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分到5套房产,母亲让我给哥哥,正要过户时,前夫发了条短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纯虚构作品,所涉及的离婚财产分割、房产交易、债务纠纷等情节均为文学创作需要,不构成任何法律建议或投资指导。文中人物关系和处理方式仅代表虚构角色观点,请读者理性阅读,如遇类似情况请咨询专业人士。

“雅雅,你一个人要这么多房子干什么?”母亲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着,带着那种李雅从小就熟悉的不容置疑。

李雅握着手机,看着屏幕上前夫发来的那条短信,心跳得厉害。

“关系到你的安全”——这几个字像针一样扎在她心里。

明天就要过户了,可这条短信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奇怪...



01

六月的上海,梅雨季节刚过,空气中还带着一丝潮湿。

李雅从徐汇区的律师事务所走出来,手里攥着那份刚签完字的离婚协议书。

阳光很刺眼,她眯着眼睛站在马路边,看着来往的车流,一时间有些恍惚。

三十五岁,离婚了。

这句话在她脑海里转了一圈,还是觉得不太真实。

更不真实的是,她竟然分到了前夫陈浩名下的五套房产。

“李女士,您确定不再仔细考虑一下吗?”律师陈方明在她签字前又问了一遍,“按照陈先生的资产情况,您完全可以争取更多的财产分割。他主动放弃这五套房产,有些...不寻常。”

李雅摆摆手:“不用了,我只想尽快结束。”

她是真的累了。

这场离婚拉锯战持续了大半年,从去年十一月一直到现在。

陈浩做建材生意,手头确实有些资产,但两人在财产分割上一直谈不拢。

陈浩舍不得他的生意,李雅也不想净身出户。

直到两周前,陈浩突然改了口风。

那天他们在调解室里坐着,陈浩看起来很疲惫,眼圈发黑,像是很久没睡好觉。

他对律师说:“算了,我名下那五套房子都给她,其他的我不要了。”

律师当时都愣了:“陈先生,您是说真的?这五套房产总价值超过一千五百万...”

“我说真的。”陈浩点点头,看了李雅一眼,“就当是对她这些年的补偿吧。”

李雅也很意外。

她了解陈浩,这个男人平时连买菜都要讨价还价,怎么会突然这么大方?

但她也没多想,只想着早点脱身。

现在手续办完了,房产证过几天就能拿到。

五套房子:两套在浦东,一套在静安,一套在长宁,还有一套在宝山。

李雅自己都记不清楚具体的地址,这些房子大多是陈浩这几年投资买的,她去过的不多。

打车回到娘家,李雅推开门,就听到母亲王月华在厨房里忙活。

“雅雅回来了?手续都办好了?”母亲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锅铲。

“办好了。”李雅把包放在沙发上,坐下来揉揉太阳穴。

“那房子的事呢?”母亲关了火,走到客厅,“你前夫真的把那些房子都给你了?”

李雅点点头。

两周前她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时,所有人都很惊讶。

哥哥李强还专门打电话来确认了好几遍。

“五套啊...”母亲坐在她对面,眼神有些复杂,“雅雅,妈问你个事。”

李雅心里一紧。

她太了解母亲了,这个开头通常意味着接下来会有一些她不想听的话。

“你说。”

“你一个人要这么多房子干什么?”母亲的声音很轻,但李雅听出了其中的试探。

“妈,这话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妈就是觉得,你现在一个人住,有个地方安身就行了。这么多房子,你也管不过来啊。”

李雅没说话。

她知道母亲想说什么。

母亲继续说:“你哥哥现在多困难你又不是不知道。前年那个工程项目失败,到现在还欠着人家钱呢。大侄子马上要上高中了,小侄子也要花钱,你嫂子又刚生了老三...”

“妈。”李雅打断了她,“你想让我把房子给哥哥?”

“不是给,是帮。”母亲纠正她的用词,“你们是兄妹,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吗?你哥哥从小就让着你,你有什么好东西他都先紧着你。现在你有条件了,帮帮哥哥怎么了?”

李雅站起来,走到窗边。

楼下是小区的花园,几个老人在那里下棋。

她看着那些悠闲的身影,心里却乱得很。

“妈,这些房子是我离婚的补偿。”她没有回头,“我现在也没工作,也没别的收入来源。这些房子就是我以后生活的保障。”

“你才三十五岁,还年轻呢,找个工作不是很容易吗?”母亲的语气有些不满,“况且你又没孩子,一个人过日子能花多少钱?你哥哥一家子六个人,老的老小的小,容易吗?”

李雅回过头:“那按您的意思,我应该把房子都给哥哥?”

“不是都给,你留一套自己住就行了。其他的让你哥哥先用着,等他缓过来了,大不了还给你。”

“还给我?”李雅笑了,“妈,您觉得可能吗?”

母亲脸一沉:“雅雅,你这话什么意思?你是在说你哥哥会骗你?”

“我没这么说。”李雅走回沙发边坐下,“我只是觉得,这件事需要慎重考虑。”

“有什么好考虑的?”母亲有些激动,“血浓于水,你哥哥还能害你不成?”



李雅不说话了。

她知道和母亲争论下去没有意义。

从小到大,只要涉及到哥哥的事情,母亲总是这个态度。

哥哥比她大三岁,在母亲眼里,哥哥永远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而她则是那个应该懂事的妹妹。

晚饭时分,哥哥李强下班回来了。

他在一家物流公司做调度员,收入不高,但工作还算稳定。

“雅雅,听说你今天办完手续了?”李强放下公文包,在餐桌边坐下。

“嗯。”李雅给他盛了碗汤。

“那些房子都在什么地方?”李强问得很自然,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李雅把地址大概说了一下。

李强听着点点头,眼神里有一种李雅很熟悉的算计。

“浦东那两套应该挺值钱的吧?”李强说,“现在浦东的房价...”

“你们别打那些房子的主意。”李雅放下勺子,“我还没想好怎么安排呢。”

餐桌上安静了一会儿。

母亲咳嗽了一声:“雅雅,妈下午和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强抬起头:“什么事?”

“我跟雅雅说,让她帮帮你。”母亲看看李强,又看看李雅,“她现在有条件了,应该帮帮哥哥。”

李强的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下去:“妈,别为难雅雅。她刚离婚,也不容易。”

“有什么不容易的?”母亲有些急,“她一个人能有多困难?你们一家六口人,挤在六十平的房子里,孩子们连个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老三晚上哭闹,邻居都有意见了。”

李雅看着哥哥,发现他虽然嘴上在劝母亲,但眼神却一直看着她,带着一种期待。

“哥,你是什么想法?”李雅直接问。

李强沉默了一会儿:“雅雅,我不会张口要你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愿意帮我,我确实很需要。”

他的声音很诚恳,眼神也很真挚。

李雅知道哥哥说的是实话。

前年他投资一个工程项目,把所有积蓄都搭进去了,结果项目烂尾,不但钱没赚到,还欠了银行和朋友一屁股债。

虽然这两年在慢慢还,但压力确实很大。

“我需要时间想想。”李雅说。

“想什么想?”母亲有些不高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想的?”

“妈,这不是小事。”李雅的声音有些硬,“五套房子,价值一千多万,我总得慎重一点吧?”

“慎重什么?你是在防着你哥哥吗?”母亲的声音提高了,“我们家什么时候出过这种事?你哥哥从小到大,什么时候骗过你?”

餐桌上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李强伸手拉了拉母亲的袖子:“妈,别说了。雅雅想想也对。”

但他看李雅的眼神还是带着期待,甚至有一丝哀求。

李雅低下头,继续喝汤,心里乱成一团。

02

第二天是周六,李雅本想睡个懒觉,却被楼下孩子们的吵闹声吵醒了。

她看看时间,才七点多。

下楼去厨房倒水,发现母亲已经在准备早饭了。

“雅雅醒了?”母亲看到她,笑了笑,“昨天晚上想得怎么样?”

李雅有些头疼。

她知道母亲不会轻易放弃的。

“妈,我才刚拿到房子,您就这么着急?”

“不是我着急,是你哥哥他们确实困难。”母亲把包子放进蒸笼,“你嫂子昨天晚上又跟我打电话了,说小侄子在学校被同学笑话,说他们家穷,连个大房子都没有。”

李雅皱起眉头:“嫂子跟您说这些干什么?”

“她不是抱怨,是难受啊。”母亲叹了口气,“孩子还小,不懂事。但大人心里不好受啊。”

李雅没说话,但心里有点不舒服。

嫂子从来不是个省心的人,这种话她能说得出来,但让母亲转达给自己,这心思就有点深了。

吃早饭的时候,哥哥李强也下楼了。

他看起来心情不错,主动跟李雅聊起别的话题。

“雅雅,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找工作吗?”

“还没想好。”李雅确实没有具体的计划,“可能先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看看。”



“也对,离婚这种事,确实需要时间调整。”李强很理解地点点头,“不过你这个年纪,还是不要闲太久比较好。”

母亲插话道:“她现在有房子,有什么好担心的?随便租出去几套,每个月收租金就够她花的了。”

李强眼睛一亮:“对啊,雅雅,你可以把房子租出去。现在上海的房租挺高的,五套房子,每个月少说也有两三万的租金收入吧?”

李雅点点头。

她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

“但是出租房子也挺麻烦的。”李强继续说,“要找中介,要筛选租客,还要应付各种问题。你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是啊,太麻烦了。”母亲接话,“不如让你哥哥帮你打理。反正他对这方面比较熟悉。”

李雅看看母亲,又看看哥哥,忽然明白了什么。

这是唱双簧呢。

“哥,您对房屋出租很熟悉吗?”她问。

李强有些尴尬:“也不算很熟悉,但我可以学嘛。反正比你一个人摸索要好一些。”

李雅放下筷子:“所以您的意思是,我把房子交给您打理,然后您住其中的一套,这样既解决了您的住房问题,又能帮我管理房产,对吗?”

李强和母亲都没说话,但表情已经给了答案。

“妈,哥,我觉得我们需要开诚布公地谈一下。”李雅的声音很平静,“您们到底是什么想法,直接说就是了,不用绕弯子。”

母亲有些不自在:“什么绕弯子?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为了我好?”李雅笑了,“为了我好就是让我把房子给哥哥?”

“不是给,是帮。”母亲纠正她,“等你哥哥缓过来了,自然会还给你。”

“缓过来?”李雅问,“什么时候能缓过来?一年?两年?还是十年?”

李强终于开口了:“雅雅,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但是我真的很困难。孩子们现在大了,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老三又刚出生,嫂子还在坐月子,不能工作。我一个人的工资,根本支撑不了一家人的开销。”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也红了。

李雅看着他,心里一软。

从小到大,哥哥确实对她不错。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哥哥总是把好吃的让给她,把新衣服让给她。

上大学的时候,哥哥还偷偷给过她钱。

但是这些年,李雅也慢慢看清了一些事情。

哥哥虽然人不坏,但缺乏主见,容易被人影响。

前年投资那个项目,就是听了朋友的怂恿,把所有积蓄都搭进去了。

平时嫂子要买什么,他也从来不会拒绝,哪怕家里经济紧张。

最关键的是,哥哥缺乏承担后果的勇气。

每次出了问题,他总是习惯性地向家里求助,向父母求助,现在又想向她求助。

“哥,我理解您的困难。”李雅说,“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这些房子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李强擦了擦眼睛。

“意味着我的未来。”李雅看着他,“我现在三十五岁,离过婚,没有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这些房子就是我唯一的保障。如果我把它们都给了您,我的保障在哪里?”

“你还年轻,可以重新开始。”母亲说,“再找个工作,再找个对象,什么都会有的。”

“妈,您觉得这些都很容易吗?”李雅有些激动,“您觉得一个三十五岁的离婚女人,在这个社会上有多少选择?”

“你这是什么话?”母亲也激动了,“你这样想,什么时候能过好日子?”

母女俩的争论声越来越大,李强夹在中间,显得很为难。

“好了好了,别吵了。”李强劝说,“雅雅,我不勉强你。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就算了。”

但他的眼神还是很失望,甚至有些怨恨。

李雅看在眼里,心里更加复杂。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气氛都很微妙。

母亲不再直接劝说李雅,但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哥哥一家的困难。

比如早饭时会说:“你嫂子昨天带老三去打疫苗,排队排了三个小时,孩子哭得厉害,她一个人抱不住。”

晚饭时会说:“大侄子昨天回来说,班里同学都报了补习班,就他没报。”

李雅知道母亲的用意,但她装作没听懂,只是默默地听着,不做回应。

李强也变得很客气,每天早出晚归,见面时只是简单打个招呼,再也不提房子的事情。

但这种客气反而让李雅更加不安。

最让她难受的是嫂子的态度。

嫂子林萍是个很直接的人,以前见面总是热情地叫她小姑子,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但这几天,嫂子对她明显冷淡了很多。

周三的晚上,李雅从外面回来,正好碰到嫂子在楼梯口喂老三。



“嫂子。”李雅主动打招呼。

“嗯。”嫂子点点头,但没有抬头看她。

“老三长得真快,比上个月重了不少吧?”李雅试图活跃气氛。

“是啊,孩子长得快,花钱也多。”嫂子的声音很平淡,但话里有话。

李雅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站在那里看着婴儿车里的小侄子。

“小姑子。”嫂子突然开口,“我问你个事。”

“您说。”

“你觉得我们这些年对你怎么样?”嫂子抬起头看她,眼神很复杂。

李雅愣了一下:“挺好的啊。”

“挺好的啊...”嫂子重复了一遍,笑了笑,“那你觉得你哥哥对你怎么样?”

“也挺好的。”李雅不知道嫂子想说什么,只能如实回答。

“既然都挺好的,那为什么你哥哥有困难的时候,你这么冷漠?”嫂子的声音有些尖锐。

李雅心里一紧:“嫂子,我没有冷漠。我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舍不得?”嫂子打断她,“你一个人要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你能住几套?”

“嫂子,这不是舍不舍得的问题。”李雅努力保持冷静,“这是我的财产,我有权决定怎么处置。”

“财产?”嫂子冷笑一声,“你的财产?你忘了你哥哥这些年为你做了多少事了?你上大学的时候,是谁给你寄生活费?你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是谁安慰你?你谈恋爱分手的时候,是谁陪你哭?现在你发达了,就不认人了?”

李雅被说得哑口无言。

嫂子说的都是事实,但她觉得这种算账式的亲情让她很不舒服。

“嫂子,我从来没有忘记哥哥对我的好。”她说,“但是这不意味着我必须把所有东西都给他。”

“不是要你把所有东西都给他,是要你帮他一把。”嫂子的声音更高了,“你知道我们现在多困难吗?六个人挤在六十平的房子里,孩子们连个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老三晚上哭闹,楼下邻居天天敲暖气管子抗议。你哥哥每天工作到很晚,回来还要哄孩子,连个安静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她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

“我不是贪图你的东西,我是真的没办法了。”嫂子哽咽着说,“你哥哥嘴上不说,但我看得出来他多难受。他是个男人,是一家之主,可他连给家人一个像样的住处都提供不了。”

李雅看着哭泣的嫂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知道嫂子说的都是真的,哥哥一家确实过得很艰难。

“嫂子,您别哭了。”她劝说,“我不是不想帮忙,我只是需要时间考虑。”

“考虑什么?”嫂子擦了擦眼泪,“是考虑怎么拒绝我们吗?”

李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看着嫂子红肿的眼睛,心里的天平开始倾斜。

也许母亲说得对,她一个人确实不需要五套房子。

也许哥哥真的会在缓过来之后还给她。

也许她应该相信血缘亲情,相信家人不会害她。

“嫂子,让我再想想,好吗?”她说。

嫂子没有回答,推着婴儿车上楼去了。

那天晚上,李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想起了很多往事:哥哥小时候把自己的糖果分给她,哥哥为了保护她和别的孩子打架,哥哥送她上大学时眼中的不舍...

这些年,虽然哥哥有各种缺点,但他对她的感情是真的。

一家人在一起这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感情?

况且,她现在确实有能力帮助哥哥。

五套房子,她留两套自己用,给哥哥三套,这样既能帮到哥哥,也不会让自己一无所有。

想到这里,李雅的心情轻松了一些。

她觉得自己想得太多了,太自私了。

母亲说得对,血浓于水,哥哥不会害她的。

第二天早上,李雅主动找到了母亲。

“妈,昨天晚上我想了想,您说得对。”

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听到这话,手停了一下:“你想通了?”



“嗯。”李雅点点头,“我决定帮助哥哥。”

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雅雅,你这样想就对了。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但是我有个条件。”李雅说,“五套房子,我给哥哥三套,自己留两套。而且我们要签个协议,写明这是借用,不是赠与。”

母亲的笑容僵了一下:“还要签协议?你这是不信任你哥哥?”

“不是不信任,是为了避免以后有争议。”李雅解释,“这样对大家都好。”

母亲想了想,点点头:“行,只要你愿意帮助你哥哥,怎么都行。”

当天晚上,李强回来后,母亲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李强听了很激动,一个劲地对李雅说谢谢。

“雅雅,你真是我的好妹妹。”他眼含热泪,“我保证,等我缓过来了,一定还给你。”

“哥,我们签个协议吧。”李雅说,“把条件写清楚,这样大家都放心。”

李强愣了一下,但很快点头同意了:“好,听你的。”

嫂子也很高兴,态度又恢复了以前的热情。

她拉着李雅的手说:“小姑子,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孩子们知道了,一定会很开心的。”

看着家人脸上的笑容,李雅心里也很温暖。

也许她的决定是对的,也许帮助家人真的是她应该做的事情。

接下来的几天,李强开始忙着看房子,选择哪三套比较合适。

他每天晚上都会跟李雅讨论各个房子的情况,哪个地段好,哪个面积大,哪个交通方便。

母亲也很高兴,逢人就夸李雅懂事,说她知道帮助哥哥。

邻居们都夸李雅是个好妹妹,让母亲很有面子。

李雅看着大家的笑脸,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

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家人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周五的时候,他们约好周六去房产局办过户手续。

李强已经选好了三套房子:浦东的两套和静安的那套。

他说这三套房子地段最好,将来不管是自住还是出租都很方便。

李雅同意了。

她已经想开了,既然决定帮助哥哥,就应该把最好的给他。

那天晚上,她早早上床休息,准备第二天去办手续。

但就在她刚刚入睡的时候,手机响了。

她迷迷糊糊地拿起手机,看到是一条短信。

发信人是陈浩,她的前夫。

李雅瞬间清醒了。

自从两个月前办完离婚手续,陈浩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她。

这条短信来得这么突然,让她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点开短信,看到了那条让她心跳加速的内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