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世界霸主在谈判中吃了大亏!中美在华盛顿密谈3天,特朗普想要的,中方始终未给,中国代表团临走之前,给特朗普留了一句话。
据商务部消息,8月27日至29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带队在华盛顿和美方谈了三天,见了美国财政部、商务部的官员还和美国商会等企业代表聊了聊,美方说这次谈判的重点是中国买美国大豆的问题。
我们完全不搭理美国,继续采购巴西和阿根廷大豆,这才是最重要的!美国需要好好反省做错了什么事情?为什么龙哥会生气?
为什么中美双方大豆谈判突然成为焦点?
美国为什么如此需要中国加大美国大豆采购?
中美之间在大问题上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根本利益之争,是对世界财富控制权的争夺。冷战后期中美关系有过蜜月期,因为当时中国实力远不足以威胁美国霸主地位。
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在移动互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从全球产业链低端向顶端跃进,触动了美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长期在高端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些领域是其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收割全球财富的利器。
数据显示,过去十多年全球财富增量的80%集中在高科技领域,且中国在其中所占份额日益增大,所以美国不能容忍中国的发展,试图遏制中国。
目前中美谈判的核心议题聚焦在能源和战略资源方面。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的权利会被摆上谈判桌,美国突然转变策略,威胁对采购俄油的国家征收100%“二级关税”,试图构建对华能源“包围网”,因为中俄之间的能源纽带及人民币结算的能源交易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权地位和美元石油体系。
此外,稀土也是重要的谈判焦点,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依赖稀土,而中国在稀土领域占据优势,美国希望突破中国的稀土管制。
农业方面,中国加强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大豆并非是美国大豆质量有问题(美国大豆有部分是转基因大豆,但这并不代表质量有问题,中国也有相关的转基因进口标准和管理措施),主要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
如2022年阿根廷针对农户实施货币贬值政策,大量低价大豆涌入全球市场,10月交割的阿根廷大豆进口成本比美国和巴西的都便宜,在中国加工能带来更多收益。
并且在以往中美贸易摩擦中,中国暂停进口美国大豆等农产品,转而大量采购巴西的货源,以此作为反制手段,对美国农业州造成冲击,形成其国内政治压力。
美国对中国不友好主要源于其霸权思维和对自身地位的过度担忧。美国习惯了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将中国的发展视为对其霸权的挑战。
为了维护自身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绝对优势,美国采取各种手段遏制中国,试图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以继续维持其对世界财富的控制权和主导的国际秩序。
从当前局势来看,中美围绕贸易等问题的谈判陷入了僵局,我方已明确表示,若美国没有诚意,就无需再谈。这一强硬态度是对美国无端挑衅的有力回应。
在这场贸易纷争中,美国大豆出口遭遇严重危机。大豆产业是美国农业的重要支柱,大量的大豆原本依赖出口到中国市场。一旦大豆卖不出去,美国农业经济将遭受重创。众多农场主和农民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大豆无法变现,资金链断裂,他们可能不得不削减种植规模、减少雇工,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对于美国农民和农场主来说,他们的利益与贸易政策息息相关。特朗普政府在贸易问题上的强硬态度和激进举措,让他们成为了直接的受害者。
他们自然不会坐视自己的利益受损,很可能会采取行动表达不满。在中期大选这个政治舞台上,他们手中的选票就成了有力的武器。他们可能会反对特朗普所在政党的候选人,甚至在投票时故意使绊子,以此来向政府施压,要求改变当前不利的贸易政策。
这无疑是让特朗普最为焦虑的事情。中期大选的结果对他的执政生涯和政策推行至关重要。如果因为贸易问题引发农民群体的强烈不满,导致共和党的选举失利,那么他后续的政策实施将会面临更多的阻碍。美国政府应该认清形势,以诚意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平等、互利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否则内部的政治压力将会不断增大,美国也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付出沉重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