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爷将茶杯轻轻放在桌上,目光直视着对面的赵大妈,语气平静地说出了那个要求:“我希望能一天一次。”
赵大妈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茶馆里的空气仿佛凝固。
几秒的沉默后,她抬起头,嘴角微微上扬:“这个年纪了,说实话,我也有需求,可以试试。”
01
李福贵今年五十九岁,是一名退休干部,曾在市政府工作了三十多年。
他的妻子五年前因病离世,留下他一个人在偌大的三居室公寓里独自生活。
他的儿子和女儿都在国外定居,一年到头能见上一面已经是奢侈。
每天早上五点半,小区的健身角落里总能看到李福贵的身影,无论寒冬酷暑,雷打不动。
这些年的坚持让他保持着不错的身材,皮肤也比同龄人要紧致光滑许多。
同事聚会时,大家总爱开玩笑说他最多看起来就五十出头,根本不像快六十的人。
李福贵性格开朗,喜欢和人聊天,但也有些固执,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
退休后,他的社交圈渐渐缩小,主要就是几个老同事偶尔约着打打牌、喝喝茶。
晚上回到家,电视机的声音是唯一的陪伴,有时连续剧演到精彩处,他会情不自禁地说上几句评论,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
这样的时刻,孤独感会突然袭来,让他整夜难眠。
赵丽华今年五十七岁,退休前是市实验中学的语文教师,教了一辈子书。
她二十年前就和丈夫离了婚,独自抚养女儿长大成人。
如今女儿在省城工作,嫁了个不错的小伙子,偶尔会打电话问候,但很少回来看她。
赵丽华喜欢烹饪,厨房是她的天地,各种菜式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
可惜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吃,常常做好一桌菜,拍照发朋友圈后,大部分都进了冰箱。
她还喜欢园艺,阳台上摆满了各种花草,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开。
小区里的人都知道赵老师的阳台最漂亮,经常有人来问她养花的窍门。
性格温和是赵丽华的特点,但也因此显得有些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她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也暗藏着对陪伴的渴望。
那是初秋的一个周末,李福贵和几个老同事在棋牌室打完麻将,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王师傅是李福贵最要好的同事,看着李福贵笑道:“老李啊,你这一个人也过了好几年了,有没有想过找个伴儿?”
李福贵摆摆手,不以为然地回道:“我这把年纪了,找什么伴儿,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多好。”
王师傅不依不饶:“什么自由自在,我看你就是嘴硬,前天我还看见你一个人在公园长椅上发呆呢。”
其他几个同事也开始起哄,七嘴八舌地说着单身老人的种种不便。
李福贵被说得有些动摇,心里确实也曾想过这个问题。
王师傅见状,立刻趁热打铁:“我老婆有个远房表妹,是退休教师,人很不错,长得也清秀,你要不要见见?”
李福贵皱着眉头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吧,我这人脾气怪,怕耽误人家。”
王师傅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就见一面,又不是非得定终身,你先看看合不合眼缘嘛。”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说什么“老来伴”多重要,一个人生病了都没人照顾。
李福贵被说得没了脾气,最终勉强点头:“那就见一面吧,不过别抱太大希望。”
王师傅高兴地掏出手机:“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就和老婆商量,找个时间安排你们见面。”
与此同时,赵丽华家里也来了客人,是她的侄女赵小雨。
赵小雨今年三十出头,在一家婚恋公司工作,最近正好接手了一个老年相亲活动。
“姑姑,您这样一个人住着多没意思啊,我们公司最近有个老年人相亲会,您要不要参加?”赵小雨一边帮赵丽华择菜一边问道。
赵丽华头也不抬:“我这把年纪了,再找对象干什么,你这孩子净瞎操心。”
赵小雨不死心:“姑姑,您才五十七岁,现在人活到九十多都正常,您这后半辈子还长着呢,一个人多孤单啊。”
赵丽华停下手中的活,叹了口气:“我都习惯一个人了,再找个人来,反而不自在。”
赵小雨走过来,握住赵丽华的手:“姑姑,您想想,有个人陪您聊聊天,一起做做饭,一起看看电视,不也挺好的吗?”
赵丽华沉默了,心里确实有一丝动摇。
赵小雨见状继续劝道:“我刚刚接到一个新客户,是退休干部,家庭条件不错,人也很健谈,您就见一面怎么样?”
赵丽华犹豫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那就见一面吧,不过我可说好了,合不来我马上走人。”
赵小雨开心地跳了起来:“太好了!姑姑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把关,不合适的人我不会介绍给您的。”
王师傅和赵小雨商量后,决定在城南的一家茶馆为两人安排见面。
茶馆环境雅致,客人不多,正适合两位长辈初次见面。
约定的日子临近,李福贵竟然有些紧张,特意去理了发,还买了一件新衬衫。
赵丽华也不平静,翻遍了衣柜,最终选了一件淡紫色的连衣裙,还特意去美发店做了个简单的造型。
02
相亲这天,阳光明媚,微风不燥。
李福贵提前半小时到了茶馆,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不停地看表。
王师傅和他的妻子也随后到了,看到李福贵一身正装,不禁笑道:“老李,看你这阵仗,比结婚还隆重啊。”
李福贵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不是尊重人家吗,第一印象很重要的。”
赵丽华和侄女赵小雨准时到达,远远地,李福贵就看到了她。
赵丽华穿着那件淡紫色的连衣裙,头发简单盘起,显得优雅大方。
李福贵不由得站起身,心里暗暗赞叹:这位赵老师气质确实不错。
赵丽华也注意到了李福贵,只见他身材挺拔,穿着得体,一看就是有素养的人。
两人在王师傅夫妇和赵小雨的介绍下相互认识,然后坐下来点了茶。
“赵老师好,久仰久仰,”李福贵主动打破沉默,“听王师傅说您是教语文的,那您的普通话一定很标准。”
赵丽华微微一笑:“李先生过奖了,教了一辈子书,说话确实比较注意。”
李福贵点点头:“我一听就知道,您的声音很好听,很适合当老师。”
赵丽华有些不好意思:“李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李福贵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两人渐渐找到了共同话题。
“我听说您喜欢旅游?”赵丽华问道,“去过哪些地方?”
李福贵眼睛一亮:“我退休后去了不少地方,西藏、新疆、云南都走过,最近还打算去趟海南。”
赵丽华也来了兴趣:“我也喜欢旅游,不过大多是跟团,没敢一个人去太远的地方。”
李福贵笑道:“那以后有机会可以一起,自由行比跟团有意思多了。”
这句话让赵丽华心里一暖,不知不觉间,两人聊了将近一个小时。
茶水已经换了第三泡,话题从旅游转到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
赵丽华得知李福贵每天坚持锻炼,不禁赞叹:“难怪您看起来这么年轻,这习惯真好。”
李福贵有些得意:“是啊,我觉得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赵丽华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健康是最大的财富。”
李福贵看着赵丽华,觉得这位赵老师不仅外表温婉,谈吐也很得体,心里渐渐有了好感。
赵丽华也觉得李福贵不像其他同龄人那样老气横秋,反而充满活力,很有魅力。
气氛越来越融洽,两位“红娘”看着对方频频点头,都觉得这次介绍很成功。
李福贵喝了口茶,突然话锋一转:“赵老师,如果我们真的处对象,您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期望吗?”
赵丽华稍微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李福贵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此外,我觉得经济上要透明,可以不完全共同,但要清楚。”
赵丽华表示赞同:“这点很重要,我们这个年纪了,都有自己的积蓄和规划。”
李福贵又说:“住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灵活一些,可以轮流住对方家里,也可以一起重新租个地方。”
赵丽华笑了:“李先生考虑得很周到嘛。”
李福贵也笑了,突然神色变得认真起来:“赵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有点敏感,但我觉得还是应该提前说清楚。”
赵丽华好奇地看着他:“什么问题?”
李福贵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但坚定:“就是关于夫妻生活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个年纪,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在场的其他三人表情突然变得有些尴尬,王师傅的妻子甚至轻咳了一声。
赵丽华的脸微微泛红,但还是点了点头:“这个...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李福贵见她没有反感,便继续说道:“我身体一直保养得不错,这方面的能力也还行,我希望能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频率。”
赵丽华的脸更红了,轻声问道:“您心里有个什么标准呢?”
李福贵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我希望能一天一次。”
这句话一出,茶馆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王师傅差点把茶杯摔在地上,他的妻子瞪大了眼睛,赵小雨则尴尬得不知道该看哪里。
赵丽华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低下头,一时说不出话来。
茶馆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尴尬,李福贵的话像一颗炸弹,炸得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王师傅的妻子想要打圆场:“那个...我们要不要再点些点心?”
赵小雨也急忙附和:“对对对,这家的桂花糕很有名,我去点一些。”
李福贵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直接了,但他认为这个问题迟早要谈,不如一开始就说清楚。
赵丽华沉默了许久,众人都以为她会生气离开。
出乎意料的是,赵丽华抬起头,脸上的红晕还未消退,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平静。
她看着李福贵,轻声但清晰地问道:“李先生,您真的行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记重拳,打得李福贵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