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
当枣庄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号角在鲁南大地上激荡,当资源型城市向新质生产力要发展动能的探索步入深水区,工商银行枣庄分行(下称 "枣庄工行")以 “国之大者”的担当、“金融为民”的初心,在 “十四五”这关键五年间,交出了一份累计投放各项贷款突破千亿元的厚重答卷。这1000亿活水,不仅是信贷规模的跨越,更是与枣庄发展同频共振的脉动——从先进制造业的车间到乡村振兴的田间,从绿色低碳的项目现场到文旅复苏的古城街巷,枣庄工行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 “五篇大文章”为笔,为这座城市的转型突围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动能。
挺膺工业 “主战场”:为新质生产力培土施肥
枣庄的转型,核心在工业;工业的突破,关键在先进制造。“十四五”期间,枣庄工行锚定 “强工兴产"”战略核心,将信贷资源向工业领域倾斜,推动工业贷款余额较期初实现翻番,突破110亿元,成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金融后盾”。
重大项目是经济的 “压舱石”。枣庄工行建立 “专项服务团队+定制方案+绿色审批”机制,把金融服务嵌入项目建设全周期。在山东能源集团枣庄储配煤基地,3 亿元融资及时到位——这座保障区域能源安全的 “粮仓”,如今不仅承担着煤炭应急储备、调节供需的战略职能,更依托山能集团的产业优势,为鲁南工业生产、民生用能筑牢了“稳定线”,而枣庄工行的资金支持,正是项目从蓝图落地为实景的关键一环。
先进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面对欣旺达枣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这一枣庄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的核心项目,枣庄工行组建专班高效攻坚,仅用3天就完成首笔6亿元贷款投放,让全球锂电领军企业的技术优势快速转化为本地产业优势,推动枣庄在新能源赛道上抢占先机。
在新材料、锂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枣庄工行更创新构建 “政策+产品+服务”科技金融生态。对联泓新科这家枣庄首家A股上市企业、国家级 “绿色工厂”,该行2021年率先提供7亿元并购贷款助其整合产业链;2023年又为其子公司联泓格润的新能源材料项目,同业率先投放4.5亿元,助力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突破技术壁垒。而对本土锂电企业丰元锂能,该行运用科创企业信用评级模型,近三年累计投放3.2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撑其产能扩张;对专注电解液研发的天和新材,6000万元融资快速到位,推动其生产线升级与技术突破。
“十四五”期间,枣庄工行累计为重大项目融资超100亿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放超60亿元——每一笔资金,都在为枣庄工业高质量发展 “强筋健骨”,为新质生产力培育 "培土施肥"。
深耕普惠“大民生”:让金融“活水”漫灌千行百业
“金融不仅要服务大企业,更要温暖小个体。”这是枣庄工行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五年来,该行普惠贷款余额较期初增长超200%,年均增速超40%,用场景化、精细化服务,破解小微企业、涉农主体 “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
在峄城区榴园镇,石榴是乡亲们的“致富果”。针对枣庄这一标志性产业,枣庄工行首创“石榴e贷”,让产业链上的农户、企业享受到线上化、信用化融资服务。种植大户王明(化名)2024年旺季急缺资金扩大盆景培育规模,却没有传统抵押物——工行客户经理上门调研后,依据其种植规模与销售渠道,通过 “石榴 e 贷"”快速发放25万元信用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而国内石榴行业龙头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也通过该产品获得1000万元贷款,用于提升石榴汁、石榴籽油的精深加工附加值,带动周边农户标准化种植增收。截至目前,“石榴e贷”已为57户石榴产业链主体投放超6000万元,让“小红果”真正变成了“富民果”。
从石榴产业延伸到乡村振兴全域,枣庄工行不断加大涉农信贷倾斜,截至“十四五”末,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覆盖农田建设、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多元业态。在山亭区的高标准农田里,在滕州市的农产品加工园里,在台儿庄的乡村民宿中,都能看到金融“活水”润泽的痕迹。
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的难题,枣庄工行在全省系统内率先推出“科创积分贷”——通过科研立项、研发投入、创新成果等指标为企业“画像”、赋积分,以此作为授信依据。亿恩科天润新能源材料(山东)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作为韩国亿恩科集团旗下的电解液核心企业,虽手握多项专利,却因轻资产面临融资瓶颈。凭借在政府科技评价系统中的优异积分,该公司从枣庄工行获得500 万元贷款,有力支撑了核心产品研发。截至目前,“科创积分贷”已为全市百余家科创企业融资超1.7亿元,成为科技创新的“金融助推器”。
做好五篇“大文章”: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围绕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枣庄工行将“五篇大文章”与枣庄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在绿色低碳、文旅复苏等领域创新突破,推动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10亿元,文旅产业贷款累计投放超50亿元,让金融服务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在“双碳”战略指引下,枣庄工行创新推出“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破解新能源企业“补贴回笼慢、现金流紧”的难题。华电山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首批受益者:当企业面临经营资金紧张时,枣庄工行迅速行动,在全省率先为其发放1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将分散的补贴应收账款转化为可融资资产,盘活了企业的“绿色资产”。这一创新不仅为新能源企业开辟了新融资渠道,更成为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枣庄范例”。
文旅产业是枣庄的“金字招牌”,台儿庄古城更是全市唯一的5A级景区。面对景区阶段性资金压力,枣庄工行突破传统信贷模式,创新运用特定资产收费权支持贷款,为其量身定制15年期、超10亿元的中长期融资方案。这笔资金不仅优化了景区融资结构、降低了成本,更激活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古城周边的民宿入住率稳步提升,文创商店的营业额持续增长,餐饮商户的客流不断增加,让文旅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复苏的“引擎”。
千亿贷款,是数字的跨越,更是责任的彰显。“十四五”期间,枣庄工行用每一笔投放、每一次创新,诠释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见证着枣庄从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蝶变。
站在新的起点,枣庄工行将继续秉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以更精准的服务、更创新的产品、更强劲的支持,深度融入枣庄 “强工兴产、转型突围”的壮阔实践,让更多金融“活水”润透枣乡沃土,为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工行篇章。(通讯员 康永琦尚方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