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我才悟出:不管谁找你借钱,说这句话既不用借,还不伤情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情节有所艺术加工。

医院走廊里,张明华握着父亲冰冷的手,眼泪无声滑落。

"爸,对不起..."

身后传来护士催缴费的声音,而他手机里躺着十几个未回复的信息,都是他曾经借过钱的人各种推脱的理由。

此刻的张明华心如死灰,二十多年的重情重义,换来的竟是这样的结局。



01

张明华今年54岁,在县城一家机械厂当车间主任,月薪七千多,日子过得算是小康。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厚道人,心眼实在,朋友有困难从不推辞。

"明华啊,你就是心太善了。"妻子李秀芳不止一次这样劝他。

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张明华刚下班回到家,就看见妻子愁眉苦脸地坐在沙发上。

"怎么了?"张明华放下工具包问道。

"老王家的儿子结婚,他们找你借五万块钱。"李秀芳叹了口气,"咱家就这点积蓄,全借出去了,万一有个急事怎么办?"

张明华脱下工作服,坐到妻子身边:"老王跟我二十年交情了,他儿子结婚这种大事,咱能不帮吗?再说了,人家又不是不还。"

"你看看,这些年你借出去多少钱了?"李秀芳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老赵借了三万买车,说好一年还的,现在都两年了;小李借了两万做生意,到现在连个准信都没有;还有老张、小马、阿强......"

张明华看着妻子记录的密密麻麻的账单,有些心虚:"他们都有难处,急用钱的时候找到咱们,说明信任咱们。做人要厚道,不能见死不救。"

"厚道?"李秀芳提高了声调,"你厚道,人家把你当冤大头!你看看哪个按时还钱了?"

张明华摆摆手:"别急,钱早晚会还的。老王家的事我已经答应了,不能食言。"

第二天,张明华就把五万块钱给了老王。老王握着他的手,感动得眼圈都红了:"明华兄弟,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记着!等我儿子结完婚,立马就还你。"

张明华拍拍老王的肩膀:"咱们兄弟之间,说这些干什么?"

其实,张明华的慷慨在朋友圈里早就出了名。每次有人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他借钱。而张明华从来不要求打欠条,觉得那样做太伤感情,朋友之间要的就是一个信任。



车间里的小李家里装修,找张明华借了两万;隔壁老赵想买车,找张明华借了三万;楼下小马做生意资金周转不开,找张明华借了四万;就连妻子的表弟阿强创业失败,也找张明华借了一万五......

每次借钱的时候,这些人都信誓旦旦地保证按时还钱,有的甚至主动提出要给利息。张明华总是摆摆手说:"咱们这关系,谈钱多俗气。"

李秀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不止一次劝丈夫要留个心眼,至少让人家打个欠条,但张明华总是不以为然:"咱又不是放高利贷的,朋友有难处帮一把是应该的。再说了,谁还能赖账不成?"

时间久了,张明华发现,那些借了钱的朋友见面的时候,要么避而不谈还钱的事,要么总是说"下个月一定还",但下个月来了,又变成了"再等等"。

有一次,张明华在街上遇到了借了他三万块钱的老赵。老赵的车子刚换成了新款,看起来挺气派。

"老赵,生意不错啊,车都换新的了。"张明华笑着打招呼。

老赵有些尴尬地笑笑:"还行吧,就是资金还有点紧。明华兄弟,那三万块钱你再宽限我两个月,我一定还。"

张明华点点头:"不急,不急。"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车都能换新的,怎么会没钱还债呢?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朋友。

类似的情况越来越多。借钱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还钱的时候却总是有各种理由。张明华心里虽然有些不快,但还是选择理解和等待。

有一天晚上,张明华和李秀芳在家看电视。突然手机响了,是小李打来的。

"明华哥,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我这边又遇到点急事,能不能再借我一万块钱?我保证下个月连本带利一起还给你。"

张明华看了看妻子,李秀芳直摇头。

"小李啊,你上次借的两万块钱还没还呢......"

"明华哥,我知道,我也着急啊。这不是遇到急事了吗?你放心,我这次一定说话算话。"

张明华犹豫了一下:"这样吧,明天我再想想办法。"

挂了电话,李秀芳忍不住了:"你看看,这就是你的好朋友!借的钱还没还,又来借新的。你到底什么时候能长个心眼?"

张明华沉默了。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些年借出去的钱,能按时还回来的寥寥无几。但是朋友开口了,又能怎么办呢?



02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张明华依然过着他的"好人"生活。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电话响起。

那是个周五的下午,张明华正在车间里检查设备,突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电话里李秀芳的声音带着颤抖:"明华,你爸突然晕倒了,现在在县医院,医生说情况很严重,让你赶紧过来。"

张明华的手一哆嗦,扳手掉在了地上。"什么?我马上过来!"

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已经被推进了抢救室。医生从里面出来,神情严肃。

"患者是急性心肌梗塞,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手术,但是手术费用比较高,需要先准备十五万。"

"十五万?"张明华和李秀芳面面相觑。

"医生,能不能先做手术,钱我们想办法?"张明华急切地问道。

医生摇摇头:"抱歉,这是医院的规定。而且患者年纪大了,手术风险也比较高,家属需要有心理准备。"

从医院回到家,夫妻俩开始清点家里的积蓄。银行卡里加起来只有四万多,还有一些定期存款,但全部加起来也就八万出头,离十五万还差一大截。

"怎么办?"李秀芳急得直掉眼泪。

张明华看着那个记录借钱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借出去的钱:老王五万,老赵三万,小李两万,小马四万,阿强一万五......加起来有二十多万。

"我去找他们,把钱要回来。"张明华声音有些颤抖。

李秀芳抓住他的手:"明华,你说他们会还吗?"

张明华咬咬牙:"会的,一定会的。这么多年的交情,他们不会见死不救的。"

第二天一大早,张明华就开始了他的催债之路。他首先想到的是老王,毕竟刚借给他五万,交情也最深。

电话打通了,老王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慌张:"明华兄弟,怎么了?"

"老王,我爸突然病了,急需手术费。你能不能先还我点钱?"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明华啊,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我儿子结婚花销太大了,现在手头也紧。你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想办法。"

"老王,医生说我爸情况很危急,需要马上手术......"

"我知道,我知道。这样吧,我先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你凑点。"

挂了电话,张明华心里凉了半截。接着他又打给了老赵。

"老赵,我是明华。我爸病了,你能不能把那三万块钱先还我点?"

"明华兄弟,真不巧啊。我这边生意最近不好做,资金链都快断了。要不这样,我下个月给你还一万,行不行?"

"老赵,我爸等着救命钱......"

"我也想帮你,但是真的没办法。你再想想别的办法吧。"

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过去,得到的都是差不多的回答:"手头紧"、"生意不好"、"下个月一定还"、"实在没办法"......

张明华坐在医院的走廊里,看着手机里那一长串的通话记录,心如刀割。这些平时称兄道弟的朋友,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竟然都选择了冷漠。

李秀芳在一旁默默流泪:"明华,咱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不,我不信他们都这么绝情。"张明华站起身,"我亲自上门去找他们。"

下午,张明华来到老王家。老王一开门,看到张明华就有些不自然。

"明华兄弟,快进来坐。"

"老王,我就不进去了。我爸的情况你也知道,医生催得紧,你看能不能先还我两万?"

老王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明华啊,不是我不帮你。我儿子结婚欠了一屁股债,现在每个月还房贷都困难。要不这样,我去亲戚那里借借看?"

"老王,咱们二十年的交情了,你就忍心看我爸......"张明华的声音有些哽咽。

"别这么说,我也着急啊。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真的没钱。"

从老王家出来,张明华又去了老赵家。老赵家的门紧闭着,按门铃也没人应声。邻居告诉他,老赵一家出去旅游了,要一个星期后才回来。

张明华简直不敢相信,老赵还有心情去旅游?

接着他又去了小李家。小李倒是在家,但是一听说要钱,立刻拉下了脸。

"明华哥,不是我不想还,实在是我现在也有困难。我老婆怀孕了,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小李,我不是要全部,你能不能先还一万?"

"一万我也拿不出来啊。要不这样,等我发了工资,先给你还五千?"

五千?张明华心里一阵苦涩。借给他两万,现在只愿意还五千,还是等发工资。

一天下来,张明华跑遍了所有借钱给他的人,但是除了各种推脱和理由,没有要回一分钱。



03

第三天,父亲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医生再次找到张明华,语气严厉:"家属,患者的情况不能再拖了。如果今天还不能安排手术,后果我们不敢保证。"

张明华跪在医生面前:"医生,求求您,再给我一天时间,我一定把钱凑齐。"

医生看着这个中年男人,叹了口气:"我们能理解你们的难处,但是医院也有医院的规定。这样吧,我再帮你争取半天时间。"

从医生办公室出来,张明华给所有欠钱的人发了短信:"爸病危,急需手术费,求你们帮帮忙。"

很快,手机开始响起回复的声音。张明华迫不及待地打开看:

老王:"兄弟,真的对不起,我也很着急,但是确实没钱。"

老赵:"明华,我在外地,回去后立刻想办法。"

小李:"明华哥,我也想帮忙,但是真的拿不出来。"

小马:"老张,我这边也有急事,等处理完了再说。"

一条条冰冷的回复,像一把把刀子刺在张明华的心上。

这些年,他把这些人当兄弟,当朋友,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可是现在,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些人却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更让张明华愤怒的是,有几个人竟然连回复都懒得回复,直接选择了无视。

下午,张明华决定再次上门。这次他去了小马家。小马开了一个小超市,生意还算不错。



"小马,你看能不能先还我一万?我爸等着救命钱。"

小马正在整理货架,头也不抬:"明华哥,不是我不帮你,我这边资金也周转不开。你看,这一仓库的货都是欠款进的。"

"小马,我借给你四万,你就不能先还一万?"

小马这才抬起头,有些不耐烦:"明华哥,你这就不对了。借钱的时候你也没说什么时候要,现在突然催这么紧,我也为难啊。再说了,谁家还没个急事?"

张明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马,我爸病危,需要救命钱,这还不算急事?"

"那是你家的急事,不是我家的急事。"小马继续整理货架,"我也有我的难处。"

张明华气得浑身发抖:"小马,你当初借钱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小马显然不想再谈这个话题,"明华哥,你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从小马家出来,张明华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这些年,他真心实意地帮助朋友,换来的却是这样的冷漠和无情。

傍晚,张明华又去了阿强家。阿强是李秀芳的表弟,借了一万五。按理说,亲戚关系,应该更容易说话。

"姐夫,我也想帮忙,但是我现在真的很困难。创业失败,还欠了一堆债。"阿强一脸愁苦。

"阿强,我不要全部,你先还我五千行不行?"

"五千我也拿不出来。姐夫,要不这样,等我找到工作了,每个月还你几百?"

张明华看着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心里五味杂陈。每个月几百块钱,要还到什么时候?

就在这时,阿强的女朋友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身上穿着名牌服装。

"阿强,晚上和朋友约了唱KTV,你去不去?"

阿强看了看张明华,有些尴尬:"我...我就不去了。"

"别扫兴嘛,大不了我请客。"女朋友撒娇道。

张明华心里更加不是滋味。没钱还债,但是唱KTV的钱却有。

晚上回到家,张明华瘫坐在沙发上。李秀芳坐在他身边,轻声问道:"怎么样?"

张明华摇摇头,眼泪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秀芳,我错了。这些年我把这些人当朋友,当兄弟,可是在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成了陌生人。"

李秀芳抱着丈夫,也哭了:"明华,咱们想想别的办法吧。实在不行,咱们把房子抵押了。"

"房子抵押手续太慢,爸等不起。"张明华擦干眼泪,"明天我再去找找看,不信他们真的这么绝情。"

第四天一早,张明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催债。这次他没有再客气,直接开门见山。

打电话给老王:"老王,我最后问你一次,钱你到底还不还?"

老王的声音有些不耐烦:"明华,你别逼我了。我真的没钱,你爱怎么办怎么办。"

打电话给老赵:"老赵,你不是说回来就想办法吗?现在怎么说?"

老赵的声音更加冷漠:"明华,你这样催债很不合适。大家都是成年人,我有我的难处。你这样做,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张明华简直不敢相信:"老赵,是你借我的钱,不是我借你的钱。我要回自己的钱有什么不合适?"

"话不能这么说。当初借钱的时候你也没说什么时候要,现在突然这么急,谁受得了?"

张明华彻底被激怒了:"老赵,你还有没有良心?我爸病危,需要救命钱,这还不够急?"

"那是你的家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再说了,谁还能没个急事?你不能因为你家有急事就让我也着急。"

挂了电话,张明华气得手都在发抖。这还是他认识二十年的朋友吗?

更让他愤怒的是,有几个人竟然直接拒接他的电话,或者关机。

下午,张明华又去了几家,但是得到的都是冷脸和推脱。有的人甚至避而不见,让家人说不在家。

有一个叫老李的朋友,张明华去他家要钱,老李竟然说:"明华,你这样做很不厚道。当初你借钱给我的时候,我以为你是真心朋友,没想到你现在竟然这样催债。"



张明华气得说不出话来:"老李,你说谁不厚道?"

"就是你不厚道。朋友之间借点钱很正常,但是你这样催债就不正常了。搞得好像我赖你账一样。"

"难道不是吗?借了钱不还,这不叫赖账叫什么?"

"我什么时候说不还了?我只是说现在没钱还,等有钱了自然会还。你这么着急,有本事当初别借给我啊。"

张明华指着老李,气得浑身发抖:"老李,你...你怎么能这么说?"

"我怎么说了?我说的不是实话吗?"老李理直气壮,"再说了,谁让你当初那么大方的?现在后悔了?"

04

第五天下午,医院再次催促。张明华跪在医生办公室里,声泪俱下:"医生,求求您了,再给我一天时间,就一天。"

医生摇摇头:"家属,我们已经等了好几天了。患者的情况真的不能再拖了。如果你们实在凑不齐钱,可以考虑转院或者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张明华抬起头,"医生,那意味着什么?"

医生沉默了一会儿:"患者年纪大了,心肌梗塞如果不及时手术,很可能......"

张明华明白了医生的意思,整个人瘫倒在地。

回到病房,父亲已经清醒了一些。看到儿子红肿的双眼,老人家似乎明白了什么。

"明华,钱的事怎么样了?"父亲的声音很微弱。

张明华握着父亲的手,努力挤出笑容:"爸,您别担心,钱我已经在想办法了。"

"明华,爸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如果真的......"

"爸,您别这么说,您一定会好起来的。"张明华的眼泪再也止不住。

父亲拍拍儿子的手:"明华,爸想问你一件事。你这些年借出去那么多钱,现在他们都不还?"

张明华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低着头。

"明华,爸早就想说你了。做人是要厚道,但是也要有原则。你这样没有底线的好,只会被人利用。"父亲的声音有些激动。

"爸,您别激动,注意身体。"

"明华,爸活了七十多岁,什么人没见过?你那些朋友,爸早就看出来了,他们只是把你当提款机。真正的朋友,不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袖手旁观。"



张明华泪如雨下:"爸,我知道错了。"

"明华,如果爸这次过不去这一关,你要记住爸的话:帮人可以,但是要看人品。不要再像以前那样,谁开口你都借钱。"

就在这时,李秀芳冲进病房:"明华,有希望了!我刚才给我大哥打电话,他说可以先借我们十万,让咱们赶紧手术。"

张明华激动得站起身来:"真的?"

"真的!大哥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救命要紧。"李秀芳也是满眼泪花。

手术很成功,父亲脱离了危险。但是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张明华对人性的认知。

出院那天,张明华在病房里整理父亲的东西,突然接到了老王的电话。

"明华兄弟,听说叔叔手术成功了,太好了!我这就过来看看。"

放下电话,张明华冷笑了一声。这些人倒是消息灵通,知道手术成功了,现在才想起来关心。

果然,接下来几天,那些之前推脱不借钱的朋友们纷纷打来电话,或者亲自上门探望。他们带着水果和鲜花,嘘寒问暖,好像之前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老王来的时候,还带了一束花:"明华兄弟,我这几天一直担心叔叔的病情,听说手术成功了,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张明华看着老王,心里五味杂陈:"老王,谢谢你的关心。"

"兄弟,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说这些见外了。"老王拍着张明华的肩膀,"对了,我这几天到处想办法,给你凑了两万块钱,你先拿着用。"

张明华看着老王递过来的钱,没有接:"老王,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不用了。手术费我们已经想办法解决了。"

老王有些尴尬:"明华兄弟,你这是......"

"老王,咱们朋友一场,我不想把话说得太难听。但是我希望你记住,患难见真情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老王的脸红了,悻悻地收起钱:"明华,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心里清楚。"张明华转身进了屋。

类似的情况接连发生。那些之前推脱不借钱的朋友,现在都来表示关心。有的还主动提出要借钱给张明华,但是都被他拒绝了。

老赵来的时候,还解释说:"明华兄弟,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当时确实有困难。现在我这边周转开了,你看需要钱不?"

张明华看着老赵,平静地说:"老赵,不用了。而且那三万块钱,你也不用还了。"

老赵一愣:"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这三万块钱,就当我买个教训。从今以后,我们两清了。"

老赵有些慌了:"明华,你别这样,咱们这么多年的朋友......"

"朋友?"张明华苦笑一声,"老赵,在我父亲生死关头的时候,你在哪里?"

老赵无言以对。

父亲出院后,身体恢复得不错。但是张明华的心情却一直很沉重。这次经历让他看清了所谓朋友的真面目,也让他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

一个月后,父亲去世了。不是因为病情复发,而是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衰竭。医生说,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是老人家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创伤。

葬礼那天,来了很多人。那些之前不肯借钱的朋友们都来了,一个个痛哭流涕,好像真的很悲伤一样。

老王拉着张明华的手说:"明华兄弟,叔叔是个好人,走得太突然了。"

老赵也红着眼睛说:"明华,节哀顺变。叔叔在天之灵,一定希望你好好生活。"

小李更是哭得稀里哗啦:"明华哥,叔叔对我那么好,我真的舍不得。"

看着这些人的表演,张明华心里只有恶心。在父亲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来哭丧,有什么意义?

办完丧事,张明华彻底看开了。他决定和这些所谓的朋友断绝来往,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然而,让张明华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就在父亲下葬的第三天,张明华最信任的好兄弟老刘突然找上门来。

老刘支支吾吾地说遇到了急事,需要借十万块钱周转。

张明华看着这个还欠着自己五万块钱却在父亲病重时装聋作哑的"兄弟",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他缓缓开口说出了那句让老刘目瞪口呆的话......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