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被誉为能与贝多芬比肩的民间音乐家,其一生充满了传奇与争议。
他的音乐如泣如诉,仿佛是命运的绝响,可他的人生经历却又让人大跌眼镜。
逛窑子、染梅毒,这些不堪的过往与他那震撼人心的音乐成就交织在一起。
他究竟有着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又是如何在绝望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特殊的家庭背景,让阿炳的童年充满了艰辛与孤独。
1893年,阿炳出生在江苏无锡雷尊殿旁的“一和山房”。
他的身世颇为坎坷,父亲华清和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母亲则是一位寡妇。
由于道观规定道士不能娶亲,于是阿炳从出生就被送往乡下。
并且一辈子只能叫自己的父亲为“师父”。
母亲在他一岁时离世,唯一的亲人却只能称之为“师父”。
如此的天崩开局,阿炳的身世的不幸远超常人。
但命运似乎又在另一个维度上眷顾着他,赐予了他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
从小,阿炳便跟随父亲学习道教音乐,练习二胡、琵琶等乐器展。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在大地上时,阿炳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练习。
为了锻炼手腕力量,他甚至在笛子尾部挂上铁秤砣,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阿炳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磨砺着自己的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时,阿炳在无锡道教音乐界声名远扬。
他的演奏技艺精湛,无论是二胡的婉转悠扬,还是琵琶的激昂顿挫,他都能演绎得淋漓尽致。
此时的阿炳被誉为“小天师”,站在了人生的一个小高峰,前途一片光明。
似乎美好的人生画卷正在他面前徐徐展开,可命运却在此刻开了一个恶毒的玩笑。
20岁时,父亲华清和的离世,成为了阿炳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命运的齿轮在悄然转动,将阿炳推向了一个黑暗的深渊。
失去了父亲的管束和教导,阿炳仿佛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开始放纵自己。
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不安,时局混乱,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阿炳所继承的道观也受到了冲击,香火变得冷清起来。
百无聊赖的阿炳,逐渐结识了一群狐朋狗友,开始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他整日畅游在灯红酒绿之间,逛窑子、抽大烟、赌博,这些恶习他样样沾染。
曾经那个专注于音乐,一心追求艺术的阿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放纵堕落的浪子。
没过多久,阿炳就将父亲留下来的积蓄挥霍一空。
而他的身体也因为过度放纵,变得不堪一击。
1928年,阿炳染上了梅毒,由于没有钱治疗,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他双目失明。
从一个备受赞誉的天才音乐家,沦为一个身患重病、双目失明的瞎子。
阿炳的人生瞬间从天堂跌入了地狱。
他被开除道籍,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从此流落街头,过上了卖艺为生的艰难生活。
在街头,阿炳身穿破旧的长衫,戴着遮阳帽和眼镜,手持二胡,靠着演奏赚取微薄的生活费。
他的身边常常围着一些人,但这些人大多只是把他当作生活中的一个消遣。
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他的音乐,理解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曾经的辉煌不再,如今的他只能在这冰冷的世界里,独自承受着命运的捉弄。
靠着音乐来慰藉自己那千疮百孔的心灵。
就在阿炳以为自己的人生将在黑暗和绝望中彻底沉沦时,命运却又一次向他露出了一丝曙光。
直到阿炳的音乐传到杨荫浏耳朵里,他的人生才算真正的完成了逆袭。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改变他命运的,竟是一只“收音机”。
当时,杨荫浏在南京国立音乐院任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闻了阿炳的音乐。
那独特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深深打动了他。
于是,杨荫浏决定为阿炳录制音乐,让更多的人听到他的才华。
1950年8月,杨荫浏带着从国外进口的携带式钢丝录音机来到无锡。
此时的阿炳,已经许久没有摸过乐器,家里也没有可用的乐器了。
后来二胡是从无锡的中兴乐器店借来的,琵琶则来自曹安和。
9月2日晚上,在三圣阁,阿炳进行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录音。
虽饱受病痛之苦,且许久没有练琴,但阿炳那超凡的琴技却未曾有半分减损。
一次就通过了全部乐曲的录制。
他们第一天录制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和《寒春风曲》,第二天录制了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
当钢丝倒带的声音响起,阿炳突然抱住机器痛哭:"这铁盒子里真的有我的琴声啊!"
这些曲子,是阿炳一生音乐的精华所在,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他的人生感悟。
他不知道,这六首录音将成为中国音乐史上最珍贵的遗产。
此次录音,宛如一道曙光,让阿炳的音乐冲破了往日的沉寂,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
在这个节点上,阿炳的身体状况步入了每况愈下的境地。
11月,当杨荫浏想写信邀请阿炳去中央音乐学院开独奏音乐会时。
阿炳却已旧病复发,卧床不起,吐血不止。
一个月后,绝望的阿炳在破庙里咽下最后一口气,享年57岁。
临终前他反复念叨:"《梅花三弄》还没录..."这个至死都握着琴弓的男人。
留下的不仅是六首乐曲,还有未及诉说的270首绝响。
当杨荫浏第二年带着录音设备准备再次拜访阿炳时,只看到荒草丛中的坟墓。
而阿炳再也没有机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向世人展示他的音乐才华了。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他从一个年少成名的天才音乐家,堕落为一个身患重病、流落街头的瞎子。
最后又在生命的尽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自己的音乐得以流传后世。
他的人生充满了争议,他的那些不堪过往,让人们对他的形象产生了复杂的看法。
但不可否认,他于音乐领域造诣非凡,足以在音乐历史的长卷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