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战后对日战犯审判的东吴大学浙江法学精英"特展在杭州万事利丝绸文化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珍贵历史文献和影像资料,系统呈现了以高文彬、桂裕、刘继盛为代表的浙江籍东吴法学人在二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中作出的卓越贡献,展现了浙江儿女用法律武器捍卫民族尊严的光辉历程。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苏州大学浙江校友会联合主办,苏州大学图书馆提供学术支持。浙江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胡坚、杭州市上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卫东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苏州大学校方代表、东吴大学校友代表、政法系统和新闻媒体代表出席开幕式,共同见证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活动。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开庭审理日本战犯。在中国派出的17人代表团中,10人来自东吴大学法学院,其中多位杰出代表籍贯浙江。高文彬先生作为中国检察组翻译兼秘书,在数万页日军档案中发现了"百人斩"杀人竞赛的关键证据,为推动南京军事法庭追诉战犯发挥了重要作用;桂裕先生以检察官顾问身份参与质证,并在战后致力于追回被劫掠的寒山寺唐钟等文物;刘继盛先生凭借精湛的英美法专业素养,为法庭审判提供了大量重要翻译资料。这些浙江籍法学精英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国际化的法律视野和坚定的民族立场,在法庭上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和正义。
展览选址浙江杭州别具深意。浙江自古崇文重法,是中国近代法治启蒙的重要发源地。本次展览既是对历史先辈的深切缅怀,也是对浙江法治文脉的赓续弘扬。展览特别采用丝绸长卷这一独特形式,由万事利丝绸匠心制作,将九位浙江籍东吴法学师生的事迹镌刻于长卷之上,象征江南文化柔韧与法治精神刚正的交融,体现了浙江文化"外柔内刚、刚柔并济"的独特气质。
苏州大学图书馆馆长钱万里在导览中表示,这些东吴法学人用一生践行了"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校训精神,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家国情怀是跨越时代的精神财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8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铭记先辈们以法为剑、为国执言的担当精神,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守护公平正义的法治基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