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他花12万买上海老弄堂阁楼,家人都骂他疯了,26年后大家傻眼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基于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人物姓名均为化名,部分对话和细节为艺术加工,旨在呈现改革开放时期普通人的投资抉择与命运变迁。

2021年夏天,上海黄浦区一条窄窄的石库门弄堂里,房产中介小王举着手机大声喊着:"李师傅,真的有人出680万要买您这套房子!现在就能签合同!"

60岁的李建国站在自家门口,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已经发黄的房产证,上面清楚地写着"1995年7月15日"。围观的邻居们议论纷纷,有人惊叹:"我的天,25平方米的小阁楼,680万!"

妻子王秀兰从屋里走出来,眼圈发红。她看着丈夫,声音有些颤抖:"建国,当年我骂你疯子,现在看来,疯的是我们所有人。"

站在人群后面的王母已经82岁了,拄着拐杖,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26年前,正是她骂得最凶,说李建国是"败家子",要"害死全家"。

李建国深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浮现起199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 那时候,为了这套房子,他承受了多少冷眼和嘲讽?又有多少个夜晚,他在这个小阁楼里辗转难眠,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疯了?



01

1995年3月的一个早晨,春雨淅沥沥地下着,李建国照例7点钟准时到达纺织厂。他在更衣室换工作服的时候,老陈拿着一份《解放日报》走过来。

"建国,你看这个。"老陈把报纸摊在长凳上,指着一个不起眼的小广告,"有人要卖房子,黄浦区的,25平方米,12万。"

李建国凑过去看了看,心跳莫名其妙地快了起来。广告很简单:黄浦区石库门弄堂阁楼,25平方米,朝南,家具齐全,急售,12万元。联系人:陈女士。

"12万?"李建国咽了咽口水,"这得是我们两年多的工资。"

老陈撇撇嘴:"建国,你不会是想买吧?12万买个25平方米的阁楼,这不是疯了吗?我在老家花3万块就能盖一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

李建国没说话,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他在纺织厂当技术员,月工资800元,妻子王秀兰在南京路的百货商店当售货员,月工资600元,两人加起来1400元。12万相当于他们夫妻俩7年不吃不喝的全部收入。

上班的时候,李建国心不在焉。机器轰鸣声中,他脑子里一直想着那个广告。他来上海已经5年了,这些年亲眼看着这座城市的变化。浦东开发了,到处在建高楼大厦,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工资也在慢慢涨。

中午休息时,李建国鬼使神差地拨通了广告上的电话。

"喂,您好,我想问问那套阁楼的事情。"李建国压低了声音。

电话那头是个苍老的女声:"小伙子,你是想买房子吗?"

"是的,我想先了解一下情况。"

"房子在黄浦区,具体地址是×××弄×号,三楼阁楼,25平方米,朝南的,光线很好。厨房和卫生间是公用的,但就我们和楼下一家人用,很方便的。"

李建国记下了地址,又问:"为什么要卖呢?"

老太太叹了口气:"我儿子要出国留学,急需用钱,没办法才卖的。这房子我住了20多年,感情很深的。"

"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去看看?"

"你随时都可以来,我就住在那里。"

下班后,李建国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按照地址找到了那条弄堂。弄堂很窄,两边都是老式的石库门房子,青砖灰瓦,很有历史感。他找到门牌号,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正在门口择菜。

"您就是陈女士吧?我是今天打电话的那个人。"

老太太抬头看了看他:"小伙子,你就是要买房子的?走,上去看看。"

李建国跟着老太太爬上了狭窄的木楼梯。楼梯有些年头了,踩上去吱吱作响。到了三楼,老太太推开一扇门:"就是这里。"

李建国走进去,心里一震。房间确实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一张单人床,一个小书桌,一个简易衣柜,墙上还贴着一些老照片。最吸引人的是那扇朝南的窗户,推开窗能看到外面的小院子,光线很好。

"房间虽然小,但五脏俱全。"老太太介绍着,"你看,这个角落可以放个小书桌,床头还有个小阁子,能放不少东西。 楼下的厨房和卫生间你都可以用,我们商量着来,不会有矛盾的。"

李建国在房间里转了一圈,越看越喜欢。虽然面积小,但地段不错,离外滩不远,交通方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里以后肯定会升值。

"陈女士,12万能不能再便宜一点?"李建国试探着问。

老太太摇摇头:"小伙子,我也不想卖这么便宜,但我儿子急着用钱。12万已经是最低价了,再少我真的不能卖。"

李建国点点头:"我理解。那我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过两天给您答复。"

老太太送他到门口:"小伙子,我看你是个实在人。 实话告诉你,已经有好几个人来看过了,但都嫌贵。 你要是真心想要,就早点决定,机会不等人的。"

回家的路上,李建国一直在想着那个小阁楼。25平方米,12万元,平均每平方米4800元。 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他们现在租房每个月花400元,一年就是4800元,两年多就是一万多。 如果买了这套房子,虽然一次性投入很大,但以后就不用交房租了,长期来看还是划算的。

更重要的是,李建国总觉得上海的房价还会涨。这些年他在纺织厂工作,经常接触一些外商客户,从他们的谈话中,他感觉到上海的发展前景很好。浦东新区的开发只是开始,整个上海都在变化,房价不可能一直这么便宜。

晚上回到家,李建国把看房的事情告诉了妻子王秀兰。

"什么?你要买房子?"王秀兰正在厨房做饭,听到这话差点没把锅铲掉了,"建国,你是不是发烧了?12万买个25平方米的阁楼?"

"秀兰,你听我说。"李建国坐到餐桌边,认真地说,"我们现在租房一个月400元,一年就是4800元。12万买房,相当于25年的房租。但房子买了就是我们的,以后还会升值的。"

王秀兰放下锅铲,坐到李建国对面:"建国,你清醒一点。12万是什么概念?那是我们两个人7年的工资!我们哪来这么多钱?"

"我算过了,咱们这些年攒了6万块钱,再向亲戚朋友借一点,应该能凑够。"

"向谁借?"王秀兰的声音提高了,"你爸妈那里最多能拿出5万块,我妈那里也就2万块。剩下的5万你打算找谁借?"

李建国一时答不上来。确实,除了双方父母,他们也没有什么有钱的亲戚。

"就算能借到钱,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王秀兰继续说,"万一我们还不起钱怎么办?到时候连现在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李建国想要解释,但王秀兰已经气呼呼地回到厨房继续做饭了。

吃饭的时候,两人都没说话。李建国一直在想着那个小阁楼,而王秀兰则在心里盘算着家里的经济状况。她知道丈夫不是一个冲动的人,但这次的想法实在太疯狂了。

第二天一早,王秀兰就去找自己的母亲王母。王母住在附近的一个老社区里,是个退休工人,思想比较保守。

"妈,建国想买房子。"王秀兰一进门就说。

王母正在择菜,听到这话手停了下来:"买房子?买什么房子?"

王秀兰把昨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王母听完,脸色变得很难看。

"这个李建国是不是疯了?12万买个破阁楼?"王母拍了拍桌子,"秀兰,你不能让他这么胡来!12万啊,我们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妈,我也觉得太冒险了。可是建国好像铁了心要买。"

王母站起身来:"不行,我得去找他谈谈。这个安徽佬,以为上海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当天晚上,王母来到了李建国家里。一进门就开始数落:

"李建国,你是不是被鬼迷了心窍?12万买个25平方米的阁楼,你这不是买房子,你这是在烧钱!"

李建国放下手里的报纸,耐心地解释:"妈,我不是在胡来。我仔细算过了,这房子地段不错,以后肯定会升值的。"

"升值?"王母冷笑一声,"万一跌值呢?万一你们还不起钱呢?到时候连现在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你让我女儿怎么办?"

"妈,您相信我,我不会害秀兰的。"

"相信你?"王母的声音越来越高,"李建国,你清醒一点!你一个月才挣800块钱,凭什么觉得自己能供得起12万的房子?"

李建国想要继续解释,但王母已经拉着女儿走了。临走时还丢下一句话:"李建国,你要是敢动那笔钱,我就和你没完!"

接下来的几天,李建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妻子对他爱搭不理,岳母见了他就翻白眼,就连平时关系不错的邻居也开始对他指指点点。

但李建国并没有放弃。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去那条弄堂转一转,观察周围的环境。他发现这个地段真的很不错,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而且离市中心很近。

一个星期后,老陈找到了李建国。

"建国,我听说你真的要买那套阁楼?"

李建国点点头:"是的,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老陈摇摇头:"兄弟,我劝你冷静一点。12万不是小数目,万一你判断错了怎么办?"

"老陈,你觉得上海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李建国反问,"你看看浦东的变化,看看到处在建的高楼大厦,外资企业越来越多,工资也在涨。我觉得房价不可能一直这么便宜。"

老陈想了想:"建国,就算房价会涨,但12万买25平方米,这个价格也太高了。你知道吗?我老家那边,12万可以盖三套大房子。"

"可是老家的房子能升值吗?"李建国问,"能像上海这样有发展前途吗?"

老陈被问住了。确实,从发展前景来看,上海肯定比他们老家强太多。

"可是建国,投资是有风险的。万一你错了呢?"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老陈,我相信自己的判断。就算错了,至少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再租房了。"

老陈看着李建国坚定的表情,知道劝不动他了:"那你钱够吗?"

李建国摇摇头:"还差一些。"

"差多少?"

"大概还差3万块。"

老陈犹豫了一下:"建国,我手里有1万块钱,如果你真的需要,我可以借给你。但你一定要想清楚了再决定。"

李建国激动地握住老陈的手:"老陈,谢谢你相信我!"

"我不是相信你的判断,我是相信你这个人。"老陈说,"但建国,你一定要慎重。这不是开玩笑的。"



02

有了老陈的支持,李建国感觉离目标近了一步。但还差2万块钱,这个缺口还是很大的。

这天晚上,李建国鼓起勇气给安徽老家的父母打了电话。

"爸,我是建国。"

"建国啊,怎么突然打电话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父亲李大山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

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爸,我想买房子。"

话筒那边沉默了一会儿:"买房子?在上海买?"

"是的,有一套不错的房子,12万。"

"12万?"父亲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建国,你是不是疯了?12万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我和你妈辛苦了一辈子,也就攒了5万块钱。你要12万买房子?"

"爸,我仔细考虑过了。这房子地段很好,以后肯定会升值的。"

"升值?"父亲冷笑了一声,"建国,你在上海待久了,是不是觉得钱好挣了?12万啊,够我们家吃十年的了!"

李建国努力解释着:"爸,我们现在租房一个月要400块钱,一年就是4800。12万买房,相当于25年的房租。而且房子买了就是我们的,还会升值。"

"那万一不升值呢?万一跌价呢?"父亲的语气很严厉,"建国,你不能拿全家的积蓄去赌博!"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的声音:"建国在说什么?买房子?12万?"

"妈..."李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亲接过电话:"建国,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为什么突然要买房子?"

李建国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完,沉默了很久。

"建国,不是妈不支持你,实在是这个钱太多了。我和你爸省吃俭用攒了5万块钱,本来是想给你将来娶媳妇用的,现在你要拿去买房子..."

"妈,秀兰已经是我媳妇了。"

"我知道,但是建国,万一你买房子失败了,以后怎么办?万一你们生孩子需要钱怎么办?万一家里有个急事需要钱怎么办?"

李建国一时答不上来。母亲说的这些问题确实都是现实问题。

"妈,我保证不会有问题的。"

"建国,你能保证什么?你能保证房价一定会涨?你能保证你们一直有工作?你能保证不会有意外?"母亲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儿子啊,妈求你了,不要冒这个险!"

李建国握着话筒,眼泪不禁流了下来。他知道父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他心里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是一个机会,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

"爸妈,给我三天时间考虑,好吗?"

"建国,你一定要慎重啊!"

挂了电话,李建国坐在床边发呆。王秀兰从厨房走出来,看到丈夫的表情,心里也不好受。

"建国,要不我们还是别买了。"王秀兰坐到丈夫身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

李建国看着妻子:"秀兰,你相信我吗?"

王秀兰犹豫了一下:"我相信你这个人,但我不相信你这个决定。"

"为什么?"

"因为太冒险了。"王秀兰握住丈夫的手,"建国,我们都是普通人,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万一失败了,我们连现在的生活都维持不了。"

李建国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接下来的两天,李建国一直在纠结。理智告诉他,大家说的都有道理,12万买房确实太冒险了。但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天晚上,李建国做了一个决定。他瞒着家人,偷偷去找老陈。

"老陈,我想请你帮个忙。"

"什么忙?"

"你能不能再帮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凑点钱?"

老陈看着李建国:"建国,你真的决定要买了?"

李建国点点头:"我想清楚了,这个机会我不能错过。"

老陈沉思了一会儿:"建国,实话告诉你,我还有2万块钱,本来是想给儿子上大学用的。如果你真的需要,我可以借给你。但你要答应我,一定要慎重。"

李建国激动地站起来:"老陈,你..."

"别急着感谢我。"老陈摆摆手,"建国,我之所以愿意借钱给你,不是因为我相信房价会涨,而是因为我相信你这个人。但投资有风险,你一定要想清楚。"

"我想清楚了。"李建国坚定地说,"老陈,我保证,就算房价不涨,我也会想办法还你钱的。"

老陈拍了拍李建国的肩膀:"那好,明天我就把钱取给你。但建国,有一条,你必须告诉你家人。不能瞒着他们做这么大的决定。"

李建国点点头:"我会告诉他们的。"

第二天,李建国拿到了老陈的2万块钱。加上父母的5万,自己的积蓄6万,还有之前老陈借的1万,总共14万,超出了12万的房价。

但是,怎么告诉家人呢?李建国知道,一旦家人知道他已经筹到了钱,肯定会更加激烈地反对。

这天晚上,李建国把王秀兰叫到了客厅。

"秀兰,我有话要和你说。"

王秀兰看到丈夫严肃的表情,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什么事?"

"我已经筹到买房子的钱了。"

王秀兰一下子站了起来:"什么?你从哪里筹的钱?"

李建国如实说了情况。王秀兰听完,脸色变得苍白。

"李建国,你疯了!你真的疯了!"王秀兰的声音都变了,"你瞒着我们做这么大的决定?你考虑过后果吗?"

"秀兰,你听我解释..."

"解释什么?"王秀兰打断了他的话,"你已经把所有的后路都断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万一还不起钱怎么办?"

李建国想要安慰妻子,但王秀兰已经哭了起来。

"李建国,我真的看不懂你了。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人啊!你以前做事情都很稳重,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冲动?"

"秀兰,我没有冲动。我仔细考虑过了,这个决定是对的。"

"对的?"王秀兰哭着说,"什么叫对的?你能保证房价一定会涨吗?你能保证我们一直有工作吗?你能保证不会有意外吗?"

李建国被问得哑口无言。确实,他不能保证这些。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敲门声。王母的声音响起:"秀兰,开门!"

王秀兰擦了擦眼泪,去开门。王母一进来就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

"怎么了?你们吵架了?"

王秀兰把刚才的事情告诉了母亲。王母听完,差点没气晕过去。

"李建国!"王母指着李建国,"你这个败家子!你要害死我们全家吗?"

"妈,您听我说..."

"我听你说什么?"王母的声音越来越高,"12万啊!12万啊!我们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你说买房子就买房子,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吗?"

李建国试图解释,但王母根本不听。

"李建国,我告诉你,我绝对不同意你买这个房子!绝对不同意!"

"妈,这是我和秀兰的事情..."

"什么你们的事情?"王母冷笑,"你们拿的是谁的钱?你们借的是谁的钱?出了事情谁来承担?"

王秀兰在一边哭得更厉害了:"建国,我求你了,我们别买了好吗?我真的害怕..."

看着妻子哭成这样,李建国心里也很难受。但他心里的那个声音更强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秀兰,妈,我知道你们担心,但我真的觉得这是个机会。"

"机会?"王母拍着桌子,"什么机会?赌博的机会?败家的机会?"

就在这时,邻居张大妈敲门进来了:"怎么这么吵?楼下都听得到。"

王母一看到张大妈,立刻有了倾诉的对象:"张大妈,你来评评理!李建国要花12万买个25平方米的破阁楼!你说这不是疯了吗?"

张大妈听完,摇头叹气:"建国啊,12万买这么小的房子,确实太冒险了。我劝你还是算了吧。"

很快,这事就传开了。楼里的邻居都知道了李建国要花12万买房子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他疯了。

"李建国,你是不是在上海待傻了?"

"12万买25平方米,这不是冤大头吗?"

"建国啊,我劝你还是省省吧,这钱留着以后有大用处。"

面对所有人的反对,李建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心里的信念没有动摇。



03

1995年6月的一个周末,李建国瞒着家人,悄悄去了那条弄堂。他想再看一眼那套房子,也想和房主陈女士最后确认一下。

敲开门,陈女士有些意外:"小伙子,你怎么又来了?考虑得怎么样了?"

李建国坐了下来:"陈女士,我想买您的房子。"

陈女士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太好了!我还以为你会和其他人一样,觉得太贵不买呢。"

"不贵,我觉得这个价格很合理。"李建国说,"什么时候可以交易?"

"随时可以。"陈女士高兴地说,"不过小伙子,我得问一句,你家里人同意吗?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总得和家里人商量吧?"

李建国犹豫了一下:"他们...他们会同意的。"

陈女士看出了李建国的为难:"小伙子,实话告诉你,我已经在这里住了20多年了,见过太多家庭因为买房子的事情闹矛盾。如果家人不同意,你还是慎重一点比较好。"

"陈女士,您不用担心,我会处理好的。"

陈女士点点头:"那好,既然你决定了,我们就准备交易吧。不过我得提醒你,买房子是大事,你一定要想清楚。"

李建国在房间里又转了一圈,越看越满意。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采光良好,而且地段真的很不错。他相信,这套房子以后一定会升值。

从陈女士家出来,李建国在弄堂里走了走。这个地段离外滩很近,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周围都是老式的石库门房子,很有上海的味道。李建国越看越觉得这是个好投资。

回到家,李建国发现气氛有些不对。王秀兰坐在客厅里,眼睛红红的,王母坐在她旁边,脸色阴沉。

"建国,你去哪里了?"王秀兰问。

李建国心里一紧:"我...我去朋友家了。"

王母冷笑了一声:"李建国,你是不是又去看那套房子了?"

李建国没想到被猜中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你的脸色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王母站了起来,"李建国,我最后警告你一次,如果你敢买那套房子,我就和你们断绝关系!"

"妈,您不要这样..."

"我不要这样?"王母的声音很尖锐,"李建国,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你是在拿全家人的命运去赌博!"

王秀兰也站了起来:"建国,我已经想清楚了。如果你一定要买这套房子,我们就离婚。"

李建国震惊了:"秀兰,你说什么?"

"我说,如果你买房子,我们就离婚。"王秀兰的声音很平静,但李建国能感受到她的决心,"建国,我不能陪你疯下去。"

"秀兰,你不要冲动..."

"冲动的是你,不是我。"王秀兰看着丈夫,"建国,我们结婚三年了,我以为我了解你。但现在我发现,我根本不认识你。"

李建国想要解释,但王秀兰摆了摆手:"建国,你不用说了。你选择房子还是选择我,自己决定吧。"

说完,王秀兰就回了卧室,把门关上了。

王母看着李建国,摇头叹气:"李建国,你看看你把家弄成什么样了?为了一套破房子,值得吗?"

李建国坐在客厅里,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想到事情会变得这么严重。妻子要和他离婚,岳母要和他断绝关系,所有人都反对他的决定。

但是,李建国心里还是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他相信上海会发展得更好,相信这套房子会升值。

这一夜,李建国失眠了。他躺在客厅的沙发上,一直想着这件事。买还是不买?如果买了,可能会失去妻子;如果不买,可能会失去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二天一早,王秀児早早就出门上班了,连招呼都没有和李建国打。李建国知道,妻子是真的生气了。

在厂里,老陈找到了李建国:"建国,你家里的事情我听说了。要不你还是别买了?"

李建国摇摇头:"老陈,我想清楚了,我一定要买这套房子。"

老陈叹了口气:"建国,何必呢?为了一套房子搞成这样,值得吗?"

"老陈,我知道大家都觉得我疯了,但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李建国坚定地说,"这套房子,我一定要买下来。"

老陈看着李建国坚定的表情,知道劝不动他了:"那你打算怎么办?"

"我准备明天去交定金。"

"那你家里人怎么办?"

李建国沉默了一会儿:"我会想办法的。"

当天晚上,李建国鼓起勇气和妻子摊牌了。

"秀兰,我们谈谈。"

王秀兰正在看电视,听到丈夫的话,关掉了电视机:"有什么好谈的?你不是已经决定了吗?"

"秀兰,我知道你担心,但我真的觉得这是个机会。"

"机会?"王秀兰冷笑,"什么机会?败家的机会?"

"秀兰,你相信我,这套房子以后一定会升值的。"

"凭什么?"王秀兰问,"你凭什么这么肯定?"

李建国想了想,决定说出自己的判断:"秀兰,你看看这几年上海的变化。浦东开发了,到处在建高楼,外资企业越来越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上海在快速发展!发展就需要人,需要人就需要房子。供不应求,价格肯定会涨。"

王秀兰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建国,就算你分析得对,但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这套房子?我们不能等等吗?等我们有更多钱了再买?"

"等不了了。"李建国摇头,"秀兰,机会不等人。现在房价还不算太高,以后可能就买不起了。"

王秀兰看着丈夫:"建国,我最后问你一次,你真的决定了?"

李建国点点头:"我决定了。"

王秀兰站了起来:"好,既然你决定了,那我也决定了。明天我就去办离婚手续。"

"秀兰!"李建国急了,"你不要冲动!"

"冲动的是你!"王秀兰的眼泪流了下来,"李建国,我真的不认识你了。为了一套房子,你连家都不要了?"

李建国想要抱住妻子,但王秀兰避开了。

"建国,我们结束了。"

说完,王秀兰就进了卧室,把门锁上了。

李建国站在客厅里,心如刀割。他没想到,为了买房子,竟然要失去自己最爱的人。

但是,他心里的声音更加坚定了——这套房子,一定要买!



04

1995年7月15日,这个日子李建国这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一天,他要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交易。

早上8点,李建国带着所有的钱来到了房产交易中心。14万现金,厚厚一叠,装在一个旧皮包里,沉甸甸的。

陈女士已经在那里等着了,看到李建国,她有些惊讶:"小伙子,你一个人来的?你家里人呢?"

李建国勉强笑了笑:"他们有事情,来不了。"

陈女士看了看李建国,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小伙子,买房子这么大的事,家里人不来真的合适吗?"

"没关系的,我做得了主。"

陈女士点点头,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她活了60多年,看人还是很准的,李建国明显有心事。

交易开始办理。工作人员仔细核对着各种证件和资料,一切都很顺利。就在要签字的时候,交易大厅里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李建国!李建国你给我出来!"

李建国回头一看,心里咯噔一下。王秀兰和王母气冲冲地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几个邻居。

"秀兰?妈?你们怎么来了?"

王秀兰的眼睛通红:"李建国,你还真敢来买房子?你还真敢背着我们做这种事?"

王母更是怒不可遏:"李建国,你这个败家子!12万啊!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看热闹。陈女士也傻眼了,她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情况。

"小伙子,这...这是怎么回事?"陈女士小声问李建国。

李建国脸红得像猴屁股一样:"陈女士,不好意思,让您看笑话了。"

王秀兰走到交易桌前,对着工作人员大声说:"同志,这个房子不能卖给他!他是背着家人来买的!"

工作人员有些为难:"这...这位女士,您是?"

"我是他老婆!"王秀兰指着李建国,"他拿的是全家的积蓄,还到处借钱,我们家里人都不同意!"

工作人员看了看李建国,又看了看王秀兰,不知道该怎么办。

王母也加入了战斗:"同志,你们不能让他买这个房子!12万买25平方米,这不是疯了吗?这是我们全家的命啊!"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12万买25平方米?这确实有点贵啊。"

"这家里人都不同意,确实不太好办。"

"现在的房价是不是有点高了?"

李建国站在人群中间,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看着他。他从来没有这么难堪过。

"秀兰,你不要闹了,回家再说。"李建国压低声音对妻子说。

"我闹?"王秀兰的声音更高了,"李建国,你背着我们来买房子,你说谁在闹?"

陈女士看着这个场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她走到李建国身边:"小伙子,要不你们先回去商量商量?房子我可以再等等。"

李建国摇摇头:"陈女士,不用等了。该签的字我签,该办的手续我办。"

王秀兰听到这话,更加生气了:"李建国,你还要执迷不悟吗?你看看这么多人都觉得你疯了!"

"我没疯!"李建国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我没疯!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知道?"王母冷笑,"你知道个屁!李建国,你就是被鬼迷了心窍!"

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对所有人说:"各位,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疯了。12万买25平方米的房子,确实听起来很疯狂。但我相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凭什么?"有人在人群中喊道。

"凭我对上海的信心!"李建国大声说,"你们看看这几年上海的变化,看看浦东的发展,看看到处在建的高楼大厦!上海在快速发展,房价不可能一直这么低!"

"那万一你错了呢?"王秀兰哭着问,"万一房价跌了呢?万一我们还不起钱呢?"

李建国看着妻子,声音有些哽咽:"秀兰,如果我错了,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但如果我对了,我们的生活就会完全不同。"

王母拍着桌子:"李建国,你就是在赌博!你拿全家的命运在赌博!"

"对,我是在赌。"李建国坦然承认,"但这不是盲目的赌博,这是有根据的判断。我相信上海,相信这个城市的未来!"

工作人员看着这个场面,觉得很为难:"这位先生,您确定要继续交易吗?"

李建国毫不犹豫地点头:"确定!"

"李建国!"王秀兰最后挣扎一次,"你真的要为了这套房子放弃我们的婚姻吗?"

李建国停下了手中的笔,看着妻子。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今天签了这个字,可能真的会失去妻子。

但是,他心里的那个声音更强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秀兰,我不想失去你,但我也不能失去这个机会。"李建国的声音很坚定,"如果你真的要离开我,我不会阻拦你。但这套房子,我一定要买!"

说完,李建国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秀兰看着丈夫签字,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流下来。她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陈女士也签了字。交易完成。

李建国拿着房产证,心情复杂。他终于买到了这套房子,但代价是什么?可能是他的婚姻,可能是他的家庭。

从交易中心出来,王秀兰走到李建国面前:"李建国,从今天开始,我们离婚。"

李建国想要说什么,但王秀兰已经转身走了。

王母临走前丢下一句话:"李建国,你会后悔的!"

看着妻子和岳母离开的背影,李建国握着手中的房产证,心如刀割。

但是,他并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05

买房子的事情在整个社区传开了。大家都在议论李建国这个"疯子",12万买个25平方米的小阁楼,还为此闹得家破人散。

李建国搬进了那个小阁楼。房间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温馨。陈女士走的时候留下了一些家具,李建国又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

第一天住进来的时候,李建国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情五味杂陈。这套房子,他终于得到了,但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家庭。

王秀兰真的去办了离婚手续。虽然李建国心里很舍不得,但他没有挽留。他知道,妻子的决心很坚定,说什么都没用了。

离婚的消息传开后,更多的人觉得李建国疯了。连老陈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

"建国,你真的值得吗?"老陈来看望李建国的时候问。

李建国苦笑了一下:"老陈,我也不知道值不值得。但我知道,我不能后悔。"

"你就不担心房价跌吗?"

"担心。"李建国老实地说,"每天都担心。但我更担心的是,如果不买这套房子,我会后悔一辈子。"

老陈叹了口气:"建国,希望你是对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建国开始了独居生活。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回到小阁楼,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书,一个人睡觉。

有时候,他会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小院子,想起和王秀兰一起的日子。那时候,虽然房子是租来的,但两个人在一起,日子过得很温馨。现在,房子是自己的了,但人却孤单了。

李建国经常关注房价的变化。1995年下半年,上海的房价确实在涨,但涨得不多。很多人开始嘲笑李建国:"看吧,房价也没涨多少,他亏大了。"

1996年,房价出现了一次小幅下跌。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李建国的决定是错误的。

"李建国,现在后悔了吧?"邻居们见了面就会问。

李建国总是淡淡地说:"不后悔。"

但实际上,李建国心里也开始动摇了。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想:万一自己真的错了怎么办?万一房价一直不涨,甚至继续跌怎么办?

但每当这种想法出现,李建国就会强迫自己到外面走走。他会去看看浦东的建设,看看外滩的变化,看看满街的外国人和外资企业。这些都在告诉他,上海在发展,而发展就意味着机会。

1997年春天,李建国遇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

那天晚上,他正在小阁楼里看报纸,突然听到楼下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王秀兰。

"秀兰?"李建国有些意外,"你怎么来了?"

王秀兰的脸色有些苍白:"建国,我有话要和你说。"

李建国让她进了屋。王秀兰坐下后,看了看房间:"你一个人住得还习惯吗?"

"还可以。"李建国给她倒了一杯水,"你找我有什么事?"

王秀兰犹豫了一下:"建国,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我...我要结婚了。"

李建国手中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什么?你要结婚?"

王秀兰点点头:"对方是我们商店的经理,人很好,对我也很好。"

李建国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那...那挺好的。祝你幸福。"

王秀兰看着李建国:"建国,你不恨我吗?"

李建国摇摇头:"不恨。是我对不起你,是我选择了房子而不是你。"

王秀兰的眼泪流了下来:"建国,其实我一直都爱你。但我真的接受不了你的决定。"

"我理解。"李建国的声音有些哽咽,"秀兰,你要幸福。"

王秀兰站起身来:"建国,我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还有...我希望你的房子真的能升值。"

送走了王秀兰,李建国坐在房间里发呆。前妻要结婚了,而他还是一个人。这套房子,到底值不值得呢?



就在李建国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时,1997年的一个夜晚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

那天深夜,李建国正准备睡觉,突然听到楼下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竟然是当年在纺织厂认识的一个香港商人陈老板。

"建国,我找了你好久!"陈老板气喘吁吁地说,"我有一个天大的消息要告诉你!"

李建国让他进了屋,陈老板环顾四周,惊讶地问:"你就住这里?这不是...这不是那个弄堂吗?"

"什么弄堂?"李建国不明白。

陈老板激动地拍着桌子:"建国,你知道吗?你买的这个地方,很快就要拆迁改造了!而且,政府有一个秘密规划,这里将要建成..."

他的话还没说完,楼下又传来了脚步声。这次上来的,是当年坚决反对他买房的王母...

李建国看着这两个不应该同时出现的人,心里涌起一种强烈的预感——关于这套房子,关于他当年的决定,一个惊天的秘密即将揭开。

而这个秘密,不仅会解释他为什么一定要买下这套房子,更会让所有曾经嘲笑他的人彻底傻眼...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