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教育报推出“弦歌·回望抗战烽火中的大学”系列报道。
9月3日,即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抚今追昔, 让我们一起通过那些展现了峥嵘岁月中师生风骨的“传家宝”,去追寻一批风云人物的足迹——
一本泛黄讲义
西南联大教授周培源所授“理论力学”课程讲义。资料图片
在北京大学校史馆内
收藏着一本“理论力学”课程讲义
这门课程的讲授人
是时任西南联大教授、
后来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
在西南联大物理学系任教期间
周培源因空袭移居郊区
为了学生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门3学分的课程
他必按每周3次来校授课
不辞数小时辛苦跋涉
并视为当然
这种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深受学生的敬重
据统计,西南联大物理学系师生中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有5人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29人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人
一张硕士学位证书
东北大学在四川三台流亡办学时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学校供图
走进东北大学校史馆
一张颁发于民国三十二年
(1943年)的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证书
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那年,东北大学仍流亡在
四川省三台县
这也是其万里流亡办学的最后一站
这一时期是东北大学流亡办学过程中
难得的学术发展高峰
东北大学校史馆珍藏的
那张硕士学位证书的主人
正是在这里就读
三台办学时期
东北大学师生秉承爱国传统
以进步文化引导民众、宣传抗战
学生自发组成
“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小组”
赵纪彬、杨荣国、董每戡等中共党员
到东北大学任教
他们竭力支持
学生抗日救亡和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封八字家书
孔迈转交给父母的一张七寸黑白相片。资料图片
1937年7月底
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
一时间,海内外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
如潮水般纷纷涌向这座陕北小城
爱国华侨孔迈就是其中之一
1938年6月
19岁的孔迈瞒过父母
为抗战北上
途经香港时
他用即将到来的
“七七事变”一周年纪念日
作为落款时间
并以母亲对自己的爱称“明儿”署名
在一张7寸黑白相片背面写下
“妈:把我献给祖国吧。”
他托人将相片转交给
尚在苏门答腊岛的父母
从陕北公学毕业后
孔迈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作了大量报道
直至母亲去世
他也未能与母亲相见
年少执意离家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
一枚“东方-1号”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展厅。胡喆熙 摄
在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里
有一个1∶1复制的火箭模型
其原型就是
“东方-1号”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
1958年9月9日
代号“505”、名为“东方-1号”的
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垂直耸立在发射场
随着操作员按下电钮
第一级火箭立即点火、起飞
几分钟后
靶场远处传来第二级火箭落地的“轰隆”声
整个发射过程表明:
火箭系统飞行正常
达到设计要求
当时
探空火箭的设计研制都是一片空白
在这样的零基础条件下
师生们从火箭材料、壳体设计到推进剂
通过不断地计算、摸索和实验
最终完成了
505探空火箭的设计和制造
这一次成功发射向中国大地宣告
新中国第一枚
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划破长空
直冲云霄
成为中国人投向宇宙的“问路石”
写下了北理工人“拓天之路”的起点
一架“延安一号”飞机
我国首架农业兼多用途飞机“延安一号”。西工大供图
在西工大校园
有一架略显陈旧“瘦小”的飞机
它是西工大师生
自主成功研制的我国第一架
农业兼多用途飞机
——“延安一号”
1958年初
西工大飞机设计研究室的
年轻教师们贴出倡议书:
“我们也要造飞机!”
全校师生热烈响应
校领导研究决定
支持大家的要求
同年4月
经原一机部批准正式立项
学校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制队伍
在师生通力合作下
从3月开始草图设计起
短短150天完成了
除发动机以外的
全部设计、制造工作
1958年12月3日
“延安一号”在西安成功试飞
一所高校的师生
能在短时间内造出一架飞机
足以证明中国人能够
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空事业
两块黑板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温庄村杨庚辛家的阁楼里留存的两块黑板。学校供图
1941年5月
太行工业学校成立
学校师生在艰苦环境中求学救国
两块特殊的黑板便是其中的写照
这两块黑板
一头连着山野间的课堂
一头系着民族救亡的渴望
时至今日
在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温庄村
村民杨庚辛家尘封已久的阁楼里
一直留存着这两块黑板
尽管黑板表面已然斑驳不已
但是80多年前写下的数学方程式和
化学分子式满满当当、清晰可辨
黑板主体也完好无损
它们承载着烽火岁月里
最完整、最鲜活的兵工教育记忆
向那些在艰难岁月里
苦学不辍、一心报国的先辈们致敬!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文作者 |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晨 余闯 王强 冯丽 杨文轶 黄鹏举 郭馨泽 房子芯 采访整理(内容有改动)
责任编辑|梁瑞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