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日的晨光中,深圳市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崭新的校门缓缓开启。这座承载着4650个学位的现代化校园,正式由承建方中建三局深圳公司移交启用。作为深圳市“十四五”重点民生工程,学校以93班全寄宿制规模雄踞深圳高中单体规模之首,总建筑面积达16.3万平方米。它的落成不仅缓解了龙华区学位压力,更以“科技+教育”的融合基因,绘就了未来教育的新图景。
攻坚:310天缔造教育新地标
建设这座科技学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面对8米多场地高差、超大型建筑体量与紧迫的开学节点,中建三局深圳公司组建了3000余人的攻坚团队。项目负责人张同金介绍:“我们采用BIM技术预演施工全流程,在数字空间提前化解了137处施工难点。”团队创新运用“永临结合”道路设计破解坡地困境,将钟楼优化为钢结构加速建造进程。施工高峰期,8台塔吊在工地上空划出弧线,建设者们开工即奋战——进场50天完成首块底板浇筑,100天实现教学楼封顶,最终以310天的极限工期完成一期交付目标。
![]()
科技思维贯穿建造全程。通过装配式建筑技术优化,设备房被巧妙迁移至人文馆半地下室,确保水电系统如期投用;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使校园碳排放降低30%。这种对速度与质量的极致追求,让项目荣膺“深圳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称号。
赋能:未来教育的硬核载体
步入校园,科技气息扑面而来。400米标准跑道环绕着智能体测中心,数据系统实时追踪学生体能发展;恒温游泳池波光粼粼,与室内外篮球场共同构建起健康生态。在教学中枢区域,纳米黑板教室闪烁微光,AR导航图书馆的书架自动感应学生需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科技实践中心——AI实验室里机械臂正在调试,创客工坊的无人机整装待发,微生物操作台则静候着年轻科研者的探索。
![]()
“这里不是设备的堆砌,而是真实科研场景的还原。”黄向真校长指着VEX机器人训练场说。校长带领精英团队构建起“基础课程+科技专修+跨界研学”三维体系。企业CTO的产业前沿课、电子科大教授的嵌入式开发课,将课堂延伸至科技创新第一线。
温度:毫米之间的匠心承诺
在科技硬核之外,人文关怀流淌于校园肌理。学生宿舍采用大学标准的四人间配置,木质床桌与独立卫浴营造出家一般的温馨。
![]()
食堂二层挑空玻璃幕墙洒下阳光,3000平方米空间可容纳半个学校师生同时就餐。后厨的智能温控系统与A级卫生标准,守护着家长的牵挂。
中建三局深圳公司的匠人精神凝结在细节之中:陶板幕墙的接缝被控制在1.5毫米内——不及一粒米的宽度;吊顶平整度误差低于0.8毫米,近乎于艺术品的精度要求。这种对品质的执着,使门窗气密性超越国标30%,为学子隔绝了城市的喧嚣。
启程:山水之间的创新摇篮
夕阳为钟楼镀上金边,晚风拂过生态边坡的绿植。这座由科技新城与自然公园环抱的校园,正成为教育创新的试验场。龙华科技实验高级中学的故事刚刚启篇。这里既有中建三局用BIM模型浇筑的智慧地基,也有教师们为未来准备的科技课程;既有毫米级精度的建筑艺术,也有容纳青春梦想的广阔天地。在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征程中,这座山水学府正孕育着属于未来的创新力量。
【推广】:以上内容为广告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