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小林,我需要和你确认一件事情。"赵科长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显得格外严肃。
林秋实的手心开始冒汗,他不明白一个简单的政审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复杂。
"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这里?"赵科长指着户口本上的某个位置。
林秋实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瞳孔瞬间放大。
在他从未仔细注意过的地方,赫然写着四个改变他命运的字。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紧张。
二十三年来,林秋实第一次感受到命运的残酷。
那四个字像是一把利剑,瞬间切断了他所有的梦想。
01
春天的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林秋实的脸上,他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成绩查询页面。鼠标的光标在"查询"按钮上悬停了几秒,他深吸一口气,轻轻点击。
页面跳转的瞬间,林秋实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综合排名第二,面试入围。他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这才敢相信这个结果。
"秋实,怎么样?"室友陈晓峰从床上探出头来。
"进了,排名第二。"林秋实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陈晓峰一跃而起,"我也进了!排名第三!咱们一起当公务员去!"
林秋实拿起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母亲王慧芳温和的声音传来:"秋实,成绩出来了吗?"
"妈,我进面试了,排名第二。"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抽泣声,接着是父亲林国庆激动的声音:"好孩子,好孩子!爸妈这些年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林秋实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眼前仿佛看到了父母多年来省吃俭用的身影。父亲是县城国企的车间主任,母亲是小学教师,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算高,但他们从来没有在儿子的教育上省过钱。
那天晚上,林秋实和陈晓峰去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庆祝。陈晓峰举起啤酒杯,"为了我们的公务员梦想干杯!"
"干杯!"林秋实用力碰了碰杯子,啤酒的泡沫溅到了桌子上。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秋实全身心投入到面试准备中。他买了厚厚的面试辅导书,每天在宿舍里对着镜子练习答题。陈晓峰虽然也在准备,但明显没有林秋实那么紧张。
"你这么拼命干嘛?以你的实力,面试肯定没问题。"陈晓峰躺在床上刷手机。
"机会难得,不能掉以轻心。"林秋实继续整理着答题要点。
面试那天,林秋实穿上了父亲特地给他买的新西装。深蓝色的面料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这是林家近年来最大的一笔支出。
候考室里坐着十几个年轻人,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紧张。林秋实闭上眼睛,在心里默念着准备好的答案。
"林秋实。"工作人员叫到了他的名字。
面试室里坐着七位考官,正中间的主考官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眼神犀利而威严。林秋实深鞠一躬,"各位考官好,我是林秋实。"
第一题是关于如何处理群众投诉的,林秋实答得有条不紊。第二题问的是对青年公务员职业规划的看法,他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理想侃侃而谈。
主考官频频点头,其他考官也露出了赞许的表情。林秋实感觉发挥得很好,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
"请问你为什么选择考公务员?"主考官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林秋实站得笔直,"我出生在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平凡的工作者,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着力量。我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考官们相视而笑,主考官点点头,"好的,面试结束。"
走出面试室的那一刻,林秋实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陈晓峰正在外面等他,"怎么样?"
"感觉还不错。"林秋实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一周后,面试成绩公布。林秋实综合排名第一,陈晓峰排名第三,两人都成功入围。那天晚上,他们在宿舍里庆祝到深夜,畅想着即将到来的公务员生活。
政审通知下来的时候,林秋实正在图书馆看书。他接到电话,被告知需要准备相关材料,配合组织进行政治审查。
"这有什么难的?咱们档案材料齐全,大学期间表现优秀,政审肯定没问题。"陈晓峰不以为意。
林秋实也这么想。他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大学期间还担任过学生干部,从来没有违纪记录。政审对他来说,应该只是走个过场。
政审的负责人是赵科长,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戴着金丝边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他要求林秋实提供户口本、学籍档案、奖惩记录等一系列材料。
林秋实把材料一一摆放在赵科长面前,心情轻松愉快。他对自己的材料很有信心,每一份都完整无缺。
赵科长仔细翻阅着材料,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当他翻到户口本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你的材料我先收着,我们会进行实地走访,有问题会联系你。"赵科长收起材料。
"好的,谢谢赵科长。"林秋实鞠躬告别。
走出办公楼,林秋实心情大好。政审看起来比想象中简单,赵科长也没有问什么刁钻的问题。他掏出手机给父母报平安,"爸妈,政审材料已经交上去了,没什么问题。"
"那就好,那就好。"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爸,你怎么不说话?"林秋实发现父亲一直没有开口。
"没事,爸爸只是高兴。"林国庆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你好好准备,不要有压力。"
那天晚上,林秋实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总觉得父亲今天的反应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02
第二天,赵科长开始了实地走访。他先去了林秋实的母校,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品行表现。老师们对林秋实的评价都很高,说他品学兼优,是个好学生。
接着,赵科长来到了林秋实家所在的社区。邻居们提到林秋实都是竖大拇指,说这孩子有出息,是全家的骄傲。
但在和一些老邻居聊天的过程中,赵科长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细节。当他问到林秋实小时候的情况时,有几个老邻居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这孩子小时候就很乖巧,林师傅和王老师把他教育得很好。"一位大妈说道。
"是啊,林师傅他们对这孩子真是没话说,比亲生的还亲。"另一位邻居接口道。
赵科长注意到了"比亲生的还亲"这个表达,但他没有深入追问,只是在心里记下了这个细节。
当天下午,赵科长来到林秋实家进行家访。林国庆和王慧芳早就在家等候,茶水和水果都准备好了。
"赵科长,您辛苦了,快请坐。"王慧芳热情地招呼着。
赵科长坐下后,开始例行的询问。他问了关于林秋实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品德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林国庆和王慧芳都回答得很详细。
"林秋实是你们的亲生儿子吗?"赵科长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让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凝固。林国庆的脸色变得苍白,沉默了很久才说:"当然是。"
王慧芳也连忙点头,"当然是我们的亲生儿子。"
但赵科长注意到了林国庆回答时的犹豫,以及夫妻俩眼神中的慌乱。他在政审工作中见过太多这样的情况,知道事情可能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我需要看一下林秋实的出生证明和相关医疗记录。"赵科长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林国庆和王慧芳相视一眼,王慧芳起身去卧室翻找材料。她的动作有些慌乱,花了很长时间才拿出一份发黄的出生证明。
赵科长仔细查看着出生证明,发现上面的一些信息填写得不够清晰,而且纸质看起来比较陈旧。他又要求查看更多的相关材料,但林国庆说很多材料在搬家过程中丢失了。
"好的,我了解了。"赵科长收起材料,"如果还有需要,我会再联系你们。"
送走赵科长后,林国庆和王慧芳坐在客厅里一言不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那天晚上,林秋实接到母亲的电话。王慧芳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秋实,政审的人今天来家里了。"
"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林秋实问道。
"没什么大问题,就是问了一些常规问题。"王慧芳停顿了一下,"你不用担心,好好准备就行。"
林秋实觉得母亲的语气有些不自然,但他没有多想。陈晓峰的政审已经顺利通过,现在正在准备入职手续。看着室友兴奋的样子,林秋实心里也充满了期待。
几天后,赵科长再次联系林秋实,要求他到办公室一趟。林秋实以为是政审结果出来了,心情愉快地赶到了办公楼。
赵科长的表情比上次严肃了很多,他示意林秋实坐下,然后从抽屉里拿出了他的户口本。
"小林,我需要和你确认一件事情。"赵科长的声音在办公室里显得格外严肃。
林秋实的手心开始冒汗,他不明白赵科长为什么会这样说话。
"你有没有仔细看过这里?"赵科长指着户口本上的某个位置。
林秋实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瞳孔瞬间放大。在"与户主关系"一栏的下方,有一行小字他从来没有仔细注意过,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