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阅兵的外国嘉宾名单一公布,立刻引发关注,26 位外国政要名单里,普京、武契奇这些 “提前剧透” 的人物果然在列,不算新鲜。真正让舆论 “眼前一亮” 的,是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名字。这个鲜少出现在国际多边场合的身影,成了名单里最重磅的 “看点”。
在此之前,外界虽有过 “金正恩可能访华” 的零星猜测,但多数声音都觉得 “不太可能”,毕竟过去几年,金正恩很少亲自出席这类国际活动,更多人推测他会派朝鲜国内二号人物代为到场。如今名单落地,所有猜测尘埃落定;更值得细品的是嘉宾排序:普京之后,紧接着就是金正恩。这个细节不是偶然,背后是中方对金正恩的高度重视。
更值得琢磨的是金正恩的 “选择”:今年五月俄罗斯红场阅兵邀请他,他婉拒了;但中国九三阅兵的邀请,他却爽快答应。为啥会有这种差别?答案藏在阅兵的 “规格” 里,这次我国阅兵规模更大、出席的外国领导人更多,对朝鲜而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观礼,而是打破外交孤立的 “战略契机”。
金正恩既能借这个场合,直观展示中朝之间的特殊关系,还能和多国领导人面对面接触;但比外交更关键的,或许是他心里的 “军事考量”。
这次阅兵的本质,就是解放军尖端武器的 “集中检阅”:所有装备都是现役主战装备,新型装备占比极高,而且不少是 “首次公开亮相”。7 个作战群把现代战争的 “全要素” 都覆盖了。这种 “体系化展示”,对任何关注国防建设的国家来说,都是 “含金量极高” 的参考样本。
金正恩此行,早就超出了 “常规外交” 的范畴。他需要亲眼看看中国的技术发展方向,中朝两国工业基础有相似性,中国的装备发展路径,对朝鲜来说 “适配度更高”。比起俄罗斯的军工体系,中国技术在成本控制、系统整合上更对朝鲜的 “胃口”,尤其是战场数据链构建、装备模块化设计这些 “能直接用在实战里” 的领域,多看、多了解,对朝鲜的国防建设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除了军事层面,外交机会也同样难得。这次来的外方嘉宾,既有大国领导人,也有发展中国家代表,级别高、覆盖面广。对金正恩来说,这是他第一次和这么多国家的领导人同场,既能巩固朝鲜的国际地位,还能借着这个平台,和其他领导人聊一聊半岛问题、全球热点,实实在在拓宽朝鲜的外交空间。
当然,在半岛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一直清晰且坚定: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为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始终在做建设性工作。说到底,金正恩出席九三阅兵,不只是中朝关系里的一件大事,更给朝鲜的外交和发展打开了新窗口。而中国通过这次阅兵,也再次展现了维护区域地缘和平的诚意与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