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绣娘转动纺车、飞针走线!兴仁市河坝村:2万人共绘民族团结和谐画卷

0
分享至

初秋时节,天高云淡。兴仁市大山镇河坝村龙井组青山叠翠,稻浪翻滚,成熟的谷香在空气中飘荡。


稻谷飘香。

“在这群山环抱的寨子里,闻着稻谷的清香,心都醉了!”

“听着古老织布机的‘吱呀’声,我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悠久魅力。”

“看到迎接织女的仪式,亲身体验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

来自各地的游客参加村里的“祈巧”祭祀仪式,兴奋地举着手机不停拍照。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河坝村在龙井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中华文化,迎祈巧织布节”活动,来自云南、广西以及周边各县的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同胞2万余人,欢聚一堂,共庆中华民族传统佳节。


祈求技巧。

在村口水源地古井边,德高望重的寨老带领各族群众:献上五谷、瓜果与手工织布等各种祭品;点燃香火、轻声诵念、虔诚祈愿;祭拜织女、祈求赐予智慧和纺织技巧。

“织女是传说中织锦刺绣的仙女,是女性智慧的象征。我们每年都请织女下凡,传授我们织布刺绣技巧,教化姑娘们心灵手巧,让大家的生活越过越甜。”绣娘织布活动负责人余永艳深情地说。这一仪式,代代相传,承载着各族群众对智慧、勤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恭迎织女。

祭祀结束后,小伙子们抬着织布机,身着节日盛装的各族群众和绣娘们牵引着一条长长的手工织成的布匹,恭迎织女,沿着田埂,来到稻谷飘香的田坝中。在唱颂仪式后,扮成织女的绣娘坐在中间的织布机上,推动机杼,开始传授织布、刺绣等传统技艺。

在铜鼓、唢呐等器乐声中,70名各族绣娘挥舞梭子、转动纺车、飞针走线,表演起流传千年的古老舞蹈。各色丝线在指尖跳动,编织出绚丽多彩的图案,也编织着美好的幸福生活。


飞梭走线。

“太震撼了!各族绣娘在用双手传承着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一针一线描绘着一幅最美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锦绣图!”来自浙江杭州的庄丽女士禁不住惊叹道。

随着《铜鼓迎宾》乐曲响起,文艺演出开始。各族群众手挽手、载歌载舞。汉族的歌声、布依族的“竹竿舞”、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阿妹戚托”舞蹈,各具特色自编自演的节目,轮流登台。各族群众平时忙生产,节日是演员,在同一个舞台,唱着同一首歌,汇聚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欢乐海洋。


铜鼓迎宾。

歌声传递祝福,舞蹈表达真情。各民族同胞在交往交流交融的浓郁氛围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生动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这时,刚打好的糍粑端上来,大家吃着香喷喷的糍粑,笑容在阳光下愉快地交融在一起,仿佛一幅精美的民族团结和谐画卷。


同一首歌。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增强了中华文化认同。我们各民族群众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永不分离!”河坝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余尚昌感慨地说。

田野里,微风吹拂稻穗,歌声仍在传唱。河坝村的各民族群众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化的根脉,一年又一年编织着中华民族的锦绣生活。(文/图 陈湘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5032文章数 2005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