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怎么划分人生阶段?三十而立是成家立业吗?

分享至

婚恋是什么?大部分人的婚恋都是一种消费。即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去做一些原先不需要做的事情,去迁就一些原先不需要迁就的人——它的整个系统是耗散的,熵也是逐渐增加的。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以后,这个熵就增加得特别快,之前完全没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出来,一件一件需要你去学,去管,去操心,有时候还很紧急,要打断你正在进行的其他事务。而这些额外增加的事情,竟然几乎都不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对个人精力的巨大浪费。

我们经常能看到新闻报纸上总能出现天赋异禀的创业奇才、外貌显著的模特、精通外语的女人,这些天赋异禀的人们也在互相竞争。

你用心观察身边的人,那些最终过上幸福美满生活的人,真的都是天赋异禀的人吗?

比如我们身边具有好天赋的女生,成绩特别好,大学时期恋爱脑,我们本以为她的能力,足以处理好这段关系,结果因为异地而分手,女生郁郁寡欢,本该沿着父母规划的出国深造科研路线,匆忙的更换了目标,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中。

即便拥有好的天赋,倘若没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及时止损,没有智慧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虽有才华却困于情绪,改道失位,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抉择,不能自律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也难成气候。

天赋≠幸福,即便是天赋异禀者也常因情绪失控、决策错误,最终陷入困境。

幸福是什么?大多数人对幸福的定义便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并有信心其努力实现。

有人时常感叹“人生难料,命中注定”,这是片面的观点,他忽略了人在抉择上的智慧。

真正的幸福,源于智慧,而非天赋。

没有智慧的人幻想“侥幸踩中风口就能轻易成功”,但真正通透的人才懂得修己以应天。

《易传·艮卦》: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女生的焦虑是男生的数倍,因为她们需要在二十几岁的美好年华,完成事业和婚姻两件人生大事,时间异常紧迫。

如何抉择事业和婚姻?是舍弃一侧?还是并驾齐驱?两者最佳的时机在哪?这都需要斟酌考虑,若是发力点不对,则事倍功半。

然而许多女生在这个阶段,总是会被偶像剧和恋爱小说、伤感文学等大众文化糊了心智,神化男性,矮化自己,自怜自哀,陷入琐碎的低劣的情感中不能自拔,内耗不断。

总以为男性是大力神,能全方位地保护她。

常抱怨“男人靠不住”的女生,一般是对男生有过高期待,神话破灭后的感叹。

易学君:女生你要明白,真正能依仗的,是自己的能力、经济独立和稳定情绪。绝非某段情感。

你的事业和恋爱一样重要,恋爱和婚姻是两码事,婚姻不能代替事业。

《易经》中有"时位"概念——人生各阶段有不同使命,若在"当位"(适龄阶段)不修德进业,则易"失位"(落于人后)。

改变命运很难,也很简单,其实就是“知道”。

知道超越自身层次的知识,你的行为、思考方式就能自发性的改变。也就是目前流行的词——认知。

婚恋要得到好的体验,就必须有爱情的参与,而爱情这个东西,就100%是消费——要么是两个已经有很强经济实力的人一起消费;要么是一方挣情绪,另一方挣钱,否则爱情就很容易消失。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这样来的,甭管婚前多么要好,只要把钱合归一处,要不了多久,就会为“钱该使在哪儿”产生分歧,原先咬咬牙花钱买体验的地方,今天这个算了,明天那个省了,然后爱情就慢慢消失了,婚恋的体验就会降到谷底。

它本质上是什么?是挣的资源不够你进行爱情消费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至少有一方已经攒下了极强的资源,那么两个人一旦进入爱情模式,就攒不下资源;而一旦进入过日子模式,就没有婚恋的必要——几乎怎么做都是输。

所以如果你现在手上还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够你分散精力和钱,去消费这些所谓的精神体验,那单身就是你最大的优势,千万千万不要丢掉这种优势。这么说吧,两个一样能力,一样背景,差不多努力程度,干差不多工作的人,一个单身,另一个拖家带口,那单身这个100%离成功更近——除非另一个人能直接从婚恋中吸到另一半的资源。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是年轻,而是关系的纯粹,精力和时间的聚合——这几乎是年轻人所有能致富的生产资料了。都说一个人上了30,35,精力和体力就会急速下降,我下降了吗?我现在所有技能都跟高中时候一样,长跑不比高中时候慢,熬夜干活连熬几宿,休息几个小时就能缓过来接着干,因为我除了工作上的事,几乎没什么能分散我精力体力的东西。所以到底是上了30的原因,还是人们普遍在这个年纪,关系都会变得复杂起来,每天的精力都会被无数的小事给耗散掉的原因呢?

很多人都以为婚恋是1+1大于2,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1+1都小于2。因为你的工作并不会因为婚恋了而自动变好,即两个人的价值产出是不变的,甚至可能突然产生那种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分工,导致两个人的价值产出反而下降的情况。



但就算能维持不变,由于多出了很多额外的事情,系统内也会多出很多的耗散,很多事情在决策权上会增加争议,所以成本增加,内部效率降低,最终也一样会导致1+1小于2。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关系这种东西,增加容易减少难,一旦你跟另一个人建立权利义务的绑定关系,想解除就没那么容易。而你绑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得为这些绑定的“系统”而努力了——因为你有很多的义务,都没时间提升自己的单体价值了。而你是否享受到了等值的权益呢?



这个事情我们用逻辑去判断就行了,两个人一旦绑定,要彼此一起为系统提供贡献,请问长期博弈的结果是什么?一定是大家都想尽量少地为系统提供贡献,而尽量多地占系统的便宜。所以你绑定的关系系统越多,你收到的总量相对于你的付出,就越少,最后搞得你也不想再为系统付出了,大家彼此都对对方能给予的东西表示不满,谁都很累。

核心在哪儿?在于你在任何地方付出100%,你的股权都只有50%,而别人也是这个情况,这就会导致中间有一大堆的“大锅饭”地带,有可以当南郭先生的空间,那就必然越来越烂——人什么时候干劲最足?自己干的东西,自己享受100%收益的时候。一旦自己的东西分出去一半,要拿回别人生产的另一半来补足,且这种交易还是绑定的,还不是交易对象可以一事一议自己选的,那就不健康,结果大概率好不了。

社会一直都在用各种理念给你洗脑,让你绑定更多的关系,好像你不绑定就不正常,会被其他的社会关系所排斥。为什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