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嘉陵江畔“千秋红岩”

0
分享至

在重庆市渝中区的红岩村,承载着烽火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与担当的红岩革命纪念馆静静矗立,来往观众络绎不绝,“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是他们此行的主要目标。


“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 红岩革命纪念馆供图

步入纪念馆二层展厅,几位观众正屏息凝视一张落款“一九四三,三·一八,于红岩”的泛黄纸张。这是1943年3月18日,周恩来同志在红岩手书的《我的修养要则》。192个遒劲的字,藏着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自我的严苛要求,更映照着共产党人在特殊环境中的精神坚守。讲解员解说:“那天是周恩来同志的45周岁生日,同志们为他准备了茶点祝寿,但他并未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这份修养准则,这就是红岩精神的体现。”

红岩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驻地。“‘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作为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用10个展区全面生动地展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创造性开展的各项工作,突出了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重点和重要历史功绩,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台装有德国西门子马达的平板印刷机在“抗战号角——新华方面军”展区格外显眼。这是1938年《新华日报》从武汉迁往重庆时带来的“老伙计”,它曾在9年多时间里担负着《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繁重的印刷任务。1947年,重庆《新华日报》被迫停刊,这台印刷机被辗转藏匿,直到1949年重庆解放才重见天日。如今,观众扫码就能看到它工作时的影像,触摸那段以笔为枪的岁月。

不远处的恒温展柜里,一级文物《棉花街壁报》更显珍贵。现存的6期壁报中,1939年“五·三”“五·四”大轰炸后的特刊用短讯、歌谣、漫画记录下日军暴行,写下“愈炸愈强”的抗争誓言。这份由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职业青年救国会所创办的街头读物,当年就贴在棉花街的墙上,成为唤醒民众抗战热情的“街头号角”。

在“肩负特殊使命 开辟秘密战场”展区,陈列的卢绪章、肖林等“红色商人”的史料,讲述着他们白手起家创办企业、为党筹集经费的故事。

董必武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时穿过的长呢大衣,透着那个时代的大气威严。这件在重庆赶制的咖啡色长呢大衣陪伴了董必武30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历史时刻,在1947年撤离南京时,又被用来包裹数十两黄金,将党的经费安全带回延安。如今,在“扩大对外交往 争取国际广泛支持”展区,人们从这件大衣衣料上的褶皱,看到了跨越山河的忠诚。

在“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12台激光投影机打造的双曲三维穹幕前,观众正静静观看《愈炸愈强》3D影片。画面中,日军轰炸下的重庆火光冲天,民众在断壁残垣中互助自救,“愈炸愈强”的标语在硝烟中愈发醒目。短短4分钟,让无数观众被“重庆大轰炸”期间人民奋起反抗的精神气概震撼。

走出展厅,嘉陵江的风轻轻吹拂,纪念馆外“红岩”的石刻熠熠生辉。这场展览不仅让观众见证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烽火中的奋斗足迹,更让人们领悟“红岩精神”是融入血脉的信仰力量,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新征程上坚守初心、奋勇前行。

【策展人语】

在策展过程中,工作人员搜集散落的抗战史料,吸纳学术界关于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最新研究成果,数次邀请党史专家围绕“南方局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建言献策,历时4年,将中共中央南方局与中国抗战史紧密交织的奋斗历程,化作可感可触、引发共情的历史现场。最终,展览呈现出一部中共中央南方局的“立体党史教科书”、一堂鲜活的“党性教育课堂”、一个传递红色基因的“接力站”,让观众在红色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中赓续红色血脉。——朱 军

2025年9月3日《中国文化报》

第5-8版刊发特别报道

《“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嘉陵江畔“千秋红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旅中国 incentive-icons
文旅中国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36420文章数 111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