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您就别犟了,药都吃了大半年了,这回必须跟我进城好好查查!”
李强握着电话,语气里满是焦急和不容置疑。
“我这把老骨头没事,去城里净花冤枉钱。”
电话那头,爷爷的声音微弱却固执。
01
李强的童年,是跟着爷爷在乡下长大的。
那会儿他父母在城里打工,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几趟。
记忆里,父母的脸总是模糊的,爷爷的背影却是清晰的。
李家村不大,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山脚下,门口就是大片大片的田地。
夏天,爷爷会扛着锄头下地,李强就跟在后面,踩着田埂上软软的泥巴。
累了,爷爷就找个树荫,从兜里掏出一个水壶,先让李强喝。
水不甜,就是井里打上来的凉水,但李强觉得比城里带回来的汽水好喝多了。
爷爷的背很宽,李强常常趴在上面,像坐在一座移动的小山上。
他能闻到爷爷身上淡淡的汗味和泥土的清香,那是他童年里最安心的味道。
村里的孩子多,一到傍晚就疯跑。
李强也跟着跑,但总会下意识地回头看,爷爷准保就坐在老槐树下,摇着蒲扇,笑呵呵地望着他。
只要看到爷爷的身影,李强就觉得心里踏实。
晚饭很简单,地里种的青菜,自家养的鸡下的蛋。
爷爷做饭手艺一般,来来回回就那几样,但李强吃得特别香。
他最喜欢吃爷爷做的葱花炒蛋,金黄的鸡蛋裹着翠绿的葱花,能下一大碗米饭。
吃饭的时候,爷爷总把碗里的肉夹给李强。
“强娃,多吃点,长身体。”
“爷爷,你也吃。”
“爷爷牙不好,咬不动,你吃。”
李强信以为真,埋着头把肉都吃了,心里还想着,等长大了要给爷爷买最好吃的、最软的东西。
冬天的夜晚很长,乡下没什么娱乐。
爷孙俩就早早地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
爷爷会给他讲故事,讲那些他年轻时候的事,讲山里的野猪和兔子。
李强听得津津有味,常常在爷爷的故事声中睡着。
睡梦里,他感觉有人掖了掖他的被角,那是爷爷粗糙又温暖的大手。
父母偶尔会回来一次,通常是过年。
他们会给李强带回很多新奇的玩具和漂亮的衣服。
但李强对那些东西的热情维持不了多久。
他更喜欢爷爷用竹子给他做的风车,虽然不好看,但能在风里转很久。
父母在家的那几天,家里会变得很热闹,但又有些陌生。
他们说话的语气,谈论的事情,都和这个小小的村庄格格不入。
李强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相处。
反倒是父母一走,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才觉得自在。
“爷爷,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有一次,他小声问。
爷爷停下编竹筐的手,摸了摸他的头。
“傻娃子,哪有不疼自己娃的父母。”
“他们是为你好,想在城里多挣点钱,以后让你过好日子。”
李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他不懂什么是好日子,他只知道,有爷爷在身边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
02
日子就像田里的庄稼,一茬接着一茬,李强很快就长大了。
他开始上学,从村里的小学,到镇上的中学。
回家的次数渐渐变少了,从每天回家,到每周回家一次。
每次回来,爷爷都会提前在村口等他。
看到他背着书包的身影,爷爷脸上的皱纹都会笑成一团。
“回来了?饿不饿?锅里给你留着饭。”
还是那几句最朴实的话,却总能让李强在学校积攒的一身疲惫烟消云散。
他会把学校里的事讲给爷爷听,讲那些有趣的同学,讲老师教的新知识。
爷爷听不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和英语单词,但他听得特别认真。
他会不住地点头,说:“俺们强娃出息了,比爷爷强。”
后来,李强考上了城里的大学,那是李家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村里人都来祝贺,爷爷高兴得像个孩子,摆了好几桌酒席。
那天爷爷喝了很多酒,拉着李强的手,一遍遍地说:“好,好,到城里好好念书,以后就不用像爷爷一样,一辈子跟泥土打交道了。”
李强看着爷爷通红的脸和湿润的眼眶,用力地点了点头。
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是爷爷送他去的。
爷孙俩坐了很久的拖拉机才到镇上,又从镇上挤上了去城里的长途汽车。
那是爷爷第一次进城。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看得爷爷眼花缭乱。
他紧紧地跟在李强身后,生怕走丢了。
安顿好宿舍,李强要送爷爷去车站。
爷爷摆摆手说:“不用送,我一个老头子,丢不了。你刚来学校,多跟新同学熟悉熟悉。”
临走时,爷爷从一个布包里掏出一沓钱,塞到李强手里。
钱被卷得很紧,带着爷爷手心的温度,有零有整,皱皱巴巴的。
“强娃,这是家里所有的钱了,你在城里开销大,省着点花,别委屈了自己。”
李强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知道,这些钱是爷爷一担一担卖菜,一个一个卖鸡蛋攒下来的。
大学四年,李强很少回家。
他要学习,要参加社团,还要做兼职给自己挣生活费。
他和爷爷的联系,变成了电话线里的声音。
每次打电话,他都说自己一切都好,让爷爷别担心。
爷爷在电话那头,总是重复那几句话。
“钱够不够花?”
“天冷了要多穿衣服。”
“别老吃外面的东西,没营养。”
李强每次都耐心地答应着,但心里却有些不耐烦。
他觉得爷爷唠叨,觉得这些话说了无数遍。
他不知道,电话那头的爷爷,是多么地想念他。
毕业后,李强顺利地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他租了一个小小的单间,每天挤着地铁上下班,为了能在这个大城市站稳脚跟而拼命努力。
他变得越来越忙,忙着开会,忙着写方案,忙着应酬。
回老家的时间,从一年一次,变成了两年一次。
电话也打得少了,常常是爷爷打过来,他正忙,匆匆说几句就挂了。
“爷爷,我这儿正开会呢,晚点给您回过去。”
可这个“晚点”,常常就到了深夜,他累得只想睡觉,把回电话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他觉得自己很孝顺。
每个月都按时给爷爷寄钱,虽然不多,但足够爷爷在乡下生活。
他觉得,这就是一个儿子、一个孙子该做的事。
他用钱来衡量自己的孝心,却忘了,爷爷最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钱。
03
又是一年秋天,公司给了一个难得的短假。
同事们都计划着去旅游,去放松。
李强本来也想去,但在订机票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爷爷。
算起来,他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
他心里涌起一阵愧疚,退掉了机票,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车子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两旁的景色依旧。
可当他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心却沉了下去。
院子里的杂草长高了不少,墙角的锄头和镰刀上落了薄薄一层灰。
那只他小时候养的大黄狗已经很老了,趴在门口,看到他,只是有气无力地摇了摇尾巴。
“爷爷?”
李强喊了一声。
屋里传来一阵咳嗽声,接着,爷爷佝偻着背,慢慢走了出来。
两年不见,爷爷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
头发全白了,背也更驼了,脸上和脖子上的皮肤松松垮垮地耷拉着,像老树的皮。
“强娃?你咋回来了?”爷爷看到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
“公司放假,我回来看看您。”李强放下行李,快步走过去扶住爷爷。
爷爷的手很凉,而且在微微发抖。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爷爷拉着他,仔细地端详着,“瘦了,在城里工作累吧?”
“不累,挺好的。”李强笑着说。
走进屋里,一股淡淡的药味飘进鼻子里。
李强一眼就看到了桌子上放着的几个白色药瓶。
他走过去拿起来,瓶身上印着他看不懂的药名,但“降压”、“护心”这几个字眼还是让他心头一紧。
“爷爷,您身体不舒服?”
爷爷眼神有些躲闪,伸手想把药瓶收起来。
“没啥,就是人老了,血压有点高,村里王医生给开的,吃了就好。”
“吃了多久了?”李强追问。
“也没多久,就……就大半年吧。”
大半年!
李强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揪了一下。
整整大半年,爷爷一个人在家吃着这些药,他这个做孙子的,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他每次打电话,爷爷都说自己身体很好,让他别担心。
“您为什么不告诉我?”李强的声音有些哽咽。
“告诉你干啥?你在城里工作那么忙,那么累,我这点小毛病,跟你说了不是让你分心吗?”爷爷说得轻描淡写。
“你每个月寄回来的钱,够我看病吃药了,别担心。”
李强看着爷爷故作轻松的样子,心里更是难受。
他扶着爷爷坐下,给他倒了杯水。
“爷爷,村里的医生水平有限,明天我带您去城里,找大医院的专家好好看看。”
“不去不去。”爷爷连连摆手,“去城里干啥,又花钱又折腾,我这身体自己有数,没事。”
“这事您得听我的。”李强的语气不容置疑,“钱的事情您不用操心,我工作这几年也攒了点钱。”
“再说了,您把我带大,现在您老了,身体不舒服,我带您去看病,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爷爷看着李强坚决的样子,沉默了。
他知道孙子是真心为他好。
“城里看病,贵得很吧?”他小声问。
“您别管贵不贵,只要能把您的病看好,花多少钱都值。”
晚饭,李强亲自下厨。
他想做小时候最爱吃的葱花炒蛋,可打出来的鸡蛋,蛋黄都有些散了。
他这才想起来,家里的鸡,早就因为爷爷没精力照顾,送给邻居了。
这鸡蛋,还是爷爷从邻居家要来的。
饭桌上,爷孙俩都没怎么说话。
李强心里堵得慌,吃了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他看着对面的爷爷,小心翼翼地吃着饭,偶尔还会因为咳嗽而停下来。
他突然发现,自己对爷爷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几年前。
他不知道爷爷什么时候开始血压高,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心脏不舒服,甚至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始,连养几只鸡都觉得力不从心了。
他只知道每个月寄钱回来,却忘了回来看看这个把他养大的人。
那一晚,李强想了很多。
他决定,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把爷爷接到城里,好好做个全面的检查。
04
第二天一大早,李强就起来了。
他开始帮爷爷收拾东西,准备带他进城。
“爷爷,您把换洗的衣服和社保卡带上就行,其他的城里都有,我给您买新的。”李强一边说,一边打开衣柜。
衣柜里都是些旧衣服,洗得发白,叠得整整齐齐。
爷爷没听他的,自己颤颤巍巍地从床底下拖出一个小木箱。
“强娃,把这个带上。”
李强打开一看,里面是他小时候的各种东西。
一张发黄的奖状,是他小学得的“三好学生”。
一个用竹子做的,已经坏掉的风车。
还有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们爷孙俩的合影,从李强被抱在怀里,到他长得和爷爷差不多高。
“爷爷,带这些干嘛,又重又占地方。”李强有些不解。
“带着,带着心里踏实。”爷爷固执地说。
除了这些,爷爷还非要带上自己用了几十年的那个搪瓷茶缸,说城里的杯子喝水没味儿。
他还想把院子里那把磨得光滑的旧藤椅也带上,被李强好说歹说才劝住。
李强看着爷爷收拾出来的“宝贝”,一个旧包袱塞得满满当当,哭笑不得,但心里又觉得酸酸的。
这些在自己看来是累赘的东西,却是爷爷生活的全部。
出发前,李强带着爷爷去和村里的邻居们告别。
隔壁的张大娘拉着爷爷的手,嘱咐道:“老李哥,到了城里好好听娃的话,让医生好好给你瞅瞅。”
村口的王大爷说:“去了城里享福喽,可别忘了我们这些老伙计。”
爷爷笑着一一回应,但眼神里满是不舍。
他回头看了看自家的老屋,看了看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看了看那条他走了无数遍的田间小路。
李强提前叫好了车,一辆小轿车,这在李家村可是稀罕物。
司机是镇上的人,看到李强扶着爷爷出来,很客气地帮忙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大爷,您坐后面,宽敞。”司机说。
爷爷从没坐过这么好的车,有些拘谨,小心翼翼地坐了进去,腰板挺得笔直。
李强坐在他旁边,想让他放松一点。
“爷爷,您靠着睡会儿吧,到城里还得两个多小时呢。”
“不困。”爷爷摇摇头,眼睛一直看着窗外。
车子缓缓驶出村子,把那些熟悉的景象一点点甩在身后。
爷爷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座生他养他的小村庄,直到它彻底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李强看到,爷爷的眼角,好像有泪光在闪动。
他知道,让一个在这里生活了八十二年的老人离开故土,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
但他别无选择。
他不能再让爷爷一个人守着这座空荡荡的老屋,守着一身的病痛。
他必须带他走,去那个自己正在奋斗的城市,给他一个安稳的、健康的晚年。
这是他作为孙子,必须扛起的责任。
“爷爷,等您病看好了,我再送您回来。”李强轻声说。
爷爷没有回答,只是把头转向了另一边,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树木。
李强知道,爷爷心里不好受。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了爷爷那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
爷爷的手很凉,李强想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他。
05
车子上了高速公路,窗外的景物开始变得单调。
一望无际的平原,偶尔掠过几个村庄的轮廓。
爷爷一开始还很有兴趣地看着,但很快就觉得乏味了。
车里的空间很小,也很安静,只有发动机的嗡嗡声和轮胎压过路面的声音。
这种安静让李强觉得有些压抑。
他想找点话说,打破这沉闷的气氛。
“爷爷,您看外面,现在路修得多好,想当年我们去镇上,还得坐拖拉机颠半天。”
爷爷“嗯”了一声,没什么反应。
李强又说:“等到了城里,我先带您去吃点好吃的,城里有家馆子的烤鸭特别出名,入口即化,您肯定喜欢。”
爷爷还是没什么反应,只是把头靠在车窗上,闭上了眼睛,像是睡着了。
李强知道他没睡着。
他只是不想说话。
车里的气氛又回到了冰点。
李强拿出手机,开始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邮件,信息,一个接一个地弹出来。
他低着头,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有一个项目出了点问题,客户很不满意,他需要立刻想出解决方案。
城市的节奏就是这样,哪怕你只是短暂地离开,也会有无数的事情追着你跑。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工作里,忘了旁边还坐着第一次出远门的爷爷。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终于处理完紧急的事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放下手机,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子,这才想起爷爷。
他转头看去,爷爷依然保持着那个姿势,一动不动。
车子已经能看到城市的高楼轮廓了。
那些密密麻麻的建筑像一堵墙,横亘在天际线上,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李强看着那片钢筋水泥的森林,那是他为之奋斗的地方。
他要在那里买一套房子,把爷爷接过来,给他最好的生活。
他觉得自己的计划是完美的,是为了爷爷好。
他看着身边的爷爷,看着他苍老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即将要为他撑起一片天的豪情。
他清了清嗓子,用一种轻松而又带着些许炫耀的语气,对着爷爷说了一句话。
话说出口的那一刻,他甚至还在想象着爷爷听到后,会是怎样一种欣慰又骄傲的表情。
然而,爷爷的反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一直闭着眼睛的爷爷,身体猛地一震。
他缓缓地睁开眼睛,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没有欣慰,没有骄傲,只有一种李强看不懂的、深不见底的悲凉。
爷爷慢慢地、慢慢地转过身来看着他。
李强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他看到爷爷的眼神从他脸上移开,落在了某个虚空的地方。
然后,他用一种无比清晰,又无比疲惫的声音,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回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