶身上印着他看不懂的药名,但“降压”、“护心”这几个字眼还是让他心头一紧。

“爷爷,您身体不舒服?”

爷爷眼神有些躲闪,伸手想把药瓶收起来。

“没啥,就是人老了,血压有点高,村里王医生给开的,吃了就好。”

“吃了多久了?”李强追问。

“也没多久,就……就大半年吧。”

大半年!

李强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整整大半年,爷爷一个人在家吃着这些药,他这个做孙子的,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他每次打电话,爷爷都说自己身体很好,让他别担心。

“您为什么不告诉我?”李强的声音有些哽咽。

“告诉你干啥?你在城里工作那么忙,那么累,我这点小毛病,跟你说了不是让你分心吗?”爷爷说得轻描淡写。

“你每个月寄回来的钱,够我看病吃药了,别担心。”

李强看着爷爷故作轻松的样子,心里更是难受。

他扶着爷爷坐下,给他倒了杯水。

“爷爷,村里的医生水平有限,明天我带您去城里,找大医院的专家好好看看。”

“不去不去。”爷爷连连摆手,“去城里干啥,又花钱又折腾,我这身体自己有数,没事。”

“这事您得听我的。”李强的语气不容置疑,“钱的事情您不用操心,我工作这几年也攒了点钱。”

“再说了,您把我带大,现在您老了,身体不舒服,我带您去看病,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爷爷看着李强坚决的样子,沉默了。

他知道孙子是真心为他好。

“城里看病,贵得很吧?”他小声问。

“您别管贵不贵,只要能把您的病看好,花多少钱都值。”

晚饭,李强亲自下厨。

他想做小时候最爱吃的葱花炒蛋,可打出来的鸡蛋,蛋黄都有些散了。

他这才想起来,家里的鸡,早就因为爷爷没精力照顾,送给邻居了。

这鸡蛋,还是爷爷从邻居家要来的。

饭桌上,爷孙俩都没怎么说话。

李强心里堵得慌,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他看着对面的爷爷,小心翼翼地吃着饭,偶尔还会因为咳嗽而停下来。

他突然发现,自己对爷爷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他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开始血压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心脏不舒服,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连养几只鸡都觉得力不从心了。

他只知道每个月寄钱回来,却忘了回来看看这个把他养大的人。

那一晚,李强想了很多。

他决定,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爷爷接到城里,好好做个全面的检查。



04

第二天一大早,李强就起来了。

他开始帮爷爷收拾东西,准备带他进城。

“爷爷,您把换洗的衣服和社保卡带上就行,其他的城里都有,我给您买新的。”李强一边说,一边打开衣柜。

衣柜里都是些旧衣服,洗得发白,叠得整整齐齐。

爷爷没听他的,自己颤颤巍巍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

“强娃,把这个带上。”

李强打开一看,里面是他小时候的各种东西。

一张发黄的奖状,是他小学得的“三好学生”。

一个用竹子做的,已经坏掉的风车。

还有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们爷孙俩的合影,从李强被抱在怀里,到他长得和爷爷差不多高。

“爷爷,带这些干嘛,又重又占地方。”李强有些不解。

“带着,带着心里踏实。”爷爷固执地说。

除了这些,爷爷还非要带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那个搪瓷茶缸,说城里的杯子喝水没味儿。

他还想把院子里那把磨得光滑的旧藤椅也带上,被李强好说歹说才劝住。

李强看着爷爷收拾出来的“宝贝”,一个旧包袱塞得满满当当,哭笑不得,但心里又觉得酸酸的。

这些在自己看来是累赘的东西,却是爷爷生活的全部。

出发前,李强带着爷爷去和村里的邻居们告别。

隔壁的张大娘拉着爷爷的手,嘱咐道:“老李哥,到了城里好好听娃的话,让医生好好给你瞅瞅。”

村口的王大爷说:“去了城里享福喽,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伙计。”

爷爷笑着一一回应,但眼神里满是不舍。

他回头看了看自家的老屋,看了看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看了看那条他走了无数遍的田间小路。

李强提前叫好了车,一辆小轿车,这在李家村可是稀罕物。

司机是镇上的人,看到李强扶着爷爷出来,很客气地帮忙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大爷,您坐后面,宽敞。”司机说。

爷爷从没坐过这么好的车,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地坐了进去,腰板挺得笔直。

李强坐在他旁边,想让他放松一点。

“爷爷,您靠着睡会儿吧,到城里还得两个多小时呢。”

“不困。”爷爷摇摇头,眼睛一直看着窗外。

车子缓缓驶出村子,把那些熟悉的景象一点点甩在身后。

爷爷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座生他养他的小村庄,直到它彻底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李强看到,爷爷的眼角,好像有泪光在闪动。

他知道,让一个在这里生活了八十二年的老人离开故土,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

但他别无选择。

他不能再让爷爷一个人守着这座空荡荡的老屋,守着一身的病痛。

他必须带他走,去那个自己正在奋斗的城市,给他一个安稳的、健康的晚年。

这是他作为孙子,必须扛起的责任。

“爷爷,等您病看好了,我再送您回来。”李强轻声说。

爷爷没有回答,只是把头转向了另一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

李强知道,爷爷心里不好受。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爷爷那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

爷爷的手很凉,李强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



05

车子上了高速公路,窗外的景物开始变得单调。

一望无际的平原,偶尔掠过几个村庄的轮廓。

爷爷一开始还很有兴趣地看着,但很快就觉得乏味了。

车里的空间很小,也很安静,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和轮胎压过路面的声音。

这种安静让李强觉得有些压抑。

他想找点话说,打破这沉闷的气氛。

“爷爷,您看外面,现在路修得多好,想当年我们去镇上,还得坐拖拉机颠半天。”

爷爷“嗯”了一声,没什么反应。

李强又说:“等到了城里,我先带您去吃点好吃的,城里有家馆子的烤鸭特别出名,入口即化,您肯定喜欢。”

爷爷还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把头靠在车窗上,闭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

李强知道他没睡着。

他只是不想说话。

车里的气氛又回到了冰点。

李强拿出手机,开始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邮件,信息,一个接一个地弹出来。

他低着头,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有一个项目出了点问题,客户很不满意,他需要立刻想出解决方案。

城市的节奏就是这样,哪怕你只是短暂地离开,也会有无数的事情追着你跑。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工作里,忘了旁边还坐着第一次出远门的爷爷。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终于处理完紧急的事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放下手机,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这才想起爷爷。

他转头看去,爷爷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车子已经能看到城市的高楼轮廓了。

那些密密麻麻的建筑像一堵墙,横亘在天际线上,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李强看着那片钢筋水泥的森林,那是他为之奋斗的地方。

他要在那里买一套房子,把爷爷接过来,给他最好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是完美的,是为了爷爷好。

他看着身边的爷爷,看着他苍老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即将要为他撑起一片天的豪情。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轻松而又带着些许炫耀的语气,对着爷爷说了一句话。

话说出口的那一刻,他甚至还在想象着爷爷听到后,会是怎样一种欣慰又骄傲的表情。

然而,爷爷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一直闭着眼睛的爷爷,身体猛地一震。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没有欣慰,没有骄傲,只有一种李强看不懂的、深不见底的悲凉。

爷爷慢慢地、慢慢地转过身来看着他。

李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他看到爷爷的眼神从他脸上移开,落在了某个虚空的地方。

然后,他用一种无比清晰,又无比疲惫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回乡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