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乡村调解员》摄制组走进双堆集烈士陵园 开展红色主题活动迎“八一”
![]()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2025年7月31日,电影《乡村调解员》摄制组一行怀着崇敬之心,来到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开展党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荆杰主任策划组织,原淮北市文旅体局工会主席代长红 ,编剧兼导演潘富荣、编剧兼作曲李俊民、出品人高荣、李愿等摄制组核心成员共同出席,双堆集党政办张主任陪同参观。在缅怀革命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影片创作注入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淮海战役中双堆集歼灭战而建,园内长眠着数千名革命先烈,每一座墓碑都镌刻着一段英勇不屈的历史,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先烈们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赤诚。活动当天,摄制组成员们怀着肃穆的心情,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全体人员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们。
![]()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纪念馆。馆内的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场景复原等,生动再现了当年双堆集战役的激烈过程。从战士们用过的步枪、手榴弹,到泛黄的战报、书信,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先烈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信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
![]()
参观结束后,摄制组召开了一场特殊的座谈会。编剧兼导演潘富荣感慨道:“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乡村调解员》讲述的是基层工作者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的故事,而先烈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这部影片需要传递的核心。我们要把这份敬意融入创作,让观众在看到基层故事的同时,感受到精神的传承。”
![]()
编剧兼作曲李俊民也表示,此次红色之旅让他对影片的配乐有了新的灵感:“先烈们的奋斗精神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可以通过旋律传递。接下来的创作中,我会尝试将红色精神与乡土气息结合,让音乐既接地气,又有厚度。”
![]()
出品人高荣、李愿则强调,作为影视创作者,有责任通过作品传承红色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先烈。“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对影片创作方向的再校准。《乡村调解员》要在讲述基层故事的同时,展现新时代中国人传承先烈精神、勇于担当的风貌,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
此次党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让《乡村调解员》摄制组成员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革命先烈的精神内核。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从先烈身上汲取的力量转化为创作动力,用心打磨影片细节,让《乡村调解员》不仅成为一部反映基层生活的佳作,更成为一部传递红色精神、引发观众共鸣的作品,以实际行动向“八一”建军节致敬,向革命先烈致敬。
![]()
活动结束后,摄制组一行来到南坪镇半铺村小推车心连心罗锋调解室参观。罗锋已是远近乡邻遇事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的“说理地儿”。“小推车”心连心服务站“罗锋调解工作室”就设在罗锋的家里。走进工作室,制度健全,窗明几亮,物品摆放有序,而另一间办公室40多面锦旗、牌匾更是格外引人注目。在这里,摄制组详细了解基层调解工作的创新实践,感受“小推车精神”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中的传承。调解室里的案例资料、群众感谢信等,让成员们对基层调解员的工作有了更直观认识,为影片创作积累了鲜活素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