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专机抵达天津,三个没想到,克宫直言:在中国,普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上个月31日,天津滨海机场。当普京的伊尔-96专机缓缓滑行到停机位时,连见多识广的克里姆林宫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都忍不住感叹:普京在中国,的确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但背后的三个"没想到",却让全世界的政治观察家都坐不住了。
这次普京访华,阵容大得吓人。三个副总理、十多个部长、一堆联邦部门头头脑脑,还有重量级企业大佬,这是把俄国政府搬空了一半。要知道,普京手下总共就那么些人,这回直接带走了大半个班底。
这可不是什么礼节性串门。而是要和中国好好谈点实在的。什么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交流,估计这几天都要拍板定案。美国那些政客看到这阵势,心里恐怕要凉半截——他们不是一直想着离间中俄吗?现在普京用行动告诉他们:想都别想。
按国际惯例,国家元首出访顶多两三天,来去匆匆。但普京这次在中国要待整整四天,从上月31日一直到9月3日。别小看多出来的这一两天,在外交场合,时间就是态度,就是分量。
佩斯科夫的话说得很直白:"普京很少进行多日的国际访问,甚至在国内考察也很少持续多日。"这次破例,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在普京心里的地位。前面参加上合峰会,后面还要出席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普京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事就是俄国的事。
更有意思的是,佩斯科夫还透露了个细节:两国领导人互称"亲爱的朋友"。这可不是什么外交辞令,而是真正的私人友谊。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国际政坛上,能有这样的关系确实不容易。
最让人震惊的还是普京出发前接受采访时提到的"统一战线"。这四个字一出口,全世界的外交圈都炸锅了。要知道,中国向来坚持不结盟政策,这是几十年的外交传统。但现在普京公开提出"统一战线",中方也没有反驳,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俄关系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合作伙伴关系,正在向更深层次发展。佩斯科夫的话很中肯:"我们两个国家曾为战胜法西斯作出决定性贡献,这两个国家在铭记历史。"历史的记忆让两国走得更近,现实的挑战让两国抱得更紧。
普京这次特别提到了二战期间的历史。当年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兵力,让苏联能够专心对付欧洲战场。现在两国再次站在一起,面对的虽然不是法西斯,但同样是霸权主义的威胁。
佩斯科夫说得很明白:"我们高度评价我们的中国同志对历史的珍视。"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两个大国因为共同的历史记忆走到一起,因为相似的现实处境抱团取暖。
普京这次天津之行释放的信号已经够清楚了:中俄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选择。庞大的随行团队说明合作的深度,四天的停留时间表明重视的程度,"统一战线"的表态更是宣告了两国的共同立场。
美国那套"拉一个打一个"的老把戏,在中俄面前彻底失效了。两个大国选择携手并肩,不是因为别无选择,而是因为志同道合。佩斯科夫的那句"宾至如归",听起来温馨,实际上是在告诉全世界:中俄友谊不是做秀,是动真格的。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普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朋友。四天时间,三个"没想到",一个"宾至如归",足以让那些还在做分化梦的人彻底清醒过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