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底,这位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毅然启程,准备出席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阅兵式。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欧洲的英国也上演了一出“口风急转”的外交戏码:英国防长希利在东京接受采访时否认此前“英国将介入台海冲突”的强硬表态,称那是“媒体误读”。
一边是执意出发的洪秀柱,一边是临阵“降温”的英国。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件,却在同一时段内交会于台海问题的焦点之上,揭示出更深层次的战略博弈与历史较量。洪秀柱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她早已公开表示,抗战胜利不仅仅是中国大陆的胜利,更是台湾人民共同的记忆。
80年前,台湾同胞同样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牺牲无数。如今,在祖国举行的纪念仪式上缺席台湾代表,无疑是对历史的亵渎。她坚持“不能让台独分子篡改历史”,更不能让民族记忆被人为割裂。
岛内的政治气氛却异常紧绷。民进党当局不但高调施压,还抛出“取消退休金”“依法查办”等极端言论,试图用行政手段阻止洪秀柱赴陆。陆委会甚至公开表示,参加阅兵等同于“替大陆背书”。这一番激烈操作,不但未能阻止行程,反而加剧了社会对“绿色恐怖”的反感。
更令人关注的是,洪秀柱并不是孤身前往。李乾龙、新党主席吴成典、劳动党主席吴荣元等众多统派重量级人物也陆续公开行程,宣布将赴陆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甚至连旺旺集团总经理蔡绍中也确认出席,这一举动无疑象征着岛内工商界对大陆的认可。这一波“逆流而上”的行动,犹如一记重锤,直接砸在民进党的政治神经上。
国台办迅速表态,称台湾同胞出席抗战纪念活动,是出于民族大义,“堂堂正正,无可非议”。这番表态不仅为洪秀柱等人正名,也让民进党当局的所谓“敌我不分”言论显得格外苍白。
与此同时,台海局势的另一面,也在英国的“变脸”中悄然展开。短短一个月前,英国防长希利刚刚在“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甲板上放话:“英国随时准备介入台海冲突。”
岛内“台独”势力顿时欢呼雀跃,仿佛找到了“靠山”。可几周后,希利在东京却突然否认自己说过此话,称是记者“误读原意”。英国这出前后不一的戏码,背后藏着的是赤裸裸的现实算计。英国不是美国,没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在亚太地区独立介入。
其海军近年来问题频出,“威尔士亲王”号航母被曝舰载F-35B战机无法正常起降、电力系统反复故障,早已被讽为“拖油瓶”。
更何况,英国与中国之间的经贸纽带早已紧密交织。2024年中英双边贸易额突破1300亿美元,中国稳居英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脱欧之后,英国经济复苏乏力,正依赖对华出口寻找生机。
在希利表态次日,伦敦金融城48家集团俱乐部等商界巨头便给唐宁街10号写信,提醒政府“对华强硬将危及国家利益”。这一封信,成了英国防长“改口”的催化剂。中英之间的这一幕,也正好与台湾岛内形成鲜明对比。民进党高层警告退役军官,若参加阅兵将取消全部退休待遇。
可即便如此,国民党洪秀柱带头出行,黄健庭、李乾龙等人紧随其后,连一贯低调的新党、统一联盟党也纷纷亮相。岛内的政治风向,似乎正在悄悄转变。
民众已经不再盲目相信“抗中保台”的口号。两次罢免失败、赖清德支持率持续滑落,民进党显然陷入前所未有的政治焦虑。为了维持基本盘,他们不得不在两岸问题上不断“加码”,一味硬碰硬,连历史都拿来做政治工具。
相比之下,国民党则走出了另一条路。黄健庭率团访陆9天,行程涵盖深圳、东莞、沈阳、北京。这不是一次象征性的“走马观花”,而是一次有明确议程、有实际意图的政治交流。外界普遍解读,此行意在“破冰”两岸僵局,试图通过实务交流缓和敌对氛围。
曾经的台湾“老领导”马英九也公开批评赖清德“媚日忘本”,对抗战纪念只提“欧洲胜利”,刻意回避中华民族对日抗战的血与火。
洪秀柱此行的意义远不止一次阅兵。她带去了抗战老兵后代,带去了台湾的历史记忆,也带去了一个清晰的讯号:台湾不是孤岛,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统一是历史的归宿。
这场阅兵不仅是军事展示,更是历史公义的象征。在高超音速导弹升空、隐身无人战机亮相的那一刻,所有妄图在台海问题上做文章的外部势力,都会意识到:面对真正的力量,嘴炮毫无意义。
英国的“认怂”正是一次典型的现实觉醒。意识形态终究要让位于利益考量,外交政策归根结底是实力博弈的产物。民进党却仍在旧路上狂奔。他们竭力压制不同声音,试图用行政命令绑架历史,用“敌我不分”的帽子打击异见。可越是打压,越是激起岛内民众对真实历史的渴望。
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到未被修饰的历史片段,逐渐意识到民进党版本的“历史教育”并不完整。在这种氛围下,“绿色恐怖”的威慑力正在减弱。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质疑,台海问题是否真的非得走向对抗?是否还有另一种可能?
洪秀柱的身影,像一条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将两岸共同的记忆重新连结。这既是对民进党“文化台独”的有力反击,也是对岛内多数民众情感的回应。当民族认同与现实利益交汇之时,任何人为制造的隔阂终将被瓦解。
英国防长改口,美国战略模糊,欧洲国家不再附和日本干预台海的呼声,国际社会的态度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所谓的“价值观同盟”,在面对中国军事和经济实力时,变得越来越谨慎。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确认出席九三阅兵,法国、德国虽未派官方代表,却也未附和干涉。日本右翼政客孤掌难鸣,反而显得更加孤立。洪秀柱赴陆之后,岛内各派响应,外界关注度飙升。这一波潮流,或许只是开始。
民进党想靠“查办”、“取消待遇”来震慑全岛,却没料到这种“高压政策”反而激起了更多反思。当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重新审视两岸关系,重新理解抗战历史,统一的步伐或许已经在悄然加速。
洪秀柱此行,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现实的回应。岛内政治风向正在改变,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在悄然调整。无论民进党如何阻挠,历史的车轮终将滚滚向前。两岸统一,不再只是愿景,而是逐步清晰的现实路径。
信息来源:
[1]英国“准备好介入台海”?英防相否认 观察者网
[2]洪秀柱抵京,出席九三阅兵 北晚在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