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部分情节经艺术加工处理。
"你凭什么要我养他?我又不欠你们的!"
"小雨,他是你亲弟弟啊!"
"亲弟弟?"女孩冷笑一声,"那你们当初怎么对我的,忘了吗?"
法庭上,26岁的林小雨面对着坐在原告席上的父母,声音颤抖却异常坚决。
6岁的小男孩怯生生地躲在奶奶身后,不敢看向这个本该最亲近的姐姐。
![]()
01
2024年3月15日上午,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厅内座无虚席。
林小雨穿着一身简单的黑色套装,脸色苍白,双手紧紧握着手提包的带子。
她的对面,坐着50岁的父亲林建国和45岁的继母王美华。两人的表情同样凝重,眼中带着说不出的无奈和愤怒。
审判长敲响法槌:"现在开庭。"
这起看似普通的家庭纠纷案,从立案开始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对父母将亲生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她承担抚养幼子的义务,这在当地还是头一回。
林建国的代理律师率先发言:"审判长,我的当事人林建国、王美华夫妇现年过半百,家庭经济困难,
6岁的儿子林浩然需要大笔的教育和生活费用。作为长女,林小雨有义务分担家庭责任,协助父母抚养弟弟。"
律师递交了一份详细的财务清单:
"根据我们的计算,抚养一个6岁儿童,每月至少需要3000元,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必要支出。林小雨作为有稳定收入的成年子女,完全有能力承担这笔费用。"
林小雨听到这里,忍不住冷笑了一声。
她的代理律师立即反驳:
"我的当事人林小雨现年26岁,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普通设计师,月收入8000元。扣除房租、生活费等必要开支,每月结余有限。更重要的是,法律并未规定成年子女必须承担其未成年兄弟姐妹的抚养义务。"
"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王美华忽然站起来,声音有些激动,"小雨,浩然是你的亲弟弟,你们身上流着同样的血!"
林小雨缓缓抬起头,看向这个从她12岁起就叫了14年"阿姨",后来改口叫"妈妈"的女人。她的眼神很复杂,既有愤怒,又有一种说不清的悲哀。
"血浓于水?"林小雨的声音很轻,但在安静的法庭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那为什么我18岁生日那天,你们要我滚出家门?"
法庭里传来一阵窃窃私语。
林建国脸色涨红:"那是因为你不懂事,总是和你妈妈..."
"她不是我妈妈!"林小雨打断了父亲的话,"我妈妈在我10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审判长敲了敲法槌:"请双方当事人保持冷静。现在请原告详细陈述起诉理由。"
林建国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控制着情绪:
"审判长,我今年50岁,在建筑工地做工,月收入3000多元。我爱人王美华在超市做收银员,月收入2000多元。我们的小儿子林浩然今年6岁,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实在负担不起孩子的各种费用。
小雨是他的亲姐姐,现在工作稳定,收入也不错。我们不是要她全部承担,只是希望她能每个月给3000块钱,帮助我们一起把浩然养大。"
王美华在一旁补充道:"小雨小时候,我们也是省吃俭用把她养大的。现在她有能力了,帮助家里不是应该的吗?"
林小雨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嘲讽。她想起了很多往事,那些被区别对待的日日夜夜,那些小心翼翼察言观色的岁月。
"你们省吃俭用养我?"林小雨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那为什么我的房间永远是家里最小最暗的那间?为什么我每次想要买本参考书,你们都说没钱,但是给浩然买玩具的时候从来不眨眼?"
"小雨,你这样说不公平。"林建国显得有些急躁,"浩然还小,需要更多关照。而且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懂事?"林小雨苦笑,"18岁那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你们说家里没钱供我读书,让我去打工。可是现在你们告诉我,当时你们有钱给浩然买那架小钢琴?"
这句话让林建国和王美华同时变了脸色。
法庭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旁听席上,坐着几个邻居和亲戚,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小雨也太不懂事了,父母养她这么大不容易。"
"可是听起来,她小时候确实受委屈了。"
"再怎么说,血缘关系是改变不了的。"
审判长再次敲槌:"请大家保持安静。现在请被告陈述答辩意见。"
林小雨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她看起来很瘦,但站得很直,有一种倔强的尊严。
"审判长,我不认为自己有义务承担弟弟的抚养费用。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兄弟姐妹之间并没有法定的抚养义务。"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其次,从实际情况来看,我现在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我承担额外的3000元支出。我每月房租1800元,生活费1500元,还要为将来结婚买房攒钱。如果每月再拿出3000元,我自己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最重要的是..."林小雨的声音忽然有些颤抖,
![]()
"从我18岁离开这个家到现在,已经8年了。这8年里,他们从来没有主动关心过我,没有问过我过得好不好,需不需要帮助。现在却要求我承担家庭责任,这公平吗?"
她的话让法庭里一片寂静。
林建国想要反驳,但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
王美华的眼圈红了:"小雨,我们知道以前对你不够好,但是现在我们真的没办法了。浩然还这么小,总不能看着他受苦吧?"
林小雨看了一眼那个躲在奶奶身后的小男孩。
6岁的林浩然长得很可爱,大眼睛,白皮肤,穿着一身整齐的小西装。他怯生生地看着法庭里的每个人,显然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吵架。
看到弟弟的样子,林小雨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很快,她又恢复了冷漠的神情。
"这不是我的责任。"林小雨说得很坚决,"我没有义务为你们的选择买单。"
02
审理进入了举证阶段。
林建国的律师提交了一叠厚厚的材料:"这是我们整理的证据清单。首先是林家的财务状况证明,包括夫妻二人的工资单、银行流水、以及家庭各项支出明细。"
法官接过材料,仔细翻阅。从数据来看,林建国夫妇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太理想。
林建国在建筑工地的工作不稳定,雨天或冬天经常没有工作,月收入在2000-4000元之间浮动。王美华的超市工作相对稳定,但每月2200元的收入也不算高。
"这是小儿子林浩然的各项支出清单。"律师继续说道,"孩子现在上幼儿园,每月学费1200元,还要学钢琴、绘画等兴趣班,费用800元。加上生活费、衣物费、医疗费等,每月至少需要3000元。"
接着,律师又提交了林小雨的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
"根据我们的调查,被告林小雨在星海广告公司担任设计师,月薪8000元,年终奖金约2万元。她完全有能力承担弟弟的部分抚养费用。"
林小雨的律师立即反驳:"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我的当事人有法定义务承担抚养费用。而且,原告提供的支出清单存在问题。一个6岁的孩子,真的需要学钢琴和绘画吗?这些都是可以节省的开支。"
"孩子的教育不能省!"王美华激动地说,"浩然很聪明,有艺术天赋,不能耽误了他。"
"那为什么我小时候想学画画,你们说没钱?"林小雨冷冷地反问。
这句话让王美华哑口无言。
法官继续主持庭审程序:"现在请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庭辩论。"
林建国的律师首先发言:"尊敬的审判长,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兄弟姐妹之间的抚养义务,但是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家庭伦理传统。
手足之情,血浓于水,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小雨作为长女,在父母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协助抚养年幼的弟弟,这既是道德要求,也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请求法院从情理出发,判令被告承担部分抚养费用。"
林小雨的律师立即反驳:"法律就是法律,不能用道德绑架来代替法律条文。如果按照对方律师的逻辑,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哥哥姐姐都要承担弟弟妹妹的抚养义务?这显然是荒谬的。"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我的当事人从18岁就独立生活,没有得到过家庭的经济支持。相反,她还曾经因为家庭矛盾被要求离开家庭。现在要求她承担抚养义务,这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林建国听到这里,忍不住站起来:"小雨,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我们毕竟养了你18年!"
"18年?"林小雨的声音提高了,"那我来算算这18年的账。"
她从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显然是早有准备:
"从我12岁王美华进入这个家开始,我的零花钱就从每周50元减少到20元。我的房间从朝南的大房间搬到了朝北的小房间。我的新衣服从每季度两套减少到一套。"
"而浩然呢?从他出生开始,房间里就有各种高档玩具,3岁开始学钢琴,4岁学画画,5岁学英语。你们为他花的钱,比为我18年花的钱还多!"
这些具体的数字让法庭里的人都沉默了。
![]()
王美华的眼圈更红了:"小雨,我知道我们以前对你不够好,但是那时候家里确实困难..."
"困难?"林小雨打断了她的话,"困难到可以给浩然买5000块钱的钢琴,困难到可以每个月花800块钱让他上兴趣班?"
她的声音越来越激动:"你们知道我18岁生日那天为什么和你们吵架吗?因为我想要一个生日蛋糕,一个200块钱的小蛋糕。你们说太贵了,买不起。但是就在前一天,浩然想要一个遥控飞机,800块钱,你们二话不说就买了!"
林建国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那是因为浩然还小..."
"我那时候也小!我也是你们的孩子!"林小雨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可是在你们眼里,我从来就不是和浩然平等的孩子。我只是一个免费的保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法庭里响起了抽泣声,不知道是谁被这番话感动了。
审判长敲槌:"请被告控制情绪。"
林小雨擦掉眼泪,重新坐下。她的律师继续发言:"从我当事人的陈述可以看出,她在原生家庭中确实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种情况下,要求她承担额外的义务,是不合理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法院支持原告的诉求,那是否意味着以后所有的父母都可以通过生二胎来要求大孩子承担抚养义务?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法官记录下了这个观点。
林建国的律师试图挽回局面:"我们再次强调,这不是法律义务,而是道德义务。林小雨作为姐姐,有责任关爱年幼的弟弟。而且,她现在的经济能力完全可以承担这笔费用。"
"道德不能强制执行。"林小雨忽然开口,"如果道德可以用法院来强制执行,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起诉你们,要求你们给我一个公平的童年?"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林建国和王美华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法官宣布休庭15分钟。
休庭期间,林小雨独自坐在被告席上,没有和任何人交谈。她的父母和继母围在一起低声商量着什么,不时朝她这边看一眼。
6岁的林浩然被奶奶带到走廊里,他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要吵架,为什么姐姐不喜欢他。
"奶奶,姐姐是不是不要我了?"小男孩怯生生地问。
奶奶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03
法庭重新开庭后,气氛显得更加沉重。
审判长询问双方是否还有其他证据需要提交。林建国的律师摇摇头,表示没有了。但林小雨的律师忽然站了起来。
"审判长,我们有一些补充证据。"
他递交了一份材料:"这是被告人林小雨这8年来的生活轨迹和经济状况。从中可以看出,她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下来的,没有得到过家庭的任何帮助。"
材料显示,林小雨18岁离家后,先是在一家餐厅打工维持生计,同时通过成人教育完成了专科学历。后来又边工作边学习,拿到了本科文凭。直到3年前,她才找到现在这份设计师的工作。
"这8年来,我的当事人没有向家庭要过一分钱,完全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个城市立足。她租住在城郊的一间小房子里,每天通勤2个小时上下班,就是为了省下房租。"
律师的声音有些激动:
"她现在每月8000元的收入看起来不少,但是扣除房租、生活费、通勤费,以及为将来结婚买房的储蓄,实际可支配的钱并不多。要求她每月再拿出3000元,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接着,律师又提交了另一份证据:"这是被告人这些年来的医疗记录。由于生活压力大,缺乏家庭支持,她曾经因为过度劳累住院,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接受过心理治疗。"
这些证据让在场的人都沉默了。
林建国看着女儿瘦弱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但很快,他又想起了家里的困难,想起了年幼的儿子,内心又变得坚决起来。
"即使这样,血缘关系也改变不了。"他低声说道,"小雨毕竟是浩然的姐姐。"
林小雨听到这句话,忽然笑了。那种笑容很复杂,既有苦涩,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嘲讽。
"血缘关系?"她重复了一遍这个词,"爸爸,你真的觉得血缘关系这么重要吗?"
林建国被女儿的表情弄得有些不安:"当然重要,你们是亲兄妹..."
"那为什么我生病的时候,你们从来不来看我?为什么我住院的时候,是室友陪我度过的?为什么我最需要家庭支持的时候,你们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林小雨的每一个问题都像利剑一样刺向父母的内心。
王美华想要辩解:"我们不知道你生病了..."
"不知道?"林小雨冷笑,"我发过短信,打过电话,甚至托邻居王阿姨带过话。但是你们的回复是什么?你们说我已经是大人了,要学会独立。"
她的声音越来越冷:"现在你们需要钱了,就想起血缘关系了?需要我帮助的时候,就想起我是浩然的姐姐了?"
法庭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压抑。
林建国试图为自己辩护:"小雨,我们那时候也很困难,浩然还小,需要照顾..."
"够了!"林小雨忽然爆发了,"总是浩然还小,总是浩然需要照顾。那我呢?我从12岁开始就要照顾家务,做饭洗衣,照顾浩然。我也是孩子,我也需要关爱,但是我得到了什么?"
她站了起来,声音在法庭里回荡:"你们给了浩然最好的房间,最好的玩具,最好的教育。给了我什么?一个角落里的小床,一堆永远洗不完的碗筷,还有无尽的委屈和眼泪!"
"我18岁那年离开家的时候,你们说我不懂感恩,说我白眼狼。但是我想问问,你们给了我什么值得感恩的东西?除了血缘关系,除了那个所谓的'养育之恩',你们还给过我什么?"
林小雨的话让所有人都震惊了。她平时看起来那么安静,那么内敛,没想到内心积累了这么多的怨气。
林建国的脸色变得苍白:"小雨,你不能这样说..."
"我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林小雨的眼泪再次涌出,"这就是事实!从王美华进入这个家开始,我就不再是你的女儿了,我只是一个免费的保姆,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你们口口声声说血浓于水,说手足之情,但是当我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当我生病住院的时候,你们在给浩然买新玩具。当我为学费发愁的时候,你们在为浩然规划各种兴趣班。"
她的声音越来越哽咽:"现在你们觉得经济困难了,就想起我了?现在你们需要帮助了,就要求我履行义务了?对不起,我做不到。我不是你们的提款机,我也不是浩然的免费保姆。"
王美华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小雨,我知道我们以前对你不够好,但是我们现在真的没办法了。浩然还这么小,你忍心看着他受苦吗?"
林小雨看了看那个躲在奶奶身后的小男孩,心中确实有些不忍。但是很快,她又想起了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想起了那些孤独无助的夜晚。
"我不忍心看着浩然受苦,但是谁忍心看着我受苦?"她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都清晰可闻,"你们从来没有关心过我过得好不好,现在凭什么要求我为你们的选择负责?"
![]()
04
庭审进入了最后阶段。
审判长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还有最后陈述。
林建国站了起来,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审判长,我承认我们以前对小雨确实不够好。但是作为父亲,我现在真的走投无路了。"
他的眼圈红了:"我今年已经50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建筑工地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收入也不稳定。浩然现在6岁,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学费、生活费、医疗费,每一样都是钱。"
"我不是一个好父亲,我承认。我没有给小雨一个幸福的童年,我对不起她。但是现在我请求她,看在浩然是无辜的份上,帮助我们一把。"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小雨,爸爸求你了。不是为了我和你王美华阿姨,是为了浩然。他是你的亲弟弟,你们身上流着同样的血。"
林小雨看着父亲弯腰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这是她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对她低头。
但是很快,她又想起了这些年来的种种委屈和孤独。
"爸爸,你知道吗?"林小雨的声音很平静,"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这样的场景。我幻想过你们会后悔,会认错,会承认对我的不公平。"
"但是现在真的到了这一刻,我却一点都不开心。因为你们的后悔不是因为良心发现,而是因为需要我的帮助。你们的认错不是因为觉得对不起我,而是因为想要我的钱。"
她的话让林建国无法反驳。
王美华也站了起来:"小雨,我知道我们以前做错了很多事。我也知道你恨我,恨我抢走了你爸爸的爱。但是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浩然还小,他什么都不懂。"
"你不能因为恨我们就不管浩然。他叫了你8年的姐姐,他真的很爱你。每次看到别人家的姐姐疼弟弟,他都会问我,为什么姐姐不回家看他。"
这句话确实触动了林小雨。她想起了小时候的浩然,那个总是跟在她后面叫"姐姐姐姐"的小家伙。
但是她很快就压下了这种感情。
"如果你们真的爱浩然,就不应该把他当成筹码来要挟我。"林小雨说道,"如果你们真的为他好,就应该努力工作,给他一个正常的家庭,而不是指望着我来解决你们的经济问题。"
"我不否认浩然是无辜的,我也不否认他叫过我姐姐。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必须承担抚养义务的理由。法律没有规定,道德也不应该强制。"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更重要的是,我现在确实没有这个经济能力。每个月3000元,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我还要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我也想要一个家,我也想要孩子。"
"如果我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养浩然,那我的人生怎么办?我的未来怎么办?难道我就应该为了你们的选择牺牲自己的一生吗?"
这番话说得在理,让人无法反驳。
审判长宣布庭审结束,择日宣判。
散庭的时候,林小雨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准备离开。
这时,6岁的林浩然忽然挣脱了奶奶的手,跑到了她面前。
"姐姐。"小男孩仰着脸,大眼睛里含着眼泪,"你是不是不要我了?"
林小雨看着这张稚嫩的小脸,心中忽然涌起一阵酸楚。她蹲下身,与弟弟平视。
"浩然,姐姐从来没有不要你。"她的声音很轻,"但是姐姐现在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像以前那样照顾你了。"
"为什么?"小男孩不理解,"以前你总是给我讲故事,陪我玩的。"
林小雨的眼圈红了。她确实曾经那样疼爱过这个小弟弟,那时候的浩然是她在那个家里唯一的温暖。
"因为姐姐长大了,浩然也要长大。"她轻抚着弟弟的头,"你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好好长大。"
"那你还会来看我吗?"
林小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会的,姐姐会来看你的。"
看着弟弟破涕为笑的样子,林小雨的心中既温暖又痛苦。她知道自己不能继续这样下去,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但是看着这个无辜的孩子,她又觉得自己很残忍。
林建国和王美华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情也很复杂。他们知道自己理亏,但是为了小儿子,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退路。
就在法官即将宣判时,林小雨忽然站了起来。她的手在颤抖,眼中含着泪水。
"法官大人,我有话要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深吸一口气,看向父母的方向。
"关于为什么我不愿意出这笔钱,还有关于这个家庭的真相,我想所有人都应该知道。"
王美华脸色瞬间苍白,林建国急忙制止:"小雨,不要..."
"够了!"林小雨的声音在法庭里回荡,"16年了,我终于可以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