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午后,五岁的李远骑着儿童自行车在小区追逐玩伴,脚下突然打滑,他本能地伸出左手撑地,一阵剧痛让他当场大哭。家长急忙送医,当地医院诊断为左肘关节骨折,随即用石膏固定,叮嘱 “四周后再来拆石膏”。
这四周里,爸妈对李远的左臂呵护备至,穿衣、吃饭都小心翼翼避开受伤部位。可拆石膏那天,一家人的心沉了下去 —— 李远的左胳膊像被 “锈住” 的合页,怎么也伸不直,想抬手抓玩具时,肘关节传来的刺痛让他直摇头;吃饭时连勺子都握不稳,粥汁洒得满衣襟都是。
焦急的家长带着李远赶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经检查,孩子被确诊为 “创伤后肘关节僵硬”。康复科主任耐心解释:“肘关节空间狭小,关节囊又娇嫩,长时间石膏固定后,周围组织容易粘连,就像机器零件久不用生了锈。”
针对李远的情况,科室制定了专属康复方案:先通过专业评估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程度;每次手法松解时,医生会用温和的力度慢慢活动肘关节,还拿卡通贴纸转移孩子注意力,缓解他的疼痛感;功能锻炼从简单的握弹力球开始,每天分 3 次练习,每次 10 分钟,逐渐过渡到举轻量哑铃;考虑到孩子此前固定时间较长,还采用了 “石膏开窗” 策略 —— 在石膏上开小口,每天定时帮他活动关节,避免再次粘连。
经过三周的康复训练,奇迹慢慢发生:李远的左臂能逐渐伸直,不仅能自己拿勺子吃饭,还能举着蜡笔画出喜欢的小汽车。再过一周,他就能重返幼儿园和小伙伴玩耍了。
“很多人觉得‘伤筋动骨一百天’就得躺着不动,这是误区!” 主任特别提醒,肘关节损伤后若超过六周未进行专业康复干预,可能导致终身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致残。早期、科学的康复介入,才是避免关节 “生锈”、留住正常功能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