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31年顾顺章叛变,中共上海几百人命悬一线,救命的竟是国民党秘书

0
分享至

本文基于历史资料与口述采访改编创作,涉及宗教历史与人文议题,仅供参考,请理性对待,切勿盲从或过度解读。参考来源: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陈赓日记(藏中央档案馆)潘汉年回忆录

01

1931年的汉口码头每天都有大量商人和江湖艺人来往,这里是国共两党都在暗中较劲的地方。

新市场游艺厅内灯火通明,台上正在表演的魔术大师"化广奇"刚刚完成了他最拿手的"大变活人"绝技。

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们为这精彩的表演叫好不已。

化广奇显得很得意,频频向观众鞠躬致谢。

魔术师这个身份是最完美的掩护,到处跑场子很正常,各种道具箱子也不会引起怀疑。

他并没有注意到,就在灯光昏暗的角落里,还有一双眼睛正盯着他,那人显然不是来看魔术的。

表演结束后,化广奇收拾着魔术道具准备走人。

几个便衣迅速围了过来,为首的中年男人亮出证件:"国民党武汉绥靖公署侦缉处,你跟我们走一趟。"

化广奇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但很快又恢复了镇定:"长官,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我只是个跑江湖卖艺的。"

侦缉处处长蔡孟坚冷笑一声:"化广奇?还是叫你黎明比较合适?"

听到"黎明"这个代号,化广奇的眼神明显闪烁了一下。

蔡孟坚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没抓错人。

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魔术师,真实身份是中共中央特科的天字号人物顾顺章



特科是中共最机密的武装部门,专门干掉变节者和保护领导人。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事件后,大批共产党员和工人被杀。

中国共产党只好全部转入地下,党中央也从武汉搬到了上海。

上海租界林立,中国政府的警察进不去,外国巡捕又不太管中国人的政治,这成了最安全的藏身地。

法租界内不需要报户口,只要有钱租房子就行,国民党要抓人还得通过租界当局同意。

周恩来选择在法租界建立党中央机关,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特科。

特科分三个科:一科管住址和钱,二科搞情报,三科专门动手。

顾顺章担任三科科长,手下的武装行动队被叫做"红队"。

红队总共只有十几个人,4支驳壳枪,却是上海滩最让人害怕的力量。

1929年11月11日夜里,顾顺章指挥红队在和合坊除掉了变节者白鑫。

白鑫原是中共中央军委秘书,因为贪财告发了党的领导人彭湃。

彭湃在上海被捕后很快就被杀害,这笔血债必须要还。

红队当晚行动干净利落,消息传开后,整个上海滩的变节者和特务都吓破了胆,很长时间都不敢露头。

顾顺章从小在上海弄堂里长大,十几岁就学会了变戏法。

他平时极少照相,经常化装出入,有时候连熟人都认不出来。

后来他还在上海开过魔术道具店,这些江湖手艺让他在地下工作中如鱼得水。

1926年秋天,党组织选中顾顺章和陈赓,派他们到国外接受正规的特工训练。

回国后,顾顺章成了中共地下组织的核心人物,掌握着所有重要机密。

他知道周恩来住在哪里,知道中央领导人用什么化名,也知道外国人藏在什么地方。

但最终,这个曾经的革命骨干却背叛了党。

02

蔡孟坚这时候心里很清楚,抓到顾顺章等于抓到了一座金山。



武汉绥靖公署的审讯室内,蔡孟坚和顾顺章在斗心眼。

"顾先生,既然身份都明了,咱们就明白着说吧。"蔡孟坚点了支烟,"你现在的处境想必心里清楚。"

顾顺章大口大口地吸着烟,似乎在做最后的盘算。

双方沉默了很长时间,各自都在琢磨对方的想法。

蔡孟坚显得并不着急,他知道对付这样的大人物必须要有耐心。

顾顺章终于开口了,但态度却变得盛气凌人:"蔡处长,你是蔡孟坚吧?"

"你怎么知道我?"

"不光是你,国民党各地警察机关的头子我都知道。"顾顺章冷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也直说了。你要是不配合,以你的身份,只有死路一条。"

这话让蔡孟坚明白,顾顺章手里握着的不只是中共的秘密,连国民党内部的人事关系他都一清二楚。

"我早就有归顺政府之意。"顾顺章话锋一转,"如果你们能把我送到南京面见蒋总司令,我可以把共产党的全部秘密都说出来,保证把中共中央一网打尽。"

蔡孟坚愣了片刻,但很快明白顾顺章并不是虚张声势。

以他在中共的地位,完全有能力做到他所说的一切。

"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证明顾先生的诚意呢?"

顾顺章想了想,伸手要过笔纸,当场写下了几个中共在武汉的联络地点以及红二军团办事处的地址。

"这就是我归顺政府的诚意。"顾顺章递过纸条,"但是你们暂时不要动这些机关,等我到了南京见了蒋总司令再说。"

蔡孟坚接过纸条,看到顾顺章真的要投诚,心中暗喜。

在国民党的官场上,谁能立下这样的大功,谁就能飞黄腾达。

蔡孟坚现在不过是个处长,如果能亲手破获中共中央,升官发财就在眼前。

顾顺章掌握的情报值老鼻子钱了,他要是全招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所有中共要人都将被一网打尽。

想到这里,蔡孟坚强忍着心中的兴奋,等待着顾顺章说出更多的秘密。

顾顺章却再也没有下文。

他不愿意把功劳让蔡孟坚抢去,想要亲自向蒋介石邀功。

万一蔡孟坚来个杀人灭口,那就更糟了。

只有亲自面见蒋介石,才能直接要官要地位。

4月25日晚,顾顺章被秘密送上一艘货轮,连夜押送南京。

临行前,他特别强调了一句话:"千万不能向南京发电报。"

蔡孟坚当时没太在意这句话的含义。

几乎就在押送顾顺章的货轮离开汉口的同时,蔡孟坚连续向南京国民党中央调查科发出了5封绝密电报,报告这件大事。

当时长江航运需要30多个小时,而电报只要几分钟就能到达南京。

蔡孟坚生怕南京那边不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更怕别人抢了自己的功劳。

所有电报都标注着"徐恩曾亲译"的字样。

此时的上海,黄昏像往日一样宁静。

中共的各级领导人对已经发生的重大变故还都一点不知道,一切活动依然在正常进行。

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

位于南京中央路305号的正元实业社,是国民党中央调查科的秘密总部。

中央调查科是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后成立的第一个特务机构。

当时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陈立夫兄弟掌管党务,戴笠控制军统,各自都想在蒋介石面前表现。

这个机构由陈立夫负责筹建,具体工作则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徐恩曾。



徐恩曾早年留学美国学习无线电技术,回国后本想搞实业救国。

四一二事变后,他看到政治比实业来钱快,就专心为蒋介石组建特务机构。

为了掩人耳目,这个特务机构的大本营设在南京中央饭店隔壁,对外挂名"正元实业社"。

这一天恰好是周末,徐恩曾正在上海度假。

徐恩曾经常往上海跑,名义上是处理公务,实际上是寻花问柳。

留在总部值班的,只有他的机要秘书钱壮飞



钱壮飞表面上是徐恩曾最信任的下属,实际身份却是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员。

他是通过报考无线电训练班与徐恩曾相识的。

两人不仅是小同乡,而且徐恩曾发现钱壮飞精明能干,很快就提拔他当了自己的机要秘书。

徐恩曾越来越信任钱壮飞,很多机密事务都交给他处理。

受徐恩曾委托,钱壮飞还管着组建中央调查科的特务队伍这件事。

钱壮飞借机安插了大量中共人员打入国民党特务机关,其中包括李克农和胡底。

在招人的时候,钱壮飞专门挑选那些看起来老实可靠的人,这样既不会引起怀疑,又能把自己人安插进去。

在钱壮飞的安排下,李克农被安插在上海从事掩护工作,胡底被派到天津,三人互相配合,成了打入国民党心脏的情报网。

这就是后来被周恩来称赞的"龙潭三杰"。

03

就在押送顾顺章的货轮在长江上颠簸前行时,相距几百公里外的南京,深夜时分的正元实业社内一片安静。

钱壮飞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着刚刚送来的5封绝密电报。

所有电报都来自武汉,都标注着"徐恩曾亲译"的字样。

钱壮飞心里纳闷,武汉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需要连续发来这么多绝密电报?

按照惯例,这些标注"徐恩曾亲译"的密电必须等徐恩曾回来才能处理。

钱壮飞却没有这么做。

他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这是他从徐恩曾那里巧妙复制来的密码本。

在国民党的特务系统里,密码本比金子还珍贵,一旦泄露就是杀头的大罪。

早在几个月前,钱壮飞就发现徐恩曾有个致命弱点——好色贪玩。

徐恩曾经常跑到上海寻花问柳,每次都随身携带着密码本。

那个年代没有保险柜,重要文件只能贴身携带,但徐恩曾又不放心把密码本留在南京。

有一次,徐恩曾又要去上海寻欢作乐,钱壮飞故作关心地说:"你身上带这个密码本,这可是重要东西,万一丢了怎么向委员长交代?"

徐恩曾觉得有道理,就把密码本交给钱壮飞保管。

钱壮飞趁机用微型相机将密码本全部拍摄下来,第二天原封不动地还给了徐恩曾。

这种德国制造的微型相机在上海黑市上要卖几根金条,但对地下工作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从此以后,中央调查科的所有机密电报,钱壮飞都能第一时间破译,然后通过李克农转达给周恩来和中共中央。

就靠着这条线,中共挫败了国民党前两次对江西苏区的围剿。

钱壮飞开始逐一破译这些密电。

第一封电报的内容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黎明被捕,已投诚。"

钱壮飞知道"黎明"是顾顺章的代号,但事情显然不止这么简单。

如果顾顺章仅仅是被捕,后面还用得着接连发来这么多电报吗?

钱壮飞加快了破译速度,随着每一封电报的译出,他越来越感到事情不妙。

第二封:"黎明押解来京,求见委座。"

第三封:"黎明愿献共党机密,换取前程。"

第四封:"三日内可将沪上共匪一网成擒。"

第五封:"黎明熟悉共党要员住址及洋人机关。"

钱壮飞的手开始颤抖。

顾顺章不但知道周恩来住在霞飞路的什么弄堂,连外国人藏在哪个洋房里都一清二楚。

顾顺章掌握着中共中央的一切核心机密,如果他把所知道的全盘托出,几天后的上海将是一片腥风血雨。

更可怕的是,整个上海的中共组织对这一即将到来的危险还一无所知。

钱壮飞看了看表,已经是4月25日深夜。

押送顾顺章的货轮几小时前就已经起航,大约30小时后就能到达南京。

长江上的货船一般晚上不开,但军用船只不受限制,而且4月正是枯水期,船只航行速度比平时更慢。

加上半天的紧急部署,4月28日就可能在上海进行大搜捕。

现在已经接近午夜,情报最迟必须在明天傍晚之前送到上海李克农手中。

否则,即使得到消息也根本没有时间转移。

钱壮飞立即让女婿刘杞夫连夜乘火车赶往上海。

刘杞夫平时就是他和李克农之间的联络员,这次突然出现不会引起怀疑。

这个消息不能用电话传达,只能派人亲自送达。

当时的长途电话不但音质很差,还经常被国民党监听,说一句敏感话就可能暴露整个组织。

送走刘杞夫后,钱壮飞再次回到办公室。

他心里没底,明天并不是规定的接头日期,刘杞夫能不能找到李克农,他一点把握也没有。

地下工作的规矩就是这样,为了安全,接头时间和地点都是提前约定好的,随意改变就可能找不到人。

与此同时,远在汉口的蔡孟坚心中也开始不安起来。

他突然想起了顾顺章临行前那句看似随口的话:"千万不能向南京发电报。"

当时蔡孟坚只当是顾顺章想独吞功劳,现在想来,那句话另有深意。

顾顺章在中共内部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对国民党特务系统也了如指掌,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徐恩曾身边的人事安排?

蔡孟坚越想越后怕,自己连发5封电报,如果真有内奸,岂不是提前给了中共通风报信的机会?

他火速赶到机要室,向南京发出了第6封绝密电报,警告可能有内奸。

与此同时,在南京正元实业社的办公室内,机要员再次敲门进来,送来了第6封加急密电。

同样来自武汉,同样标注"徐恩曾亲译"。

钱壮飞立刻进行破译。

当他看清电文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钱壮飞撕下译稿,缓缓将火柴凑近煤油灯。

第6封电报的内容让他彻底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钱壮飞心中一阵发凉,顾顺章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恐怕早就怀疑南京徐恩曾身边安有中共卧底。

这第6封电报的内容正是:"速控徐恩曾亲信,顾供南京有共谍!"

钱壮飞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已经彻底暴露。

他必须立即离开南京,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钱壮飞迅速将6封密电恢复原状,整整齐齐地放在徐恩曾的办公桌上。

然后快步赶往隔壁中央饭店四楼的长江通讯社,那里是他亲手建立的秘密联络点。

时间太早,通讯社里空无一人。

钱壮飞用小刀在办公桌上的地图划出一个十字,这是暗示其他潜伏人员切断联系、迅速撤离的暗号。

第二天清晨,钱壮飞赶到火车站,跳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南京到上海的火车每天只有两班,他必须赶上头班车,晚一班就可能被抓。

为防万一,他没有在上海站下车,而是在上海近郊的真如小站下车,绕道进入市区,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上海站是个大车站,国民党的便衣特务经常在那里盯梢,真如小站人少偏僻,相对安全一些。

与此同时,上海方面的紧急营救行动也在拼命进行。

刘杞夫按照钱壮飞的指示来到一家旅馆,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李克农。

刘杞夫当时非常紧张,全身发抖,断断续续地报告着情况。

李克农一边安慰他,一边让他喝口水慢慢说。

当听完整个情况后,李克农大吃一惊。

他迅速整理着思路,因为单线联系的规定,他必须首先找到陈赓,然后由陈赓通知周恩来和中央领导。

4月26日并不是他和陈赓预定碰头的日子,到哪里才能找到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陈赓呢?

陈赓负责特科的军事工作,平时行踪不定,经常化装成不同身份在上海各处活动。

李克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陈赓。

到了晚上,他决定打破常规,跑到江苏省委去寻找。

本来不应该通过江苏省委联系的,但情况紧急,顾不了那么多了。

通过江苏省委,李克农最终找到了陈赓。

陈赓得到消息后马不停蹄,终于找到了周恩来。

周恩来听到这个惊人消息,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平时从不抽烟的周恩来破例点燃了一支烟。

当时情况十万火急,中央机关有好几百人分散在上海市内几十个住所。

很多领导人的住址,包括外国组织在上海的秘密机关、电台等地点,顾顺章差不多都知道。

要把这些机关全部转移,人员还要改名换姓,变换住址,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上海虽然大,但租房子需要保人,临时找这么多新住所几乎不可能,而且一下子搬这么多人很容易引起注意。

周恩来知道时间异常紧迫,明天也许就会开始全城搜捕,留给中共中央的时间不足一个晚上。

就在这短短的几小时内,必须把整个上海地下组织全部转移。

周恩来立即启动了紧急撤离预案。

接到指令后,特科的行动人员立即分头行动。

周恩来扮成牧师躲进法租界的教堂,瞿秋白化装成医生住进私立医院,王明和博古藏身虹口的日侨区。

法租界的教堂有治外法权,中国警察不能随便进去搜查,日侨区也是同样道理。

外国组织远东局的人员连夜登上英国邮轮前往香港。

英国邮轮一旦离开上海港,就进入了公海,国民党再也管不着了。

所有机密档案都被焚毁,只保留了最核心的情报。

身在天津的胡底也收到了李克农发来的电报:"克朝病笃。"

这是三人约定的暗号:克即李克农,朝即秦朝,是钱壮飞的化名,病笃即情况危急。

胡底看懂暗号后,迅速离开天津。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转移开始了。

李克农四处奔走,一手牵着王明,一手领着博古,费了很大力气才找到这两位重要的中央领导,为他们安排了安全的藏身之所。

4月27日清晨,当国民党的大搜捕开始时,上海的中共地下组织已经完成了这场生死时速的大转移。

04

4月27日上午,大批军警和特务按计划冲进了上海中共的几十处秘密机关。

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所有地方都人去楼空。

连续搜查的过程中,特务们发现一个怪事:很多房间里茶杯还是温的,饭菜刚刚吃了一半,但人却不见了踪影。

有些地方甚至连洗到一半的衣服都还在盆子里,仿佛住户突然蒸发了一般。

整整搜查了两天,国民党方面一无所获。

当搜查无果的消息传到汉口,蔡孟坚这才真正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他的第6封电报虽然及时发出,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当顾顺章被押解到南京中央调查科时,徐恩曾已经从上海赶回。

蔡孟坚迫不及待地告诉他,钱壮飞就是中共的卧底。

徐恩曾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这些年来,他把钱壮飞当成最信任的心腹,不仅让他接触绝密文件,连自己私生活这种私事都不避讳。

更要命的是,整个中央调查科的人事安排,钱壮飞几乎都参与过。

徐恩曾仔细回想起来,这两年来国民党的很多秘密行动都莫名其妙地失败,现在看来绝不是偶然。

此时的钱壮飞早已消失在上海的茫茫人海中。

按照周恩来的指示,陈赓原本计划调集特科的神枪手,在南京下关码头伏击押送顾顺章的船只。

但长江上到处都是国民党的巡逻艇,码头更是戒备森严,加上时间紧急,行动最终没能实施。

顾顺章逃过了可能的伏击,却最终没有逃过自己安排的宿命。

顾顺章事件之后,三人的身份彻底暴露,继续潜伏已无可能。

按照周恩来的安排,龙潭三杰分别撤往江西苏区。

钱壮飞到了苏区后,重操旧业搞起了戏剧演出,这既是掩护身份,也发挥了他的文艺特长。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贵州金沙县时,国民党飞机突然出现轰炸。

钱壮飞在行军途中失踪,从此再无音讯。

胡底的命运更加悲剧。长征时他被分配到张国焘控制的左路军。

张国焘当时正闹分裂,要求部队南下另立中央,胡底坚决反对。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胡底当着众人面顶撞张国焘:"北上才是正确路线,南下是死路一条。"

张国焘怀恨在心,暗中指示红四方面军保卫局以"反党"罪名将胡底秘密处决。

1935年9月,年仅31岁的胡底死在了自己同志手中。

李克农是三人中唯一活到最后的。

回到江西后,他担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专门负责抓叛徒和反间谍。

1949年后,李克农出任中央军委情报部第一任部长,把国民党在大陆的特务网一个个挖出来。

就连台湾派来的空投特务,往往刚落地就被抓住,李克农因此获得了"情报之王"的称号。

再说顾顺章这个变节者,下场同样充满黑色幽默。

到了南京后,顾顺章确实见到了蒋介石,也把自己知道的中共秘密全盘托出。但蒋介石虽然重赏了他,却始终对这个叛徒保持着戒备。

顾顺章很快发现,自己虽然获得了高官厚禄,但实际上是被软禁的状态,身边时刻有人监视。

更要命的是,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各个山头都想利用他,他也开始在不同势力间游走。

徐恩曾属于陈立夫的CC系(以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为首的政治集团,主要控制国民党党务和中统),戴笠掌管军统,两个特务头子水火不容。

1934年底,顾顺章为了获得更大权力,开始暗中联系戴笠,想要跳槽到军统。

徐恩曾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他看来,顾顺章这是忘恩负义,自己费尽心力把他从武汉弄到南京,现在却要投靠死对头。

1935年春天,徐恩曾以"私通戴笠,泄露机密"的罪名,将顾顺章秘密处决于江苏镇江。

这个背叛了共产党的人,最终也被国民党抛弃。

想想1931年的那个夜晚,如果钱壮飞没有及时破译密电,或者刘杞夫没能找到李克农,周恩来、瞿秋白这些中共核心领导人很可能全部落网。

那样的话,刚刚在江西站稳脚跟的红军就会失去中央的指挥,各个根据地之间失去联系,很可能分崩离析。

更关键的是,整个地下组织网络都会被连根拔起。

多年后,当毛泽东在延安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称赞钱壮飞三人:"他们深入龙潭虎穴,在最危险的时候救了党。"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婉清故事会
婉清故事会
在故事中解读人性
74文章数 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