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德国亲俄党崛起,普京成大赢家,俄罗斯要再次伟大了?

0
分享至

这几天,德国政坛的风暴彻底搅动了整个欧洲。德国的变化不仅仅是本国的政局裂变,更像一场打在布鲁塞尔、巴黎、华盛顿桌面上的重拳。很难想象,2025年的欧洲会以这样一种方式,把俄罗斯总统普京推上“最大赢家”的宝座。德国亲俄党派选择党异军突起,执政党基民盟自曝家丑,福利体系轰然塌陷,普京却在莫斯科轻松收获“欧洲送来的礼物”。这一切,似乎是德国自己用选票和财政赤字写下的剧本。

默茨在基民盟大会上的那番“自省”,着实让德国政坛少有地出现了坦白与惊慌。德国社会福利支出失控,2023年达到470亿欧元,2024年还在继续飙升。默茨承认过去的经济改革已经失败,福利系统不得不动刀。对德国这样一个以社会福利自豪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国家级自我否定”。而更扎心的是,对外,德国还要继续充当欧盟对乌克兰的“提款机”,500亿欧元的军援不断流向东欧战场,美国关税却让德国制造业节节败退。德国人发现,无论政客怎么表态,日常生活却变得越来越紧张。



这一切,成为选择党(AfD)迅速崛起的温床。魏德尔,这位被西方主流媒体批评为极右翼的政客,如今却在德国本土收获超高人气。最新民调显示,选择党支持率已经冲上26%,而默茨的基民盟/基社盟联盟已经跌到24%,半年间实现了大逆转。甚至有43%的德国选民表示,如果现在就选举,愿意让选择党上台执政。在德国社会结构如此稳重保守的背景下,这种民意波动可不是小事。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再直白不过。德国人一边看着政府大把撒钱去支持乌克兰,一边家门口的养老金、医保、住房补贴日益缩水。制造业因为美国关税四面楚歌,失业率上升,能源账单越来越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一降再降。这种“双重失血”,让德国人对现有政府彻底失去耐心。默茨政府的“救急”办法只有砍福利,承诺地方政府减债,却拿不出真正解决财政危机的路子。大家明白,政府是在拆东墙补西墙,谁的墙最终坍塌,谁就成了替罪羊。

选择党抓住了德国社会的情绪——他们反对对俄制裁,主张恢复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尤其是能源领域。对德国民众来说,这不是简单的“亲俄”标签,而是真真切切的“民生利益”。北溪断气之后,德国的能源价格几乎翻倍,工厂主喊苦,普通家庭更是压力山大。魏德尔和选择党提出“务实合作”,在选民眼里,这比那些虚无缥缈的外交口号实在得多。

默茨政府的困境,还体现在“对外强硬、对内软弱”的两难。对乌克兰的援助一分不能少,对美国关税只能忍气吞声。对民众的补贴、社会保障却要一刀刀地削。默茨公开承诺不会给中小企业加税,要靠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德国各州债务越堆越高,北威州地方债就有554亿欧元,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两个法案就能解决的“技术细节”。默茨越想“稳住局面”,越被民意抛在身后。

而普京,正是这场德国自我折腾中的“旁观者受益者”。他不需要再动用什么“混合战争”,也不用输出舆论,德国政坛的乱局本身就成了俄罗斯的战略红利。选择党越强,德国对俄政策就越可能软化,欧盟和北约的统一战线就越松动。过去,欧洲用“团结”来对抗俄罗斯,现在德国人用选票投出了“换个活法”的信号。对普京来说,这是比任何“能源武器”更有杀伤力的欧洲裂缝。



德国社会的裂痕还不止于此。福利体系之所以崩塌,不仅因为俄乌冲突和军费激增,更因为德国自身的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转型迟缓、社会撕裂加剧。过去德国习惯用“技术官僚式”的治理自我安慰,觉得只要财政纪律到位,什么危机都能挺过去。但现在,财政窟窿越来越大,地方债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默茨政府的“自救”无非是拆东墙补西墙。

选择党为什么能涨势如虹?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极右翼”,更是德国社会“被忽视的声音”的代言人。他们反对把国家资源无底洞般投入乌克兰,反对苛刻的欧盟气候政策,反对能源转型中的高企电价。他们主张与俄罗斯“务实合作”,恢复北溪管道,强调德国制造业的现实利益。过去这些主张被贴上“亲俄”“反欧”的标签,如今却成了德国人心头最直接的诉求。魏德尔变成了德国“务实主义”的新旗手,也是默茨最害怕的新对手。

地方选举即将到来,整个德国政坛的气氛变得空前凝重。默茨政府的支持率持续下滑,选择党则在各州民调中节节攀升。德国政坛最担心的事情,正一件件变成现实。如果选择党在地方选举中取得突破,德国的联邦层面也许真的会迎来一次彻底洗牌。届时,默茨恐怕只能靠“反对派”身份继续在政坛打拼了。

这场德国政坛的剧变,已经让欧洲的“团结”变成一句口号。意大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本就对对俄制裁顾虑重重,如今德国一旦变向,欧盟对俄阵营就会出现裂缝。选择党崛起,意味着德国对俄政策、对乌克兰援助都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普京什么都不用做,只要静观其变,就能等到欧洲地缘政治的天平向自己倾斜。

是不是“俄罗斯要再次伟大了”?至少现在,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比去年大多了。德国的苦日子,欧洲的焦虑,乌克兰的前景不明,欧美同盟的裂痕,都在为俄罗斯创造机会。魏德尔和选择党迎来“大好时机”,但他们能否成为真正的“拯救者”,还得看德国社会的最终选择。民意转向可以很快,但舆论的风向未必能持续。德国会不会因为“亲俄转向”而重新崛起,也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德国这场“亲俄大转向”,会不会成为欧洲史上的分水岭,还要看选择党能不能稳住阵脚,把“反对派红利”变成执政能力。默茨担心的事正在发生,但德国社会到底是要继续“勒紧裤腰带”,还是冒险试试“亲俄务实路线”,还得看德国选民的下一张选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零听信聊 incentive-icons
零听信聊
把自己立成帆,才能招来风
1662文章数 171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