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大的话题无疑是“九三阅兵”。
很多军迷有个疑问,2019年阅兵东风-41首次亮相,惊艳全球。
根据装备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思路,长久以来不少军迷笃定将有东风51高调亮相。
所以,2025“九三阅兵”上,东风61的正式亮相,让不少军迷猝不及防,包括我,也包括一些知名的学者。
比如金灿荣教授在线惊呼:东风-61?难道是东风51还没定型。
但是在看到紧随其后出场的东风-5c后,
我瞬间开悟了,
相关方面压根就没想过启用东风-51的序号,就是直接启用东风-61.
因为东风-5系列将不断扩编壮大,为防混淆,东风-5*序号专门留给了井射洲际导弹,东风-31,东风-41,东风-61及未来的东风-X1,专门留给了陆基洲际导弹。
记得2109年东风-5b出场时,还有射程1.2万公里以上的解说介绍,这次东风-5c出场,现场解说的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瞬间燃爆全场,
我相信地球上所有人都能明白这句话的价值与含义,包括东大的对手与朋友。
所以东风-5X系列,不可能会与陆基系列混淆,东风-51这个序号自然不会启用。
值得想象的就是,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那么未来的东风-5d,东风-5e.......呢?
会不会是打击范围覆盖月球正面、打击范围覆盖月球背面.....
要知道字母表还很长,c就能覆盖全球了,当然可以合理想象,我们在有生之年,会不会看到东风-5X系列覆盖太阳系?
这次九三大阅兵,出现了不少新型装备,其中一款“JL-1”系首次亮相,现场解说“惊雷-1”系空基远程导弹。
为什么会取名为“惊雷”系列?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深知我军装备命名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装备名称中出现一个陌生的名词,最优解就是去翻看《教员诗词》中有没有这个词!
果然,通过AI查询到了教员有一首《满江红·庆祝第一次核试验》
小丑下台应欢送,礼炮轰隆。
原子弹,说爆就爆,其乐无穷。
十年丑史归尘土,一阵惊雷卷飓风。
笑老修,大势已去矣,敲丧钟。
忆往昔,来势凶,众喽啰,瞎起哄,君不见人民,自古英雄。
螳臂挡车千钧力,庄生梦蝶一场空。
看东方火炬赤旗舞,万里红。
哦,所以“惊雷”这个名号,可谓根正苗红名副其实!
最后说两则趣闻。
这次九三大阅兵,每一个装备方阵都是根据实战混成编组,
比如陆战突击方阵,有99B、100坦克+100支援战车混成编组。
比如反无人机方队,有反无弹炮系统、高能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混成编组。
比如核导弹第一方队,哪怕惊雷-1、巨浪-3、东风-61、东风-31这样的明星大碗也得混成编组。
还比如歼击机梯队中,即便现役最新型的歼-20s双座隐身隐身战机,也得编在歼-16D屁股后面打酱油,
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我军有两个方队,始终只有一型装备没有其他装备混合编组。
这足以说明其历史地位!
第一个当然是地面方队压轴出场的“核导弹第二方队”
整个方队中只有一款装备——东风-5c洲际导弹!
央视配套解说词是:“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
我想,也只有这样解说词才配得上阅兵场上单独编组的荣誉!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装备享有此等荣誉!
第二个单独编组出场的,是空中梯队的最后一个方队“教练机方队”由清一色的歼十C组成。
其实歼击机梯队中没有出现歼十C,已经说明我军主战装备中歼十已经不够看了,所以才沦为气氛组,去拉出14条彩色烟带,
但阅兵方队中为什么仍然为歼十保留了一个完整的编组,
窃以为,要么是为了纪念“57”空战歼十完虐阵风一战成名,而单独留给功勋装备一席之地。
要么是为了纪念歼十战机是第一款抹平了我军与主要对手之间存在装备代差的划时代产物。
虽然2025年距离2009年歼十正式列装不过16年,
但不管对手怎么看,歼十战机在东大这边如今只能负责打酱油了......
歼十的过气,只是一个普通的缩影,
因为再往前看,我们会发现:
2025
距离日本投降,已经80年了。
距离七七事变,已经88年了。
距离九一八事变,已经94年了。
距离日本随八国联军侵华,已经125年了。
距离中日甲午战争,已经131年了。
距离日本第一次侵略台湾,已经151年了。
洗刷民族耻辱,捍卫民族尊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快更多赶超对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